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這場戰争席卷了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基本上隻有南美洲國家置身戰争之外。
受到德國直接傷害的國家主要是英國、法國、波蘭、蘇聯這些歐洲地區的國家。此外還有猶太人,二戰時期,德國建設集中營,屠殺了大量猶太人。是以在二戰之後,這些和德國直接爆發戰争的國家,以及猶太人,都力主嚴懲德國戰犯。
1945年5月8日德國宣布投降,1945年11月21日,紐倫堡審判正式開始。這場審判總計有22名德國戰犯受審,最後12人被判處絞刑,7人被判處有期徒刑,3人無罪釋放。
紐倫堡審判是一場比較全面的審判,納粹德國的主要戰犯基本受到了應有的懲罰。不過也有一些人在審判開始前,逃離歐洲,沒有受到審判。這部分德國戰犯的主要去向是南美國家阿根廷。德國宣布投降之後,很多德國戰犯在世界範圍内尋找栖身之所,當時的阿根廷為德國戰犯辦理通行證,幫助他們逃離了歐洲。
阿根廷作為南美國家,并沒有受到二戰影響,直到1945年才加入反法西斯同盟,對德宣戰。由于阿根廷收留德國戰犯,導緻國家名譽受到影響,英國一直指責阿根廷包庇戰犯,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後,也一直指責阿根廷,要求阿根廷交出戰犯。都遭到了阿根廷的無視和拒絕。那麼阿根廷作為反法西斯同盟國家,為什麼要收留大量德國戰犯呢?
第一,人口結構問題。阿根廷位于南美洲東南部,瀕臨大西洋,面積約278萬平方公裡,人口約4660萬。阿根廷的地理環境優越,占據了肥沃的潘帕斯草原,人口承載能力強悍。
不過阿根廷原來的人口非常稀少,隻有少量印第安人分布。大航海時代開始後,阿根廷等地區成為西班牙的殖民地,隸屬于西班牙的拉普拉塔總督區。
除了阿根廷,拉普拉塔總督區還包括現在的玻利維亞、巴拉圭和烏拉圭。到19世紀初,拉普拉塔總督區的人口隻有約60萬,主要是西班牙人後裔,還有少部分印第安人和印歐混血人種。
1808年,拿破侖占領西班牙,由于本土被占領,對南美的控制力減弱。1810年,布宜諾斯艾利斯爆發了反抗西班牙統治的大起義,西班牙拉普拉塔總督被廢黜。經過多年戰争,阿根廷于1816年宣布獨立。
阿根廷獨立後人口稀少,大量肥沃的土地荒蕪,沒有人耕種。是以阿根廷前往歐洲,招攬移民。當時英國、法國都有自己的殖民地,人口可以向自己的殖民地移民,其他歐洲小國也沒有人口過剩的問題。
隻有德國和意大利,當時還沒有實作統一,無力對外殖民擴張,沒有殖民地,人口也比較多。是以受到阿根廷的招攬,大量德國人和意大利人遠渡重洋,前往阿根廷。到二戰時期,大約有五百萬歐洲移民前往阿根廷定居。現在阿根廷人主要是西班牙和意大利後裔,以及德裔。
二戰時期,德國和意大利都是法西斯國家,西班牙的佛朗哥雖然沒有參加二戰,也是法西斯的支援者。而阿根廷的人口,主要是這些國家的後裔,是以普遍同情德國。
第二,德國對阿根廷影響大。阿根廷建國後,軍事方面主要向德國學習,邀請了大量普魯士教官前往阿根廷任教。這個傳統一直保留到一戰結束之後。當時阿根廷的軍服也是效仿德國,此外還有阿根廷的鄰國智利,當時也是向德國學習。
由于阿根廷軍事方面受到德國長期影響,二戰時期,阿根廷很多軍政人物,都比較喜歡德國,不喜歡英法。特别是阿根廷和英國還存在馬島的争端問題,這也使阿根廷更加親近德國。整個二戰時期,阿根廷一直希望德國取勝,直到1945年,德國的失敗已成定局,阿根廷才加入反法西斯同盟,對德宣戰。由此可見,當時阿根廷無論是民間還是軍政人員都普遍喜歡德國,是以阿根廷收留了很多德國戰犯,引起了英國、以色列等國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