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上瘾!父母淩晨3點還在打錢!兒女一查賬單驚呆

短短幾年時間裡

微短劇行業呈現井噴式發展

單集最長不超過10分鐘

最短甚至不足60秒

尤其受年輕人的歡迎

然而, 随着這兩年微短劇火出圈

不少阿姨叔叔甚至是爺爺奶奶

都進入觀看大軍行列

有的更是在刷劇的同時

“一擲千金”

有的消費總額高達上萬元

近日,安徽的趙女士(化姓)無意中發現自己60歲的母親杜女士(化姓)今年6月份的微信支付賬單高達近7000元。

付款記錄顯示,單次支付金額為數十元,支付間隔約十幾分鐘,收款方大都為“XX視訊”、“XX劇場”、“XX網絡”等。

太上瘾!父母淩晨3點還在打錢!兒女一查賬單驚呆

杜女士6月的部分支付記錄。受訪者供圖

溝通後趙女士得知,母親是在充值看短劇。根據杜女士出示的支付記錄截圖,今年6月,母親通過微信支付花費了6992.7元。

6月27日淩晨1點25分,她向“XX熱門視訊”支付了49.9元,随後每隔約10分鐘就支付一次;

淩晨2點半,她最後一次向“XX熱門視訊”支付;

淩晨3點過,她又兩次向“XX科技”分别支付39.9元;

早晨9點半,她又開始充值,向“XX劇場”支付了49.9元。

這一天趙女士的母親總共為追短劇花費548.8元。

付費短劇需要充值

才能解鎖下一集

多名網友跟帖表示

他們的父母對微短劇上瘾

并為之投入高消費

杜女士的觀看記錄顯示

她追過的短劇有

“總裁夫人帶崽……”“萌寶來襲……”

“大小姐在娛樂圈……”等

記者了解到

這些讓人“上頭”的付費短劇

往往都在劇情關鍵處戛然而止

需要付費才能解鎖下一集

有的則需要付費才能免廣告

急切地想知道後續劇情的觀衆

往往都會付費解鎖

單集費用往往僅需幾分錢

但充值時需購買價值幾十元的套餐

積少成多,成了一筆“巨款”

“在某些影視平台上充一年的會員也隻要兩百多元。一個短劇花費這麼多,太不合理了。”杜女士告訴記者,她和母親交流後,母親得知原來還有免費或更優惠的管道看劇,告訴女兒自己再也不會看付費短劇了,以後隻看免費的劇。

太上瘾!父母淩晨3點還在打錢!兒女一查賬單驚呆

不少老年人刷短劇

“停不下來”

無獨有偶

江蘇的王女士(化姓)也有着類似的經曆

她61歲的父親王先生

也為追短劇花了不少錢

王女士說,2023年底,其父親發現賬戶裡多了一大筆支出,而且“不知道花到哪裡去了”。王女士看了父親的手機,發現他的大筆支出是給短劇充了值。父親向她解釋,一開始隻需要充1分錢,後來不知為何竟花了那麼多錢。

王女士向平台投訴想追回費用,隻退回了幾十元。

短劇消費者楊女士今年67歲,她說,在自己刷劇入迷的時候,會忽略老伴催促端菜的聲音。楊女士告訴記者,那些劇讓她覺得很“解氣”,會在播廣告的時間寫下評論:“把那個負心漢揍一頓就好了,女生不能這麼傻。”

楊女士說,她20歲時結婚,婚後家務幾乎都是她承擔,這讓她感到疲倦。當看到短劇女主“逆襲”時,自己也會有一種“取得成功”的錯覺。

律師:

老年人在網絡付費方面

應受到特殊保護

老年人追短劇花費成千上萬元

子女發現後是否可以要求平台退款?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認為,家屬若想要求平台退款,可以提供證明短劇平台違法的證據,否則雙方應當受到支付時顯示的合同限制,不可随意解除合同、要求退款。短劇平台如果已經明确告知短劇的具體價格、收費方式,則無法要求退款。

也有律師認為

老年人屬于特殊群體,在網絡付費方面

理應受到法律特殊保護

陝西恒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趙良善認為,若收費的形式為自動扣費,應當有單獨的提示,而且一定要醒目,否則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6條規定: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格式條款的,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和品質、價款或者費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項和風險警示、售後服務、民事責任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予以說明。

  • 假若平台未盡到在顯著位置醒目提示的義務
  • 或者該自動扣費服務條款被認定為霸王條款,那麼自動扣費服務将被定性為無效
  • 老人可基于以上兩點理由要求平台退費

律師提醒,消費者在點選提示視窗時也要審慎,熟稔合同内容,對存疑的條款要按下暫停鍵,切不可盲目地點選選項。

有人日薪過萬元

投流成本是制作成本的十倍

短短幾年時間裡

微短劇行業呈現井噴式發展

“劇本、演員、導演、攝影與制作、投流,每一環都在‘賭’。”短劇從業者李三平表示無奈,短劇行業每一個鍊條的成本都在上漲,整體成本較之2023年已攀升50%。

“演員薪酬是不可控的。”騎士短劇的符棟棟介紹,爆款演員的日薪高達一萬多元,而普通演員則在三四千元左右。

業内人士透露,男頻劇“頂流”演員片酬在6千~8千元/天,女頻劇的“扛劇”主角則在1萬~1.2萬元/天。一部現代劇的拍攝周期大約在7~10天,演員的預算已經被成倍拉高。

太上瘾!父母淩晨3點還在打錢!兒女一查賬單驚呆

據業内人士介紹,一部短劇從生産到上線,成本包括劇本成本、制作成本和投流發行成本。

知情人士爆料,國内投流成本如此誇張的原因是媒體方的規則,整體的投入産出比不高,毛利潤僅僅隻有10%,50萬成本的劇,往往投放規模需要達到500萬,投流成本占80%~85%,且産出比還可以的情況下,才能回本,如果超出,才能盈利。

例如,今年大火的頭部爽劇《無雙》和《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的投流成本早已破億。

僅某平台大盤短劇投放廣告消耗的費用日均便可達6000萬。據《2024微短劇買量投流資料報告》,今年微短劇市場規模預計将達到500億元,其中投流規模預計達到約420億元。

微短劇新規正式實施:

實行“分類分層稽核”

今年6月1日

網絡微短劇管理新規定正式實施生效

新規要求對微短劇

實行“分類分層稽核”

太上瘾!父母淩晨3點還在打錢!兒女一查賬單驚呆

所有的增量劇

都要取得發行許可證或備案号

所有的存量劇必須獲得備案号

未經稽核且備案的

微短劇不得上網傳播

此次新規落地,在全國多個省市,針對微短劇的“網絡視聽節目備案系統”已經投入使用。一度被認為是“造富神話”的短劇行業,已經過了草莽時代,在更規範的監管下,行業将迎來整合期。

來源:新聞晨報、廣州日報、每日經濟新聞、北京日報、新聞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