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台灣“漢光”軍演首日出糗:“雲豹”裝甲車直接趴窩!怎麼回事?

【軍武次位面】作者:天狼

台灣地區今年的“漢光40号”演習已于将于7月22日正式開啟,将進行24小時不間斷操演一直持續到26日,此次演習,台軍将演練“戰力儲存”、“整體防空”、“聯合截擊”及“聯合國土防衛作戰”等五大階段及課目。然而,就在演習開啟首日,台軍再一次出糗!

台灣“漢光”軍演首日出糗:“雲豹”裝甲車直接趴窩!怎麼回事?

▲停在民宅前緊急維修“雲豹”裝甲車

據台灣媒體《聯合報》報道,“漢光40号”演習首日,台軍第四作戰區機步第333旅于22日上午接獲指令,出動多輛裝甲車前往戰術位置待命。然而尴尬的是,車隊中的一輛“雲豹”八輪裝甲車疑似引擎故障,停在民宅前進行緊急維修,後方還有士兵持槍警戒。

其實,這已經不是“雲豹”第一次出現故障了,此前台屏東三軍聯訓基地訓練過程中,就曾發生過一輛“雲豹”想要涉水經過保力溪,結果直接導緻裝甲車熄火等待救援的窘境。所謂的“雲豹”裝甲車,即CM-32裝甲車,是中國台灣地區通過将CM-31底盤加長後修改而來的一款輪式裝甲車,該車型于1995年正式立項開發,并在2005年1月11日首次亮相。

台灣“漢光”軍演首日出糗:“雲豹”裝甲車直接趴窩!怎麼回事?

▲“雲豹”裝甲車在小溪中直接熄火

然而,“雲豹”裝甲車自研發以來,就因其高昂的成本和頻發的問題而備受争議。據報道,“雲豹”的研發費用約為7.3億台币,約合2212萬美元。采購單價更是高達4000萬至8000萬台币,這與美國“斯特賴克”8×8裝甲車相比,後者的最貴價格僅為“雲豹”的50%。

在車輛設計上,“雲豹”的性能和可靠性問題也頻繁遭到質疑。首先,據報道,“台防務部門”經過品質性能調查發現,“雲豹”裝甲車共有21項重大缺失,其中包括懸吊系統的避震器有裂漏問題、車軸的大王銷脫落、S1、S2轉向機油壓不足、轉向力不足、中央胎壓無法作用、引擎冷卻油壓風扇漏油、滅火系統無法偵測、8輪轉向叉數軸漏油、傳動軸斷裂、煞車卡鉗斷裂及電池蓄電能力不足等。

台灣“漢光”軍演首日出糗:“雲豹”裝甲車直接趴窩!怎麼回事?

▲生産線上的“雲豹”裝甲車

不僅如此,在預先量産階段,“雲豹”裝甲車曾出現大規模底盤裂痕,導緻生産被迫中止并進行技術改進,裝備時間推遲了兩年。此外,制造廠商還曾悄悄采購大陸廠商的超低價零件,進一步導緻底盤故障頻發,緻使194輛服役的“雲豹”裝甲車動力系統發生缺陷。

在武器與防護上,“雲豹”的遙控炮塔就曾出現過“過熱當機”,裝有40毫米榴彈發射器和機槍的炮塔會原地旋轉不停的情況,自制的炮管和機炮也存在明顯缺陷,影響整體性能。台媒此前還曾援引退役軍官的曝光稱,“雲豹”的裝甲防護按設計要求應該能抵禦12.7毫米子彈的射擊,但實際上卻被擊穿。台當局後來以媒體曝光的照片是“無效彈彈孔”為由搪塞過去。

台灣“漢光”軍演首日出糗:“雲豹”裝甲車直接趴窩!怎麼回事?

▲“雲豹”裝甲車

顯然,此次在“漢光”軍演首日即趴窩的尴尬,進一步暴露了“雲豹”裝甲車的設計缺陷與台灣地區在武器研發上的技術不足,也難怪“雲豹”經常網友調侃稱作“病貓”。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6月27日曾表示,民進黨當局每年都上演所謂“漢光演習”的戲碼,但演來演去,都是做戲,都改變不了“台獨必亡”的結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