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俪那事兒,我們得好好聊聊
明星也有苦惱:孫俪曬個日常怎麼就翻車了?
最近,孫俪姐不小心成了熱搜上的“常客”,不過這回可不是因為她的演技或是新劇,而是因為她的一番話。
大熱天的,穿着秋季的戲服拍戲,孫俪自嘲是“天選打勞工”,說自己穿上戲服居然不怎麼出汗,跟平時的汗流浃背完全兩碼事。
本來吧,這事兒挺逗的,結果卻引來了一波網友的吐槽。
網友們這火氣,到底從哪兒來?
網友們那叫一個不買賬啊,有的說:“被罵不冤,勸你别立人設。”
還有人直接開噴:“這是想氣死誰?反正氣到我了!”
這股子火氣,說白了,還是因為明星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差距太大了。
孫俪日薪208萬,這“賣慘”對我們普通人來說,還真是有點兒難以感同身受。
明星與我百姓,這溝通怎麼就這麼難?
這事兒背後,其實牽扯到的是明星與公衆之間的溝通難題。
明星們在社交平台上曬日常,有時候真得掂量掂量,畢竟他們的“日常”對我們來說,可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夢。
孫俪的這次風波,也許就是在提醒大家,明星也是人,但他們與粉絲之間的距離感,有時候确實是個問題。
“何不吃肉糜”和《後浪》,這事兒有什麼門道?
“何不吃肉糜”這句老話,本來是諷刺那些不懂民間疾苦的達官貴人。
現在有人拿這話來比喻對孫俪開炮的網友的心态。
覺得明星就跟古代那些貴族一樣,永遠不可能懂他們普通人的苦。
但仔細想想,這不也反過來說明,明星和網友之間,是不是也存在某種“何不吃肉糜”的心态?
社會現象剖析:《後浪》背後的争議
再來看看《後浪》那事兒。當初哔哩哔哩推出的這個演講,本意是誇誇年輕一代,結果卻被批評為脫離現實。
它被诟病的地方在于,過于理想化地描繪了年輕人的生活,忽略了普通年輕人面臨的就業壓力、高房價、生活成本等問題。
這不就是另一個版本的“何不吃肉糜”嗎?
結尾:溝通的藝術與社會的了解
不管是孫俪的“凡爾賽”風波,還是《後浪》引發的争議,歸根結底,都是溝通的藝術和社會的了解問題。
在這個多元化的世界裡,每個人的故事都不盡相同,明星與普通群眾之間的鴻溝,需要我們用更多的了解和尊重去填補。
畢竟,真正的共鳴,來自于彼此的傾聽和了解,而不是單方面的展示或評判。
後記:明星的責任與社會的包容
明星作為公衆人物,确實有其特殊的責任。
他們的一言一行,都能産生不小的影響。
是以,如何在享受名氣的同時,承擔起社會責任,是每個明星都得面對的挑戰。
畢竟,公衆人物的言行,不僅關乎個人形象,更影響着整個社會的風氣。
要想長久立足,與群眾保持緊密聯系,了解并尊重每個人的經曆,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