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傳》這部經典篇章中,宋江作為梁山好漢的首領,最終遭到了奸臣蔡京和高俅的毒害陷害,就這樣壯志未酬地離世了。令人費解的是,在宋江被害後,居然沒有梁山好漢替他報仇雪恨,即便有五位手握重兵的好漢,也靜觀其變,未有任何反抗之舉。面對忠義無雙的宋江遭此命運,為何這些昔日的親密戰友竟如此冷漠?
當說起梁山好漢中最被宋江重視的,那就非盧俊義莫屬了。可惜在宋江被害之前,盧俊義就已經飲下了奸臣蔡京下的汞毒而亡。從這件事就可看出,蔡京等人早就打定了主意要除掉宋江,并且對付宋江的親信也是有先後順序。他們清楚,若是直接暗害宋江,像盧俊義這樣的親信必然會為師報仇。是以先斬後援,殺雞儆猴,讓其他人生怕遭殃而不敢輕舉妄動才是上策。
接下來就是宋江去世後,和他關系最親密的吳用和花榮了。按理說這兩個人應該第一個想到要為他報仇才對。但是吳用和花榮都深知宋江當初為了保全大家,不得不屈從朝廷接受招安,否則所有人都要被誅九族。宋江就是為保住所有兄弟的忠義名聲,不惜和當權者勾心鬥角,最終不但沒能成全自己,反而被奸臣暗算生命。吳用和花榮知曉此事,若是反抗朝廷,那就等于是在亵渎宋江的一片苦心。是以二人潇灑一死,用自我了斷的方式來維護宋江的忠義之名,也算是對宋江最後的一點心意了。
至于其他幾位手握兵權的好漢,宋江對他們的态度早就心中有數。比如黃信和孫立,這兩位都是原本就在朝廷任職,後來或被迫或有原因加入梁山。等到重新得到官職後,他們自然不會再去理會梁山時期的那些恩怨情仇了。
再說那些曾經被抓獲後被宋江收于麾下的"前朝廷官員"們,譬如關勝、呼延灼等人。這些人當初被俘虜隻是迫不得已,心裡其實一直藏着重新投效朝廷的念頭。等到獲赦後,他們不可能再去背叛新主,替自己的敵人宋江報仇,更何況,呼延灼被封為禁軍統領,那就更加不可能反叛了。
最後就剩下和宋江最為親密的朱仝了。按說朱仝是最應該為宋江報仇的人,但其實宋江對他也曾經做過傷天害理的事情。就是為了将朱仝拉上梁山,宋江不惜犧牲了朱仝的一個人生際遇,讓他失去了在朝廷任職的前程。朱仝雖然重情重義,但對宋江也難免有怨氣在心。
我們回顧一下宋江的經曆,他當初拉攏梁山好漢就是為了聚衆壯大自己的勢力,好保全全家老小,并最終獲得朝廷赦免。可謂是不擇手段、不顧及他人。最後雖然達到了目的,卻也是以喪失了好漢們的忠心。如此行事作風,難怪他死後無人為他報仇了。宋江其人固然忠義,但其方式方法卻也頗為可議。
說到底,宋江能活到最後還是多虧了李逵。那個時候宋江已經意識到自己喝下了毒酒,為了確定自己立下的赫赫忠義名聲不被他人紛争破壞,他必須設法讓李逵這個唯一可能會為他複仇的莽漢一同殒命。
宋江一生追求的就是建立自己的聲名,即使是走上梁山這條不歸路,他内心也是渴望最後能重新回到朝廷,為自己一番作為正名。可以說,宋江對朋友們的忠義情誼,往往隻是為達目的而已,并非出自内心。當初他強行将盧俊義等人裹挾上梁山,無非是為增加自己的談判力量;後來又義無反顧地領兵平叛,其目的不過是為了博得朝廷的寬恕。
一路走來,宋江做出了太多有違道德底線的事情,這已經遠遠超出了梁山好漢們"替天行道,做民夫斯基"的初衷。有些人因為與他關系淡薄,是以視而不見;有些人雖然心懷芥蒂,但終究放不下那一點忠義情分;還有些人則是被他狠狠傷害過,難免心懷怨恨了。
或許,宋江最終的結局,并不是因為他做得不夠,反而是因為做得太過火了。他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有時候已經失去了與梁山好漢們的同理心。梁山好漢們固然也都是些不祥之人,但至少他們懂得該如何珍惜彼此的友誼。而宋江在這件事情上,卻始終做不到與他們平起平坐。
就這樣,宋江在朝廷面前做盡了忠心耿耿的樣子,在梁山上卻做足了獨斷專行、傷害手足的惡人。最後他雖然得到了赦免,卻也是以失去了替他報仇的那些兄弟們。這樣的結局,對于梁山好漢們來說未嘗不是一種解脫;但對于宋江來說,卻也正中了他的下懷。隻可惜,誰也看不透他那顆究竟忠誠還是狼子野心的内心了。#頭條首發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