天天看點

說說騰訊薪酬調整的三重原因

昨天,騰訊宣布薪酬政策調整,主要内容:取消13薪和住房補助,均攤到月薪。

騰訊政策調整的底層原因是什麼,給大家補充三個背景資訊。

1、騰訊還在持續降本

有人說,這次薪酬調整,不是給員工增加了更多底薪嗎?

問題在于,領薪酬的員工總人數在不斷減少,而且,總薪酬成本、人均薪酬成本還在下降。

騰訊二季度财報還沒有釋出,以一季度為例,曬一下員工與人工成本資料。

2024年Q1,騰訊員工10.47萬人,去年同期是10.62萬人,同比減少1434人。

說說騰訊薪酬調整的三重原因

員工總成本,去年Q1是273億,今年Q1是260億,同比下降4.64%。

給大家列個表,三個名額都同步下降。

說說騰訊薪酬調整的三重原因

一個季度的資料變化,能說明騰訊持續降本嗎?

再給大家分享騰訊4月公布的2023年版SSV報告,看看連續三年來的資料。

這份報告提到,騰訊2021年本部(直接跟本部簽合同)員工有6.8萬人,2022年下降到6.1萬人,2023年下降到5.7萬人。而兼職的實習生和顧問,2023是3000多人,2021年下降到2000多人。

說說騰訊薪酬調整的三重原因

按照行業趨勢和騰訊業務增長,大機率2024年還會持續降本,大家可以拭目以待。2、騰訊人才結構失衡

為什麼騰訊掙錢那麼多,還要持續的降本?

根據SSV報告的說明19,“降本”目的是“為實作高品質的收入、提高利潤率”,更進一步的原因,是“要提升人才密度,給予優秀年青人才更多機會”。

說說騰訊薪酬調整的三重原因

“人才密度”問題的本質,是騰訊現在人才結構出了些問題,老員工占着太多的坑,年輕人進不來,進來也沒有足夠的空間。

是以,騰訊主動提高年輕員工的月薪,主要原因是更友善從人才市場去搶小鮮肉。

騰訊人才結構出現了什麼問題?

來對比一下小米和騰訊的員工年齡結構。

2021年,小米30歲以下員工占比44%,2023年占比是35%,下降很明顯。

說說騰訊薪酬調整的三重原因

騰訊下降就更明顯了。2021年,騰訊30歲以下員工占比是42%,2023年直接下降到31%。

說說騰訊薪酬調整的三重原因

公司年輕員工結構失衡,怎麼去跟米哈遊、位元組跳動等年輕員工占比更高的公司去拼?

3、公司治理的需求

小編猜測,騰訊薪酬政策調整,不太像HR推動的,而是公司更高一層的治理需求。

根據韋萊韬悅2024年《全球高管薪酬六大趨勢》,其中,有兩個趨勢值得注意。

(1)“付薪公平性”

盡管騰訊是私企,不受壟斷國企、金融企業的“限薪令”影響,不過,騰訊是港股上市公司,本身是非常重視公司治理的。

說說騰訊薪酬調整的三重原因

付薪公平性的内涵,比如會要求企業高管與員工差距不能太大,要“更公平”,以及薪酬結構、發薪調薪程式要“更透明”等。

(2)“Say-on-pay”

“Say-on-pay”的内涵,除了股東之外,越來越多利益相關方(包括員工、媒體、群眾、監管部門等),允許他們對高管薪酬、公司薪酬表示關注并發聲。

說說騰訊薪酬調整的三重原因

“Say-on-pay”是為數不多的公衆能對上市公司的監督機制。

對内來講,“付薪公平性”和“Say-on-pay”屬于公司ESG相關工作内容。2021年騰訊戰略更新,确定了“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作為核心戰略,對ESG相關工作是非常認真的,包括投入1000億成立共同富裕專項計劃,主動提升董事會非執行董事的女性比例等等。總結。騰訊薪酬政策調整,不能簡單歸因騰訊的“管理向善”,這個是結果。更明顯的驅動原因是為了提升公司整體治理水準,響應利益相關方的訴求。同時,這屬于是刀口向内,通過持續降本,調轉激勵方向,期待能吸引更多年輕人才,優化員工結構,克服大公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