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文字/編輯:爆爆

“從北大退學,你将來一定會後悔的!”

2011年,一位北大學生與父母發生了巨大的分歧。

當時他以660分順利進入了北大,卻在兩年後堅決地要退學,轉校到一所技校!

無論是父母還是當時的北大老師,都覺得他的決定太過草率,甚至是拿自己的人生去開玩笑。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面對所有人的反對,他沒有動搖,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如今13年過去了,這位“棄北大讀技校”的學生怎麼樣了?當初他又是為何選擇去技校?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本文陳述内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2008年8月,周浩坐上了從青海西甯開往北京的列車,這個車廂中所有人都對接下來的旅途充滿了期待。

有人是奔赴夢想的北京學校,有人是第一次踏足北京的土地,也有人在往家的方向趕。

看似不同的目的地,心情卻大同小異地飽含着期待,唯獨坐在窗邊的周浩不同。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他手中拿着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心裡卻沒有想象中的興奮。

這是一段别人期待的人生路程,可這個夢想卻不是他的,而是他父母的。

一個月前,周浩以660分的成績拿下青海省理科前5。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如此之高的分數,讓父母興奮不已,甚至連問都沒問過,就幫周浩敲定了北大,因為分數問題,周浩被調劑到了生命科學系。

“我們都是為你好,這是全國頂級的學府,有一個好名頭,未來也不愁了”

剛成年的周浩,心中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從小就愛搗鼓機械的他,早已經定下了航空航天大學的目标。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可父母的話持續地環繞他耳邊,還沒有太大主見的他,也選擇了信任他們。

隻是當他正式走進這個并不喜歡的學科中,他才知道“勉強”并不會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反而會讓他更加地排斥學習。

當對學習毫無興趣時,他的努力隻是為了交作業,為了給自己的人生交份合格的答卷。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很多時候,周浩看着密密麻麻的理論知識,覺得枯燥無味,這也導緻他的學業在第一個學期就落後同學一大截。

這期間,周浩想過轉專業,可這個想法不是輕易就能夠實作的,他必須做到成績在院系前五,才有機會。

可在這人才輩出的學校中,他連及格都做得吃力,更别說前五了。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有時候看着來來往往的同學,他不知道自己坐在這裡到底是為了什麼,單純就是為了所謂的面子?或者是有個好履歷?

也是在這個時候,周浩做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決定--休學一年,去打工!

大二開學那一年,周浩将去北京的車票,改成了廣東,直到落地他才将這個休學的決定告訴了父母。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父母電話那頭的痛批,沒有讓他選擇回頭,他要用一年的時間,走入社會看一看自己的未來。

流水線、技術學徒、電話接線員、服務員..一年時間裡,周浩嘗試了很多的工作,也似乎經曆了很多種人生。

也是這個時候,他才發現這個社會要的不單單是學曆,還有技術。

如果光拿着一份好看的履歷,卻無法做好工作,步入社會同樣是被淘汰的。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回到學校後,周浩其實心裡已經有了答案了,好看的履歷無法讓他同樣有好看的人生。

他真正的人生目标并不是做給别人看的,而是那種在一件感興趣的事上做到極緻,他要的是每次回想起來,都能讓自己成就感滿滿的狀态。

而且當時周浩也發現,當下中國與德國在數控技術上的差距,在于知識與技能結合的複合型人才,這正是國内所缺少的。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是以,周浩想成為這樣的“複合型人才”,有了想法後,他也暗自下決心不會再退縮。

當時周浩了解到,北京工業技術學院的數控技術水準,是在當時行業中較為領先的,是以他決定要轉到這個學校。

隻是當他向父母提出自己的目标以及想法時,得到的并不是支援,而是不了解,甚至連北大的老師都不了解他的做法。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父親的态度很強硬,無論如何都是不能退,但母親卻已經動搖了,她不想将自己這一輩的想法,強加在下一代的身上。

隻要他不後悔,這條路就讓孩子自己選。

有了母親的支援後,周浩辦理退學和入學變得更加順暢,隻是所有人都可惜了這一位北大才子。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周浩退學那一刻,在别人看來是他隕落的開始,但在他自己看來,這是他人生的開始。

因為從未有過北大高材生,轉學到技校的案例,當時北京工業技師學院的校長甚至親自來迎接周浩。

并為他在學業上一路開綠燈,高才生配上技術,如果學成那必定會成為學校的代表性人物。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當時,周浩入校就被配置設定到了技術班,是可以直接上手接觸機器的,這對比起枯燥的理論知識,周浩迅速進入了學習狀态。

為了追趕前面學生腳步,他除了吃飯睡覺,其餘的時間都待在實驗室中,老師不在的時候,他就親自上手嘗試。

一次次的失敗中,讓他摸索出了很多方法。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當别人看着複雜的數控機器時,都會感到頭大,但在周浩看來,是興奮的,是無限的知識攝入。

一年時間,他追上比自己早接觸數控技術的同學,甚至比他們學得更有品質。

但周浩知道,他這樣的狀态并不是已經成功了,隻有真正地接觸了技術,才會意識到自己所學的一切都隻是冰山一角。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2014年,周浩在參加全國數控技術大賽時,用多年所鑽研的技術,成功在八百多名選手中,一舉奪得了冠軍。

無論是在北大,還是在職業學校,隻要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這是周浩給人留下的印象。

畢業後,周浩因為曾是北大學子的身份,以及技術大賽冠軍的名号,接二連三地收到了許多企業的橄榄枝。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當時所有人都覺得他能找到的工作,應該不亞于北大畢業的學生,就在大家猜他會如何選時,他依舊做出了讓人意外的決定。

留校成為一名職業技術老師,在周浩看來,其實很多人身上都有屬于他的特長,隻是始終都未被發覺。

是以他想将這些年的所學所識,都傳授給更多的學生,讓這些學生意識到,自己學的不單單是一個“沒有什麼用的專業”。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也是在校學習的這幾年,周浩也意識到,職校在大衆的眼中始終是一個“沒有前途”的學校。

似乎它的存在就是為了早點工作掙錢而準備的。

即便這些年關于技校的教育制度一直在改變,但根深蒂固的思想是很難在一朝一夕之間改變的。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甚至連同一些職校的教師,都是有着這樣的想法,老師的“放棄”,無疑是讓學生發覺已經被抛棄。

人人都覺得學好一些基礎,能找到一份工作就行了,這樣很容易就陷入了一個職校培養不出全面發展的技術人才的惡性循環。

是以,他想成為那個“破局”的人。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2017年,北京工業技師學院的院長離開學校,創辦了教育咨詢公司,想過幫助更多職校提出改革之策

兩年後,與他想法一緻的周浩,選擇加入了這家公司,成了一個“職業老師的老師”。

一直以來,周浩都是有想法的人,無論是在休學打工,還是放棄北大轉技校上,他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

是以每一次有人問他,有沒有後悔當初沖動的決定,他都會搖搖頭,表示自己不後悔。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他正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在朝着自己的目标慢慢前進。

他希望有更多的複合型技術人員,而不是單純地為滿足當下需求的技術勞工。

要走得長遠,不單是要技術還需要各方面的綜合知識。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參考資料:

澎湃新聞:9年前,那個從北大退學、轉讀技校的學霸周浩,如今怎樣了?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2379322

光明網:當年從北大退學讀技校,他如今怎麼樣了?

https://m.gmw.cn/baijia/2022-05/10/1302940072.html

中國青年報:棄北大讀技校 他說在北大沒興趣痛不欲生

https://www.zznews.gov.cn/news/2014/1117/144487.shtml

百度百科:(周浩)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1%A8%E6%B5%A9/16163245?fr=ge_ala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
13年前,那個考入北大,後又退學讀“技校”的周浩,如今怎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