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不少早已宣告滅絕的物種,事實上也有可能有一兩隻幸存者在某個角落悄悄地生存着。近幾年,探索員們在喜馬拉雅山脈區域,無意中見識到了消失近40年的雲豹。
雲豹是單一物種,是雲豹屬,它的外表十分漂亮,皮毛是黃金色,上面有雲狀紋路,身體構造為樹栖而設,顱骨狹長,短腿、大掌、粗尾,腳踝能旋轉180°,并且極具柔韌性。
成年雲豹體長0.7到1米,體重20到40公斤,咬合力和獵豹相當,是以在所有名字裡帶“豹”的貓科動物當中,雲豹的戰鬥力可算是最弱的,隻能捕食一些中小型食草動物或魚類,而且總是晚上出來活動,性格膽怯謹慎多疑。
全球範圍内,可供雲豹生存的地帶主要在東南亞、南亞的山嶽叢林當中,隻不過由于森林縮減,以及一些為需求珍貴皮毛而進行的不法盜獵活動,雲豹本來就不多的數量每年都在急劇銳減。
有記錄表示,自80年代雲豹就極度罕見了,進入21世紀後有研究團隊利用大量的紅外相機都發現不了其蹤迹,13年更是有專家直接宣布雲豹很可能早已滅絕。
然而,19年牛津大學團隊在尼泊爾朗塘國家公園找到了雲豹的蹤迹,位置是海拔3500米,21年印度野生動物研究團隊,再次在那加蘭邦山脈海拔3700米的地方拍下了雲豹的圖像。被傳滅絕了近40年的雲豹突然現身,讓不少專家感到擔憂。
因為雲豹的生存高度通常在海拔1600米到3000米,但是這兩次發現都在3500米以上,表面上,這表示雲豹在找新的生存環境,由于大氣效應,全球變暖,雲豹曾經生存的區域溫度和濕度都不再适合繼續生存,就不得不移居到海拔更高的區域。
但其中卻暗藏着氣候改變對環境的影響,霍金曾公開表示,要是不趕快整治氣候問題,地球就要遭殃。如果溫室效應不加處理,以後的幾百年裡,地球會燒成個“大火球”,表面溫度能飚到460℃,人類根本扛不住。在不能實作星際移民的情況下,人類可能就徹底滅亡了。
地球環境再怎麼惡化,它也還是一直存在。但地球平均溫度再升3°C,地球就不适合人類生存了。不是地球需要人類,而是人類需要一個适合自己生存的地球環境!當然也有理論認為全球氣候變暖和人類活動事實上并沒有什麼關系,而是太陽黑子活動變化導緻的。
比如氣象考古提供的證據就很充分,千萬年的尺度來看,全球周期性變冷變暖,不過是正常的自然現象。人類出現以後,結合當時的記載,商周時期華北平原大象犀牛滿地跑,北方經常出現不下雪的暖冬,當時的史書記載都是某年春某年秋沒有冬季,總不能說是人類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導緻吧?是以,人類要生存下去,未來最好還是要往行星改造技術和星際移民技術兩個方向發展。
對于行星改造,現在以人類文明的科技程度最好的選擇是火星,其次是地月拉格朗日點的太空城,畢竟地球擁有太陽系最複雜的生态圈,不拿火星練練手,地球玩脫怕是就廢了,如果成功了也可以讓人類把文明的火種儲存在不同的地方。
對于星際移民,要實作首先需要探測,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在太陽系外發現了很多類似地球的行星,先要實作的是無人探測器超越太陽系,然後是發現合适星球,然後才可以着手大規模太空移民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