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不乏權力更疊的陰謀,而宋朝宮廷内部沖突曾一度達到了危險的地步。趙匡胤建立的宋朝,一直被視為中國曆史上少有的文治盛世。然而,在這燦爛文化的背後,卻隐藏着一個驚心動魄的秘密。宋真宗趙桓病重臨終時,趙光義的八子趙元俨竟然圖謀奪取皇位!從表面上看,趙元俨是宋朝最尊貴的親王,地位僅次于皇帝和太子。但他心懷不軌,妄想兄終弟及。危機時刻,宋仁宗的生母劉娥出手化解了這場宮廷政變的陰雲。一盆墨水,就徹底終結了趙元俨的野心。她用何等高明的手段化解了這場危機?八皇叔的圖謀又有何内幕呢?
一、趙光義器重八賢王,引發皇權之争
趙光義統治宋朝時,最寵愛的兒子莫過于趙元俨。這位被尊為"八賢王"的皇子自幼聰穎過人,且泰半承襲了趙光義的軍事才能。記載中曾多次提及,宋太宗每逢朝會宴集,總讓趙元俨侍左右,亦對他格外器重有加。
趙光義本想扶植長子趙德崇繼承大統,卻因其先前一度瘋癫,最終将繼承權剝奪。次子趙德昌雖獲趙匡胤親自欽點,但趙光義認為其才幹有限,難以勝任帝王重任。于是,他将目光轉向趙元俨。盡管宋朝禁斷遺贈之典,但趙光義明裡暗裡仍透露出有意将趙元俨培養成儲君的意圖。
為此,趙光義未等趙元俨年屆二十,便先後命其掌管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要職,地位僅次于太子。朝野文武無不知曉,趙元俨深受賞識,未來必将獲得極高的封賞和權力。面對兒子們的反應,趙光義也并未加以隐諱,公開承認最中意的兒子乃是趙元俨,直言不欲他太早離開内廷。
趙光義的用人之道固然出于培養儲君的考慮,但卻為趙元俨日後圖謀皇位埋下了禍根。開創鼎盛王朝的宋太宗對長幼有序十分看重,但眼見最寵愛的趙元俨終将奪嫡,恐怕也難免會感到兒女私情的愧疚和内疚。無獨有偶,趙元俨的嫡長兄趙德崇則對此耿耿于懷。在未來的宮廷政變陰雲籠罩下,趙元俨由此成為了衆矢之的。
二、八皇叔險些修改宋朝皇統
宋真宗趙桓登基之初,繼承者之位看似已定。但誰也沒料到,趙元俨卻在趙桓垂危時伺機而動,妄圖通過倚老賣老的手段奪取皇位。這一切的根源還是要從宋太宗趙光義的遺恨說起。
趙光義生前雖一度表露出将趙元俨培養為儲君的意圖,但最終皇位還是傳給了宋真宗趙桓。趙元俨素來心高氣傲,寵辱不均的遭遇令其耿耿于懷。及至宋真宗病重,六子死于非命,唯一遺囑趙祯年僅十三歲,儲位一時看似出現了空缺。此刻正是千載難逢的良機,趙元俨自是不會輕易放過。
為了奪取皇位,趙元俨這一次可謂是用盡了渾身解數。他不惜污蔑劉娥,公開宣稱劉娥根本不是趙祯的生母,趙祯乃是自己的嫡親骨肉。為了營造親王遭受冷遇的假象,趙元俨更是做出裝瘋賣傻的姿态,怨恨劉娥擁立趙祯為儲,否認劉娥太後的尊号。
當時朝野嘩然,趙元俨不但宗室顯貴,更曾執掌檢校太傅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要職。即便年已三十七,他依然懷着極大的野心和熱忱。如今久攢私怨,又揚言所指非趙祯親子,必定是圖謀不軌、另有所圖。
面對趙元俨的讕言離間,劉娥眼見兒子儲位岌岌可危,隻得密謀化解宮變。她秘密将趙元俨洗臉的水換成了濃重的墨水,吓得趙元俨連夜逃離宮中,暫時避開了這場危機。但此後趙元俨并未就此死心,反而故伎重演,再度伺機圖謀。
趙元俨這一系列舉動無疑已經觸犯了宮廷的紅線。按理說宋祯應該痛下殺手,嚴懲不馴。但宋祯畢竟與趙元俨有着血濃于水的親情,加之天性溫文爾雅,竟然對這位妄圖篡位的八皇叔予以寬待,隻是撤去了其官職爵位。随後更是追封趙元俨為"天策上将",成為宋朝曆史上罕有的顯親榮耀。
三、劉娥智謀化解宮廷危機
面對趙元俨的造言生事,劉娥素來機智沉着,出手化解了這場宮廷危機。她首先體恤宋祯年幼孤弱,及時采取妥善的手段疏導安撫,避免其在刺激之下做出沖動的決定。
當時宮中早已風聲鶴唳,對趙元俨的造謠行為耳熟能詳。劉娥明白,倘若貿然懲治趙元俨,必将引發宗室内亂,禍及無辜。為了息事甯人,她選擇了出奇制勝的一着棋。
暗中安排一番後,劉娥邀請趙元俨至禦沐浴處沐浴更衣。待趙元俨浸浴完畢,準備洗面時,早已被劉娥人調換好的盆中之水,竟是濃重的墨汁。趙元俨一怔之間,整張面孔已被熏黑一團,猶如彪形大漢。驚怖之餘,也不由得心生懼意。
這出人意料的一幕着實令趙元俨膽戰心驚,遑論繼續圖謀不軌。待其慌亂之際逃出宮中,劉娥這才長舒一口氣。一盆渾水,就輕松化解了這場曠世宮變,更為宋祯平安穩固了皇位。
但趙元俨作為宋室親王,終究難免留有頑疾。此後他再度故伎重演,佯裝瘋癫,意欲重獲權力。眼見局勢一再緊張,劉娥不得不求助于宋祯,希望能給予明确的裁決。
宋祯面對這位嫡親姑叔,固然對其無理造反由衷憤慨,但亦不忍斬盡殺絕,惟有撤奪其官爵,永不錄用。趙元俨久攻不下皇位,眼見大局已定,隻得作罷。直至之後,宋祯追封其為"天策上将",方才使這場曠世宮變徹底平息。
這幾番智謀,不啻是劉娥在宮廷政變中扮演的最重要一手。她出手穩妥中肯,既避免了宋室宗親決裂,又堅定了宋祯繼嗣寶位的合法地位,可謂是博得了最大的政治效益。
四、趙元俨故技重施遭拒
宮變一事暫時平息,但趙元俨拗執已久的野心卻并未就此死心。他固然被宋祯剝奪了官爵權力,卻仍打定主意另尋出路,意欲最終奪取皇位。于是,趙元俨選擇了故伎重施,再度僞裝瘋癫,意圖重獲恩寵。
讓趙元俨始料未及的是,宋祯早已識破了這位八皇叔的陰謀詭計。這一次,他已不複往日溫文爾雅的态度,在面對趙元俨時亦是斷然拒絕,堅決不予恭納。史載,趙元俨每每拘狂大叫,宋祯竟是置之不理,對其裝瘋賣傻視而不見。
趙元俨自謂身份尊貴、宗室顯親,即便被削爵亦無大礙。誰曾想一朝權力被撤,舊衙門無人敢留,從前為其襯托張狂的樹大根深,竟無一人肯收留供給了。曾幾何時,趙元俨就這般孤立無援,隻能遊蕩于街衢,充作一介乞丐。
盡管宋祯堅持不予納趙,但亦從未對其趕盡殺絕。史料記載,趙元俨既已堕落到無家可歸的地步,宋祯乃命人為其搭建簡陋的茅屋,使其得以有所貯栖。更令人驚異的是,他竟然追封趙元俨為"天策上将",此殊榮來之不易,恐怕隻有太祖高皇帝趙匡胤才配享此般榮耀。
究竟宋祯何故會如此寬待這位企圖奪嫡的姑叔?其中自然另有原因。從史書上看,宋祯固然氣度寬厚,對親王們或許也另有考量。他深知,倘若對趙元俨殺人誅戮,不啻是宗室自絕于宋朝根基。到時宗親子侄們或将另起爐竈,朝野必定分崩離析。宋朝開國已久,國力方振,突然獨霸一人,無疑是最為不智的作為。
綜觀此番處理,宋祯還是拿捏得當。他對趙元俨該懲懲該寬寬,既沒有徹底決裂,也沒有重新使其重掌大權,至少避免了流血沖突,維護了宋朝的根本利益。隻是趙元俨這位身份尊貴、權傾一時的八皇叔,最終落得如此下場,亦是令人扼腕歎惜。
五、權力失控的慘淡人生
趙元俨經曆的這一番坎坷命運,其實也反映了當權者如果膨脹心理、失去節制,最終将付出何等慘重的代價。
宋太宗時期,趙元俨雖非嫡長子,卻深受鐘愛,被賞識有加。繼任皇帝宋真宗更是視其為宗室顯親,罕有懲戒。誰曾想,這位權傾一時的八賢王竟然貪圖無度,妄圖奪嫡篡位。
一旦踏上這條不歸路,趙元俨的下場便注定了頹唐的結局。劉娥用一盆墨水智救宋祯基業,令他無功而返。此後他雖調兵遣将、佯作瘋狂,但皆被識破無效。最終竟淪落到無家可歸的地步,隻能遊蕩街頭讨飯為生。
正所謂權力使人迷失理智,趙元俨就是最好的寫照。光陰荏苒,曾經風光無限的宗室貴胄,竟然如同一介貧民,靠着宋祯的苟且恩惠才得以渡日。若非宋祯追封了一個虛名,恐怕他連個簡陋的居所都無法獲得。
趙元俨的際遇或許算是世家公子由權傲而一蹶不振的縮影。即便在這場宮廷政變之後,他依然活了數十個年頭。隻是從此之後,他徹底遠離了宮廷權力核心,雖未被趕盡殺絕,但亦再難重掌權柄,隻能在邊遠一隅度過人生餘年。
趙元俨為權力所蠱惑,幾度铤而走險,導緻自己最終一無所有。如若不曾癡心妄想、蓄意造反,或許他仍可以過着富貴人家公子哥一般的生活。當年尊榮加身時,他實在不應該貪得無厭,最後竟然陷入無家可歸的下場,真可謂是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