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魯迅去世僅留下22根毛發,全部粘在了石膏遺容上,現在是一級文物

魯迅去世僅留下22根毛發,全部粘在了石膏遺容上,現在是一級文物

1936年的10月19日早上淩晨5點,中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魯迅先生與世長辭。

魯迅的好友聽聞這個消息無不悲痛交加,他們知道魯迅先生去世的消息之後馬不停蹄的趕到魯迅家中。

在魯迅的好友當中,來了一個日本人,他也是魯迅的朋友,在魯迅去世之後,希望把他的遺容留下來,給後人觀看。

盡管在做臉模的過程中小心翼翼,卻還是出了意外......

魯迅去世僅留下22根毛發,全部粘在了石膏遺容上,現在是一級文物

吊唁魯迅先生

當時住的最近的内山完造第一個趕到,他表示先生當時雖身體尚有餘溫,但氣息早已全無,他就用手握着先生的手,直至從溫熱變得冰涼,心中悲痛萬分。

魯迅的家人站在一旁,妻子安慰着孩子們不要哭,自己卻忍不住小聲抽噎着。

魯迅去世僅留下22根毛發,全部粘在了石膏遺容上,現在是一級文物

魯迅去世4個小時之後,他的治喪委員會成立,在這個寓所當中來了很多當時的名人志士,有蔡元培,宋慶齡,茅盾等等。

他們公布了魯迅的遺言,隻有一條,就是不因為自己的喪事收取别人一分一毫,除了祭奠和表示哀悼的挽詞花圈,謝絕一切用錢買的東西。

魯迅去世僅留下22根毛發,全部粘在了石膏遺容上,現在是一級文物

公布遺囑之後全世界才開始知道魯迅先生已經離世了,舉國沉浸在這個悲痛的消息當中。

魯迅去世僅留下22根毛發,全部粘在了石膏遺容上,現在是一級文物

在魯迅先生逝世28小時之後,在靈堂上進行瞻仰遺容的活動,各行各業的人都趕來看這位偉大的作家最後一面,靈堂裡擺滿了挽聯和花圈。

在場的人都是和魯迅先生有交集的人,他們形色各異,或是痛苦,或是木讷的站在原地不知所措,或是神色悲傷的回憶着和先生生前的點點滴滴。

魯迅去世僅留下22根毛發,全部粘在了石膏遺容上,現在是一級文物

在這一刻,明明沒有那麼多有關悲傷的話題,可是悲傷的氣味氤氲地彌散開來,填滿了靈堂的每個角落,它是那麼的輕柔,卻又異常沉重,像是水,把每個人都淹沒其中。

之後人們又進行了“啟靈祭”,對魯迅先生進行最後的行禮悼念,無數群衆都來看先生最後一眼,然後悄悄離開。

魯迅去世僅留下22根毛發,全部粘在了石膏遺容上,現在是一級文物

在魯迅先生出殡當天,沿途不斷有群衆加入,隊伍越來越長,仿佛看不到盡頭,最後,在暮色之中,人們對先生進行了最後的默哀。

魯迅先生被埋在土裡,埋在了這片他用筆捍衛過的土地之中。

魯迅去世僅留下22根毛發,全部粘在了石膏遺容上,現在是一級文物

偉大的魯迅先生

為何那麼多的人都來吊唁魯迅先生,為何時至今日人們都在緬懷魯迅先生,僅僅是因為他文章寫得好嗎?

當然不是。

先生一生比起文人,他更像是一個戰士,以筆為刀,痛擊世間的不公,激勵群衆的精神,以一篇篇文章批判社會的陋習和诟病。

魯迅去世僅留下22根毛發,全部粘在了石膏遺容上,現在是一級文物

魯迅早年遠赴日本學習醫術,希望自己可以治病救人,救死扶傷。

但是當時的中國處于内憂外患的境地,随着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魯迅看到了國民的精神渙散和自甘堕落。

魯迅去世僅留下22根毛發,全部粘在了石膏遺容上,現在是一級文物

他深知學醫治病救人隻能救個别人,想要挽救水深火熱中的中國,必須從根源下手,挽救其精神。

魯迅毅然決然的棄醫從文,他要用筆去醫治群衆的精神。

魯迅去世僅留下22根毛發,全部粘在了石膏遺容上,現在是一級文物

資訊來源:縱相新聞

魯迅從寫下第一篇白話文小說到現代文學的奠基者,用文章當作“良藥”醫人救國。

偉人曾評價魯迅說,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去世僅留下22根毛發,全部粘在了石膏遺容上,現在是一級文物

魯迅除了是所有現代中國作家的根基之外,他還在翻譯方面有很深的建樹,他有選擇的翻譯一些外國著作,為開啟民智,引入他國先進科學文化思想做出了巨大貢獻。

除此之外,魯迅還會木刻,對繪畫非常感興趣,以及設計方面等等,他可以說是中國的一本“百科全書”。

魯迅去世僅留下22根毛發,全部粘在了石膏遺容上,現在是一級文物

魯迅堪稱現代中國的民族魂,他的精神和作品影響了無數的讀者以及一代又一代的中國現代作家,他還是20世紀世界文化巨人之一,向世界展現了中華文化的魅力。

他在關注本民族發展的同時,也在關注着人類所面對的一些問題,并做出自己的貢獻。

魯迅去世僅留下22根毛發,全部粘在了石膏遺容上,現在是一級文物

資訊來源:海報新聞

魯迅先生一生為民,追求民主,勇于向封建舊勢力宣戰,顯現出應有的文人氣概,當真無愧于“黑暗與暴力的進襲中,一株獨立支撐的大樹”的評價。

林語堂曾在書中評價魯迅先生在中國是難得可貴的存在,曆史上出現這樣的人,是國家之幸,民族之幸。

魯迅去世僅留下22根毛發,全部粘在了石膏遺容上,現在是一級文物

永垂不朽

人們為了紀念魯迅先生的功績,将他的作品一直流傳至今,希望後輩通過品鑒他的著作,能夠從中領悟一些道理。

除此之外還以他的名字設定了魯迅文學獎,這是中國總高榮譽的文學獎之一,在國内還設定了11處魯迅先生的紀念場所。

魯迅去世僅留下22根毛發,全部粘在了石膏遺容上,現在是一級文物

當然最具非凡影響力的還是當年魯迅先生去世時,他的日本朋友奧田杏花為他制作的石膏遺容。

奧田杏花是當時日本最著名的雕塑家之一,同時也是魯迅的好朋友,為了留下魯迅先生最真實的遺容,他征求了魯迅家人的同意,在魯迅去世後制作魯迅的石膏遺容。

魯迅去世僅留下22根毛發,全部粘在了石膏遺容上,現在是一級文物

奧田杏花的制作過程确實精巧無比,他小心翼翼的把石膏一點點塗在魯迅的的臉上,加上本身精湛的技巧非常用心的制作。

在取下磨具之後,先生的臉仿佛出現在了面前,這另一旁看到的衆人都感到驚訝,不光栩栩如生,連臉上的紋路都清晰可見。

魯迅去世僅留下22根毛發,全部粘在了石膏遺容上,現在是一級文物

但是因為當時的技術并不是非常完善,是以在制作的時候,出現了意外,粘掉了魯迅的毛發,一共22根。

這些毛發中有的是胡須有的是眉毛,更像是為這幅作品畫上了點睛之筆。

除了讓作品更逼真以外,這些毛發更是世間僅有的寶藏,魯迅先生是以成為曆史上少有的留下DNA樣本的作家。

魯迅去世僅留下22根毛發,全部粘在了石膏遺容上,現在是一級文物

毫無疑問,這尊遺容塑像對于紀念魯迅先生有着非同凡響的意義,經過奧田杏花再三考慮之後,決定将這個珍貴的物品交給魯迅的家人,希望這個可以給他們帶來一些慰藉。

魯迅的家人收到之後,家人們通過商量決定把它捐給紀念館,希望更多人可以看到他的面容。

魯迅去世僅留下22根毛發,全部粘在了石膏遺容上,現在是一級文物

國家對此非常重視,把它列為國家一級文物進行保護。

魯迅先生留下的寶貴财産,不隻是這些我們可以看到的外物,更多的是他的精神以及内涵。

每每讀起先生的文章,就感覺他的教誨和精神音猶在耳,曆曆在目,希望先生的精神能夠亘古流傳,去影響更多的有志之士。

資訊來源;

1.縱相新聞:《懂設計,會理财,粉絲遍全球!還原一個你不知道的魯迅》2019-10-19 13:00

2.海報新聞:《魯迅去世後的83小時》2019-11-07 22:48

3.澎湃新聞:《魯迅紀念館館長:在魯迅研究中,用文物“說話”》2020-12-23 09:02

如果喜歡本期節目,煩請點選“關注”,既友善浏覽往期作品,也不錯過下期分享,感謝您的支援!

[免責聲明]文章内容、圖檔來源于網絡,此文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