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奉
丁奉,善使大刀,在廖化赴上庸求救時,出馬攔截,被關平奮力殺退。在魏軍伐吳撤兵時,丁奉箭射曹丕,不料張遼舍命相救,接下一箭,腰部受傷,不治身亡。
最出名的是在東興之戰中,丁奉領一支敢死隊冒雪前行,突襲曹軍,叛将韓綜措手不及,被一刀砍死;桓嘉吓得棄槍而逃,被丁奉飛刀斬殺。
在正史中,丁奉是大器晚成,東吳的活化石,也是三國有名的福将,從名不經傳的小将變成朝廷重臣。曾用計殺掉權臣孫綝,幫助孫休皇權回歸,因功被升為大将軍。在其去世後,又擁立孫皓為帝,被升遷為大司馬。公元271年去世,約85歲。
朱然
朱然,在演義中顯得默默無聞,曾在陸遜火燒連營時,參與了圍剿蜀軍,劉備危在旦夕之際,趙雲突然奮勇沖殺進來,朱然措手不及,被一槍刺于馬下。
在正史中,朱然曾在呂蒙死後,代其鎮守江陵。以善守出名,曹真、夏侯尚等圍攻六月之久,沒能拿下,從此名震敵國。官至大司馬,公249年去世,享年68歲。
朱桓
小将朱桓,在演義中,極有膽略,曾在濡須城之戰中,設下伏兵,魏将先鋒常雕,隻顧催軍急進,突然,朱桓橫刀飛馬而出,直取常雕。二人交鋒不到三合,朱桓一刀斬常雕于馬下。吳兵乘勢沖殺一陣,大獲全勝。主将曹仁領殘兵敗走。
在正史中,朱桓曾在濡須之戰中,斬殺常雕、生擒王雙,大敗曹軍。官至前将軍,公元238年病死,享年62歲。
周泰
周泰,孫權的保镖,曾數次救主,早年在宣城之戰時,從數萬賊寇中殺出一條血路,救走十多歲的孫權,自己身中十二槍,大難不死。
濡須口之戰中,孫權被張遼、徐晃圍困,不得脫身。又是周泰奮力殺進重圍,救出孫權,自己亦身中數槍。
陸遜火燒連營時,蠻王沙摩柯敗走,正遇周泰,二人交鋒二十合,被周泰一刀斬殺。
在正史中,周泰忠心救主,奮勇殺敵,很得孫權的賞識,曹操亦贊歎:“不想文章錦繡之鄉,也有如此虎将!”官至奮威将軍,公元229年去世,約46歲。
潘璋、馬忠
二人被稱為“五虎殺手”。曾在關公從麥城突圍赴成都的小路上,設下埋伏。潘璋與關公大戰三合,詐敗而走。關公又行至數裡,伏兵齊出,長鈎套索一齊用力,關公跌落馬下,被束手就擒。
在夷陵之戰中,老将黃忠出馬挑戰,潘璋揮刀來戰,二人交鋒數合,潘璋料敵不過,拔馬便走。黃忠乘勝追擊,欲為關公報仇,不料,馬忠躲在暗處一箭射中黃忠,被救回當夜不治身亡。
在正史中,關羽、關平父子及都督趙累等,皆為二人所擒獲。潘璋因功升遷為振威将軍,後來于公元234年去世,約60歲。
馬忠是潘璋的部下,在擒獲關羽後,不見史書記載。
甘甯、淩統
二人皆是十二虎臣之一,甘甯早年為黃祖部下,曾一箭射殺淩統之父淩操,二人有不共戴天之仇。
皖城之戰的慶功宴上,淩統欲舞劍助興,圖謀不軌。甘甯一眼看穿,亦不懼,欲使雙戟對舞,被呂蒙勸阻。
合肥之戰中,淩統與樂進酣戰,一時難分勝負。曹休箭射戰馬,淩統跌落馬下,樂進舉槍便刺,這時甘甯一箭射中樂進面部,救下淩統,二人冰釋前嫌,和好如初。
淩統曾與張遼大戰五十合,不分勝負。
在正史中,甘甯最出名的是在濡須口之戰中,帶領百餘騎兵,突襲曹軍大營,斬首數十級,平安而歸,無一人受損。孫權稱贊:“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相敵也”後來官至折沖将軍,公元220年去世,約49歲。
淩統最出名的是在合肥之戰中,孫權撤退時,遭到張遼追殺,危在旦夕,淩統親率三百護兵死戰,為孫權脫險赢得了充足的時間。這一戰異常慘烈,護兵無一生還,淩統擅長遊泳,才幸免于難。最後官至偏将軍,公元217年病死,僅二十九歲。
宋謙、賈華
二人是孫權的護衛,皆善使方天畫戟,曾在合肥之戰中,兩軍對壘,樂進飛馬直取孫權,手起刀落。二人急忙舉戟招架,不料,皆被砍斷。樂進見偷襲失敗,拔馬回走。宋謙随後追趕,被李典一箭射殺。
在正史中,宋謙戰績平平,事迹不詳。賈華為演義中虛構人物。
圖檔源自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删除!
參考《三國志》《三國演義》
(愚作請勿搬運,已開通全網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