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翔
北京尚權律師事務所律師
尚權學術研究部主任
田笑
北京尚權律師事務所律師
尚權學術研究部副主任
易文傑
北京尚權律師事務所律師
尚權學術研究部副主任
三、刑事訴訟法
管轄
藍海詐騙案——以傳真方式進行經濟合同詐騙案件如何确定審判管轄(第1集第6号案例)
王嚴侵占案——侵占案是告訴才處理的案件(第1集第7号案例)
陳先貴聚衆擾亂社會秩序案——大陸公民在大陸領域外犯罪如何适用大陸法律追究刑事責任(大陸公民在大陸領域外犯罪,依照大陸刑法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如何确定審判管轄? )(第8集第61号案例)
舒亞眉、陳寶華侵犯著作權案——侵犯著作權罪如何認定(侵犯著作權等知識産權的刑事案件是否隻能由被害人提起自訴? )(第23集第146号案例)
闵光輝、馬占霖、帕麗旦木•買森木販賣毒品案——如何确定毒品犯罪案件的地域管轄(第67集第551号案例)
邵春天制造毒品案——跨國犯罪案件如何确定管轄權和進行證據審查(第75集第640号案例)
自訴人橋本郁子訴被告人橋本浩重婚案——涉外重婚犯罪的管轄及域外證據在刑事審判中的稽核采信(第84集第748号案例)
鄭锴非法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品案——如何準确把握非法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品罪的量刑标準(本案的偵查管轄是否合法?)(第108集第1178号案例)
蔣禮先、陳豔輝等妨害藥品管理案——刑法修正案(十一)公布前實施的未取得藥品相關準許證明檔案生産、進口、銷售藥品等行為的定性(網絡銷售假藥案件如何适用關聯管轄原則?)(第133集第1492号案例)
回避
章來苟等聚衆擾亂社會秩序案——檢察官離任後在原任職檢察院辦理的案件中擔任辯護人是否違反了回避制度?若違反了回避制度,應如何處理(第77集第662号案例)
辯護與代理
陳某販賣、運輸毒品案——律師在偵查階段先後接受有利害關系的兩名同案犯委托,在審判階段又為其中一人辯護的,如何處理(第82集第733号案例)
謝某搶劫案——一審庭審結束後、審結前才委托辯護人參與一審訴訟的,法院是否準許以及如何确定程式問題案件發回重審的标準(第91集第845号案例)
劉洪高、劉開貴販賣、運輸毒品案——如何了解同一辯護人不得為兩名以上犯罪事實存在關聯的被告人辯護的限制性規定(第96集第954号案例)
證據
證據的審查與認定問題
王逸故意傷害案——多份鑒定結論互相沖突的應如何審查采信(第26集第177号案例)
王勝平搶劫、強奸、盜竊案——如何審查判斷被告人的翻供理由(第41集第324号案例)
蓑口義則走私文物案——走私古脊椎動物、古人類化石的行為應以走私文物罪定罪處罰,走私古脊椎動物、古人類化石以外的其他古生物化石的行為不能以走私文物罪定罪處罰(形式不符合規定的鑒定結論能否作為定案依據?)(第53集第416号案例)
孟動、何立康盜竊案——如何認定網絡盜竊中電子證據效力和盜竊數額(第53集第420号案例)
賀淑華非法行醫案——産婦在分娩過程中因并發症死亡,非法行醫人對其死亡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依據不能認定的基礎事實所作出的鑒定結論應如何采信?)(第53集第421号案例)
卞修柱搶劫案——對推卸責任型翻供如何進行審查判斷(第63集第498号案例)
吳金義故意殺人案——物證提取不全或來源不清案件的證據審查(第70集第579号案例)
張世明搶劫案——非同案共犯供述的證明力認定(第71集第590号案例)
王維喜強奸案——關于瑕疵證據的采信與排除(第85集第763号案例)
廣州順亨汽車配件貿易有限公司等走私普通貨物案——在刑事案件中如何審查電子資料的證據資格以及如何認定走私共同犯罪中主、從犯(第93集第873号案例)
付代林故意傷害案——如何審查人身傷害鑒定意見(第95集第928号案例)
王志餘、秦群英容留賣淫案——行政執法過程中收集的言詞證據,是否可以直接作為刑事證據使用以及重新收集的言詞證據是否在程式上具有特殊要求(第97集第970号案例)
鄭锴非法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品案——如何準确把握非法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品罪的量刑标準(如何審查判斷涉案野生動物制品的鑒定意見?)(第108集第1178号案例)
張國群等盜竊案——盜竊案中書法作品價格鑒定意見的審查(第111集第1215号案例)
盧榮新故意殺人、強奸案——在刑事二審程式中如何審查和認定證據(第113集第1245号案例)
康文良故意殺人案——如何審查判斷 DNA 鑒定意見的關聯性及被告人的翻供(第115集第1272号案例)
李放故意傷害案——醫療過錯鑒定意見在刑事訴訟中的運用(第125集第1391号案例)
楊玉成受賄案——職務犯罪涉案書畫真僞如何認定(第125集第1400号案例)
張永明、毛偉明、張鹭故意損毀名勝古迹案——在沒有法定司法鑒定機構可以鑒定的情況下, 專家意見可否作為定罪量刑的參考(第128集第1427号案例)
秦磊強奸、猥亵兒童案——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證據的采信以及相關量刑情節的認定(第129集第1437号案例)
陶蘇根受賄、濫用職權、徇私枉法、内幕交易案——以房屋交易形式收受賄賂犯罪中房屋價格認定報告的審查與判斷(第132集第1491号案例)
黎某昌等販賣、運輸毒品案——重大毒品犯罪案件中技術偵查證據的移送與查證(第134集第1522号案例)
左某猥亵兒童案——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證據的審查與判斷(第139集第1585号案例)
證明标準問題
王某故意殺人案——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二條第(三)項中的“證據不足”應當如何了解(第44集第343号案例)
陳某強奸案——如何把握強奸案件“證據确實、充分”的證明标準(第50集第396号案例)
餘華平、餘後成被控故意殺人案——如何把握故意殺人案件證據确實、充分的證明标準(第57集第449号案例)
朱某故意殺人、盜竊案——如何把握死刑案件的證明标準(第77集第655号案例)
羅某故意殺人、放火案——辦理死刑案件如何把握“證據确實、充分”的證明标準(第79集第682号案例)
蘇光虎故意殺人案——對死刑案件如何把握“證據确實、充分”的定案标準(第85集第762号案例)
胡建明搶劫案——在被告人翻供的情況下,如何排除合理懷疑(第86集第778号案例)
鄭福田、傅兵搶劫案——對共同犯罪案件如何把握“證據确實、充分”的證明标準(第86集第779号案例)
黃友強A錢案——在不同證據所證内容存在沖突的情況下,如何判斷案件全案證據是否确實、充分(第92集第871号案例)
杜某故意殺人案——如何把握“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對于案件事實存在合理懷疑的案件應當如何處理)(第93集第877号案例)
黃某故意殺人案——在故意殺人案件中如何認定證據是否達到“證據确實、充分”的證明标準以及對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依法作出無罪判決對刑事審判工作具有哪些示範意義(第93集第878号案例)
袁某搶劫、破壞電力裝置案——如何把握刑事訴訟證明标準的主客觀相統一性(第99集第1008号案例)
李夢傑、劉輝販賣毒品案——立功等從輕處罰事實的認定是适用嚴格證明标準還是優勢證明标準(第100集第1035号案例)
任海玲故意殺人案——如何把握“疑罪”的認定标準(第102集第1058号案例)
沈海平受賄案——如何把握辯方送出的證據證明标準和作相關證據審查以及出于受賄的故意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後又退還部分錢款的,如何認定受賄數額(第106集第1151号案例)
餘坤鋒交通肇事案——在自首認罪案件中如何了解和把握證據确鑿、充分的證明标準(第122集第1334号案例)
左某猥亵兒童案——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證據的審查與判斷(第139集第1585号案例)
證據的綜合審查與運用
楊飛故意殺人案——對于被告人拒不認罪且無目擊證人的案件,如何運用間接證據定案(第65集第512号案例)
胡元忠運輸毒品案——人“貨”分離且被告人拒不認罪的,如何運用間接證據定案(第67集第552号案例)
李陵、王君亞等販賣、運輸毒品,非法買賣、運輸槍支、彈藥案——被告人到案後不認罪的,如何認定其犯罪事實 (第67集第553号案例)
楊淑敏故意殺人案——在被告人翻供的情況下如何根據供證關系定案(第72集第599号案例)
謝懷清等販賣、運輸毒品案——毒品共同犯罪案件中被告人先後翻供的,如何認定案件事實(第72集第605号案例)
陳乃東故意殺人案——對“零口供”案件如何運用間接證據定案(第77集第654号案例)
陳亞軍故意傷害案——直接言詞證據為孤證其他間接證據不能形成完整證據鍊的,應依法作出無罪判決(第77集第656号案例)
徐科故意殺人、強奸案——如何審查判斷被告人的翻供和辯解及如何結合被告人的庭前認罪供述認定案件事實(第82集第729号案例)
晏朋榮故意殺人、搶劫案——關鍵證據存在疑點,無法排除合理懷疑的案件,應當宣告無罪(第83集第738号案例)
汪久勝搶劫案——被告人不如實供述的,如何根據在案證據認定其犯罪動機(第89集第817号案例)
張文明故意殺人案——如何運用間接證據認定交通肇事者将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後遺棄并緻使被害人死亡的事實以及如何結合在案證據審查被告人提出的新辯解是否成立(第94集第912号案例)
曲振武、胡英輝故意殺人案——雇兇者沒有直接實施殺人行為,并翻供否認犯罪的,如何認定雇兇殺人犯罪事實(第95集第921号案例)
胡某故意殺人、強奸案——除供述外沒有指向明确的證據,且供述不穩定、與其他證據相沖突的案件,不能作出有罪判決(第95集第927号案例)
王某某強奸案——對既無被害人陳述也未提取到直接指向被告人強奸的物證,且被告人翻供的性侵智障幼女案件,如何審查判斷證據(第98集第982号案例)
王某某故意傷害案——如何運用間接證據認定被告人否認犯罪的案件(第111集第1213号案例)
金建偉故意殺人、搶奪、非法侵入住宅案——從案發現場檢出了第三人的 DNA,如何排除其他人參與作案的可能(第114集第1255号案例)
高佑銘搶劫案——根據被告人的供述、指認提取到了隐蔽性很強的物證,且與其他證據互相印證并排除串供、逼供、誘供等可能性的,可以認定有罪(第114集第1262号案例)
梁某強奸案——如何運用證據認定熟人之間強奸罪與非罪的界限(第122集第1339号案例)
李二勝故意殺人案——死刑案件被告人翻供且缺乏客觀證據的審查判斷(第124集第1366号案例)
朱曉東故意殺人案——對有證據指向是預謀殺人但被告人否認的,如何審查判斷證據(第124集第1367号案例)
劉德銘故意殺人案——客觀證據缺失的案件如何認定犯罪事實(第125集第1390号案例)
朱紀國盜竊案——無直接證據的“零口供”案件審查要點和證據運用(第125集第1392号案例)
梁某某強奸案——強奸案件直接證據“一對一”且被告人不予供認的如何審查判斷證據(第137集第1548号案例)
非法證據排除問題
劉曉鵬、羅永全販賣毒品案——如何把握非法言詞證據的認定标準與排除程式(第92集第869号案例)
文某非法持有毒品案——如何審查判斷是否存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證據的情形以及審查起訴階段未審查排除偵查階段刑訊逼供取得的有罪供述,繼續擷取的不穩定有罪供述是否應當排除(第101集第1038号案例)
李志周運輸毒品案——如何把握證據收集合法性的證明标準,以及排除非法證據後案件的處理方式(第101集第1039号案例)
尹某受賄案——如何審查被告人在偵查階段不同期間所作供述的合法性(第101集第1040号案例)
鄭祖文A錢、受賄、濫用職權案——如何處理以威脅方法收集的被告人供述及司法實踐中對“重複供述”如何采信(第106集第1140号案例)
吳毅、朱蓓娅A錢案——偵查機關通過疲勞審訊獲得的被告人供述是否屬于非法證據以及非法證據排除後是否對量刑事實形成影響(第106集第1141号案例)
鄭建昌故意殺人案——對于被告方提出的排除非法證據中請,法庭應當如何審查并依法作出處理(第108集第1164号案例)
黃金東受賄、陳玉軍行賄案——非法限制被告人人身自由期間取得的供述能否作為訴訟證據使用(第108集第1165号案例)
王平受賄案——對僅存部分訊問錄音錄像的案件,如何結合訊問錄音錄像審查判斷訊問筆錄的證據能力,以及如何把握疲勞訊問的認定标準(第108集第1166号案例)
黃志堅等販賣、運輸毒品案——二審法院經審查認為原判據以定策的證據系非法證據,依法排除有關證據後應當如何處理(第108集第1167号案例)
楊增龍故意殺人案——被告方申請排除非法證據的情形,如何把握證據收集合法性的證明責任,以及二審法院如何貫徹疑罪從無原則(第108集第1168号案例)
李繼軒等販賣、運輸毒品案——被告人在一審庭審中認罪并對其庭前有罪供述不持異議,二審期間提出受到非法驗證的,如何審查與處理(第113集第1249号案例)
李瑞華盜竊案——如何審查被告方提出的非法證據排除申請及被害人對涉案物品的指認(第130集第1458号案例)
其他問題
王雪玲故意傷害案——法庭擷取的新證據未經庭審質證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第34集第260号案例)
嚴靜收購贓物案——推定規則在刑事訴訟中的運用,“兩罪存疑”案件的處理(第34集第265号案例)
何永國搶劫案——審理共同犯罪案件後到案被告人時,對先到案共犯人的生效裁判文書所采信的證據如何質證(第63集第497号案例)
寸躍先搶劫案——死刑案件如何切實貫徹證據裁判原則(第69集第572号案例)
沈容煥合同詐騙案——涉外刑事案件中境外證據的審查與認定(第70集第578号案例)
何鄧平搶劫案——已經原審庭審質證,但在重審階段未重新舉證、質證的證據,能否作為定案證據(第79集第686号案例)
範永紅、韓亞飛等搶劫、盜竊槍支案——庭審後或者複核審階段發現庭審質證的證據存在問題的,應如何處理(第89集第816号案例)
範裕榔等詐騙案——公司化運作的犯罪集團中各行為人刑事責任的區分(對涉台刑事證據如何審查判斷?)(第96集第949号案例)
阿蔔杜蘇布爾•圖爾迪巴柯等故意殺人、搶劫、故意傷害、故意毀壞财物案——辦理嚴重暴力恐怖犯罪案件如何把握證據标準(第112集第1221号案例)
附帶民事訴訟
劉海交通肇事案——雇主應否對其雇員的非職務行為造成的損害結果負連帶賠償責任(第4集第25号案例)
于景森故意傷害案——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範圍、當事人以及民事賠償的範圍、數額應如何确定(第4集第26号案例)
李平A錢、挪用公款案——對A錢、挪用犯罪行為直接造成的财産損失能否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對A錢、挪用犯罪行為直接造成的财産損失能否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第11集第79号案例)
蔣志華故意傷害案——使用暴力手段向債務人的親屬索要欠債緻人傷害應如何定性(精神損失能否成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範圍?)(第14集第90号案例)
陳越、邵某重婚案——自行調查重婚犯罪而遭受的物質損失應否獲得附帶民事賠償(第22集第141号案例)
劉某訴江某故意傷害案——自訴案件中的自首情節如何認定(精神損害能否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第25集第172号案例)
劉國芳等詐騙案——為擷取回扣費以虛假身份證件辦理入網手續并使用行動電話撥打國際聲訊台造成電信資費損失的行為應如何定罪量刑(對被告人上述行為所造成的電信資費損失,電信公司能否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第26集第185号案例)
楊安等故意傷害案——尋釁滋事随意毆打他人緻人重傷、死亡的應如何定罪(附帶民事訴訟中是否應賠償死亡補償費?有關部門預先支付了的部分民事賠償款,是否可在判決中折抵?)(第30集第225号案例)
曹占寶強奸案——如何了解強奸“緻使被害人重傷、死亡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以及能否對此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強奸導緻被害人自殺的,被害人親屬能否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第30集第228号案例)
宋計劃交通肇事案——審理被害人因犯罪行為緻死的附帶民事訴訟案件,應判處死亡賠償金(死亡補償費)(第40集第314号案例)
李洪前故意殺人案——人民法院判處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賠償,應當實行全額賠償的原則(第44集第341号案例)
耿萬紅故意傷害案——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能否獨立參加附帶民事訴訟;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應否被列為附帶民事訴訟的共同被告人(第44集第348号案例)
高泳故意傷害案——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從業人員在執行職務中緻人傷害的,應由該法人或組織承擔民事責任(第47集第371号案例)
馬良生故意傷害案——雇主是否應對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緻人損害行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第49集第390号案例)
張勇故意傷害案——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民事部分的訴訟時效如何計算(第53集第418号案例)
程文崗等故意傷害案——共同犯罪案件中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與部分被告人達成調解協定的如何處理(第65集第513号案例)
姚乃君等非法行醫案——對罪證不足的刑事附帶民事自訴案件可不經開庭審理直接駁回起訴(第68集第561号案例)
周凱章等人組織出賣人體器官案——在獲得被害人承諾的犯罪案件中,如何确定被告人的附帶民事賠償責任(第102集第1060号案例)
馬某某故意殺人案——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參加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若幹問題(第105集第1123号案例)
龐易渾等故意傷害案——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因部分被告人賠償而對其撤訴後,其餘被告人尚應承擔賠償責任的,應如何處理(第108集第1171号案例)
張正偉污染環境案——環境污染犯罪案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有關問題(第117集第1289号案例)
廖俊昭故意傷害案——無償提供勞務的幫勞工在幫工過程中故意傷害緻人死亡的,被幫勞工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第128集第1416号案例)
許某怡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案——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刑民責任的準确認定與銜接(第134集第1516号案例)
楊某閣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刑事附帶民事食品公益訴訟中懲罰性賠償的适用(第135、136集第1538号案例)
紀某獎生産、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認定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中懲罰性賠償的适用(第135、136集第1540号案例)
潘某銷售假藥案——以生理鹽水冒充 HPV疫苗行為的定性及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賠償責任的确定(第138集第1561号案例)
法院變更事實、罪名問題
趙祥忠工程重大安全事故案——人民法院可否變更起訴罪名定罪處刑(第6集第39号案例)
李伊斯麻販賣毒品案——被告人拒不認罪的如何運用證據定罪處刑(法院判決認定的罪名是否可以不同于指控的罪名,能否重于指控的罪名?)(第7集第54号案例)
姚建林票據詐騙案——票據詐騙罪是否屬于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犯罪(在審理過程中,如何處理被告人或者辯護人提出的重新鑒定申請?)(第23集第145号案例)
曹占寶強奸案——如何了解強奸“緻使被害人重傷、死亡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以及能否對此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人民法院在公訴案件審理中發現未訴事實的應如何處理?)(第30集第228号案例)
祝久平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人民法院認定事實與指控事實一緻的,能否直接将指控的輕罪名變更為重罪名(第40集第319号案例)
李冉尋釁滋事案——法院變更公訴機關指控罪名的,在程式上如何處理?(第87集第798号案例)
徐強等非法拘禁案——以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方式索回賭資的行為如何定性、公訴機關指控輕罪名,法院是否可以改變為重罪名以及一審法院将公訴機關指控的輕罪名變更為重罪名的,二審對此如何處理(第96集第946号案例)
秦電志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放火、搶劫、盜竊案——行為人短時間内實施一系列具有關聯性犯罪行為的如何認定(人民法院認定事實與公訴機關指控事實一緻的,能否改變罪名?)(第112集第1222号案例)
胡宗友、李仲達組織賣淫案——賣淫女被嫖客殺害的,能否認定為組織賣淫罪的“情節嚴重”(公訴機關指控罪名和人民法院認定罪名不一緻時,人民法院應當如何處理?)(人民法院在審理中發現新的事實的,該如何處理?)(第117集第1291号案例)
王皓集資詐騙案——公訴人當庭發表與起訴書不一緻意見的處理規則(第130集第1452号案例)
自訴案件
潘儒嶺故意傷害案——人民法院應如何處理公訴轉自訴案件(第40集第317号案例)
陳金權故意殺人案——故意殺人案件能否由人民法院作為自訴案件直接受理(第66集第523号案例)
李富盜竊案——開庭審理後發現檢察機關起訴的案件系自訴案件的應當如何處理(第68集第558号案例)
姚乃君等非法行醫案——對罪證不足的刑事附帶民事自訴案件可不經開庭審理直接駁回起訴(刑事自訴案件立案後,是否可不經開庭審理直接駁回自訴人的起訴?)(第68集第561号案例)
劉珍水侵占案——涉衆型刑事自訴案件可以進行合并審理(第69集第573号案例)
機關犯罪案件的審理
沈容煥合同詐騙案——涉外刑事案件中境外證據的審查與認定(對于應當認定為機關犯罪的案件,檢察機關隻起訴機關中責任人員的,法院應如何處理?)(第70集第578号案例)
A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走私普通貨物、物品案——法定代表人被認定為機關犯罪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不得擔任被告機關的訴訟代表人(第138集第1562号案例)
認罪認罰問題
黃來珠交通肇事案——對于涉及因素複雜、社會影響大的案件, 如何把握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适用(第127集第1403号案例)
程千發危險駕駛案——辦理醉駕案件如何依法用足用好速裁程式(第127集第1404号案例)
雒法池、雒法高等故意傷害案——民間沖突引發的案件如何适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第127集第1405号案例)
馬賀飛盜竊案——輕罪案件如何适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第127集第1406号案例)
劉正民、馬武凱故意毀壞财物案——人民法院建議調整量刑建議,公訴機關不予調整的,人民法院應及時依法作出判決(第127集第1407号案例)
段紅安妨害公務案——如何準确了解和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關于适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第45條的規定(第127集第1408号案例)
蘇桂花開設賭場案——如何審查認罪認罰案件量刑建議以及二審法院如何處理檢察機關因一審法院未建議調整量刑建議而提出的抗訴(第127集第1409号案例)
于國民拒不執行判決案——如何把握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适用條件(第127集第1410号案例)
張永利出售出入境證件案——案件的證明标準不因被告人認罪認罰而降低(第127集第1411号案例)
楊灏然販賣毒品案——認罪認罰案件被告人以量刑過重為由提起上訴是否影響對原認罪認罰情節的認定(第127集第1412号案例)
吳春蘭、魯長學容留賣淫案——如何正确把握“早認罪優于晚認罪”的刑罰評價精神(第127集第1413号案例)
王建受賄案——如何把握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認罰”情節(第127集第1414号案例)
孫惠中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認罪認罰案件中指控罪名與審理認定罪名不一緻時的處理(第130集第1449号案例)
蔣某某過失緻人重傷案——人民法院能否主動适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第139集第1584号案例)
第二審程式相關問題
蘇豫魯挪用公款案——二審宣告無罪的案件如何适用法律(第2集第13号案例)
楊慶龍強奸、搶劫案——檢察機關在法定期限内口頭抗訴、在法定期限後提出書面抗訴的是否有效(第24集第154号案例)
李林故意殺人案——二審法院能否采納出庭支援抗訴的檢察人員超出抗訴書範圍提出的抗訴意見(第30集第222号案例)
王建輝、王小強等故意殺人、搶劫案——對共同故意殺人緻人死亡的多名主犯如何差別量刑(在二審期間,上級公訴機關提出不同于下級公訴機關的意見,法院如何處理?)(第48集第380号案例)
龔文彬等搶劫、販賣毒品案——詐騙未得逞後以暴力手段取得财物的如何定性(改變一審定罪後,對判處的刑罰畸輕,或者應當适用附加刑而沒有适用的案件,二審能否撤銷第一審判決,直接加重被告人的刑罰?)(第70集第581号案例)
孫超等搶劫、盜竊、掩飾、隐瞞犯罪所得案——抗訴期限屆滿後,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在支援抗訴時增加抗訴對象的,如何處理(第85集第765号案例)
蔔毅冰虛報注冊資本案——對委托他人代為墊資騙取公司登記的行為,如何定性?(一審量刑為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二審改判為單處罰金時,能否提高罰金金額?)(第86集第774号案例)
邱垂江強奸案——一審宣告無罪後,檢察機關提出抗訴并提供對定罪有重大影響新證據的,二審不得直接改判有罪(第90集第833号案例)
王鑫等強奸、尋釁滋事、故意傷害、搶劫案——輪奸幼女的,是否同時适用輪奸加重處罰和奸淫幼女從重處罰情節;對具有多種量刑情節的被告人應當如何規範量刑;若無抗訴,因程式違法被發回重審的,能否加重對被告人的處罰(第91集第843号案例)
謝某搶劫案——一審庭審結束後、審結前才委托辯護人參與一審訴訟的,法院是否準許以及如何确定程式問題案件發回重審的标準(第91集第845号案例)
尹斌故意殺人、強制猥亵婦女案——判處死刑的被告人在上訴期滿後申請撤回上訴的,如何處理(第95集第922号案例)
徐強等非法拘禁案——以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方式索回賭資的行為如何定性、公訴機關指控輕罪名,法院是否可以改變為重罪名以及一審法院将公訴機關指控的輕罪名變更為重罪名的,二審對此如何處理(第96集第946号案例)
紮西傑參等故意殺人、非法持有槍支、包庇案——上訴人在二審期間脫逃,僅有原審被告人在案的,應當如何處理(第99集第1004号案例)
李某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案——一審判處被告人死緩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僅有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出上訴的情形,對刑事部分應當适用何種程式審理(第100集第1023号案例)
鐘兆桂、伍斯雲等故意傷害案——原判因錯誤認定被告人具有自首或者立功情節而減輕處罰的,重審糾正後能否據此加重被告人的刑罰(第100集第1025号案例)
趙明A錢、挪用公款案——對采取虛列支出手段實施平賬行為的認定及上訴不加刑原則在數罪并罰中的了解與适用(第103集第1088号案例)
曾某平等販賣、運輸毒品案——在上訴案件中,對于公訴機關指控但一審沒有認定的犯罪事實,二審能否審理并予以認定(第105集第1131号案例)
費明強、何剛搶劫案——二審将原判數罪改為一罪并加重該罪的量刑,但未改變原判數罪決定執行的刑罰,是否違背上訴不加刑原則(第114集第1263号案例)
胡宗友、李仲達組織賣淫案——賣淫女被嫖客殺害的,能否認定為組織賣淫罪的“情節嚴重”(二審法院對一審判決未認定的加重量刑情節,該如何處理?)(第117集第1291号案例)
李群受賄案——接受他人裝修房屋長期未付款,也未有付款表示的行為能否認定為受賄行為(被告人一審認罪獲得輕判,二審又翻供的,如何處理?)(第122集第1352号案例)
死刑複核程式
苗振經搶劫案——被告人在被執行死刑前交代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其夥同他人共同犯罪事實的應如何處理(第30集第230号案例)
範昌平搶劫、盜竊案——死刑緩期執行期間發現漏罪被判決後仍決定執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是否需要重新核準(第51集第402号案例)
呂升藝故意殺人案——最高法院複核認為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量刑适當,但定罪不準的,可以直接改判罪名并核準死刑(第58集第458号案例)
王春紅、徐滿等搶劫案——死刑複核程式中發現二審法院剝奪被告人上訴權的,如何處理(第114集第1262号案例)
張某文搶劫、搶奪案——死刑複核程式中發現一審、二審對被告人身份、是否構成累犯等事實認定錯誤的,應如何處理(第122集第1340号案例)
審判監督程式
朱某、盧某假冒注冊商标案——對符合法定條件的被告人适用緩刑不能成為再審的理由(提起審判監督程式應當具備哪些條件?)(第9集第65号案例)
王秀敏故意殺人案——共同犯罪人先後歸案後被分案起訴,法院能否并案審理(按審判監督程式改判被告人王秀敏死刑是否違反再審不加刑原則?)(第122集第1338号案例)
執行
吳孔成盜竊案——保外就醫期間重新犯罪的如何計算前罪未執行的刑罰(第62集第493号案例)
吳秀龍等販賣毒品案——對身患重病但因不符合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看守所或者監獄拒絕收監的,法院如何處理(第87集第799号案例)
沙學民容留他人吸毒案——在暫予監外執行期間犯新罪被抓獲,應如何計算前罪餘刑(第103集第1085号案例)
潘光榮、賴銘有搶劫案——保外就醫期限屆滿後未歸監又重新犯罪的應如何計算餘刑(第105集第1127号案例)
陳春蓮販賣毒品案——先前被羁押行為與最終定罪行為并非同一行為時,羁押日期可否折抵刑期(第115集第1280号案例)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的沒收程式
沒收姚升違法所得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情形下,沒收違法所得案件的審判程式、相關法律文書的制作方式及文書中的稱謂(第97集第975号案例)
任潤厚受賄、A錢、巨額财産來源不明違法所得沒收申請案——關于沒收程式具體操作規範和裁判要點解析(第112集第1235号案例)
張正欣A錢違法所得沒收案——對外逃後死亡的犯罪嫌疑人适用違法所得沒收程式的相關法律問題(第131集第1468号案例)
于立群受賄違法所得沒收案——審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型違法所得沒收申請案件應當注意的問題(第131集第1469号案例)
劉某某受賄違法所得沒收案——違法所得沒收案件的立案審查規則(第131集第1470号案例)
徐進A錢、受賄違法所得沒收申請案——違法所得沒收程式利害關系人參加訴訟相關問題的處理(第131集第1471号案例)
黃豔蘭A錢違法所得沒收案——違法所得沒收程式中利害關系人的認定及其合法權益的界定(第131集第1472号案例)
吳為兵受賄違法所得沒收案——違法所得的認定和沒收原則(第131集第1473号案例)
白靜A錢違法所得沒收案——如何把握違法所得沒收案件的證明标準(第131集第1474号案例)
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的強制醫療程式
朱某被強制醫療案——如何了解和适用強制醫療的條件(第93集第886号案例)
宋某被強制醫療案——如何認定被申請人具有“繼續危害社會的可能”以及如何處理被申請人親屬提出的自行治療、看管的申請(第93集第887号案例)
榮某被強制醫療案——如何了解和掌握強制醫療的實質性條件(第93集第888号案例)
高康球被強制醫療案——強制醫療決定程式、機制的改進與完善(第93集第889号案例)
馬豔雷強制醫療案——如何把握精神病人強制醫療的具體條件(第97集第974号案例)
其他問題
秦學榮搶劫、流氓、詐騙、侵占案——被告人在審理期間死亡的,刑事責任、違法所得、民事責任應如何處理(第6集第44号案例)
袁闵鋼、包華敏騙取出境證件案——具有中國國籍同時又持有外國護照的被告人的國籍如何認定(第9集第69号案例)
馬爾丹·米歇爾涉嫌強奸引渡案——引渡案件如何進行司法審查(第30集第227号案例)
王文勇、陳清運輸毒品案——偵查人員出庭作證的範圍和程式(第81集第721号案例)
戶猛搶劫案——如何正确了解和适用按被告人自報身份審判的條件(第102集第1064号案例)
黃靜詐騙案——司法實務中如何把握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第108集第1176号案例)
李征琴故意傷害案——輕微家庭暴力犯罪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的程式選擇權如何适用(第109集第1190号案例)
沈超故意殺人、搶劫案——前罪符合犯罪記錄封存條件,在假釋考驗期限内犯新罪應如何處理(第120集第1300号案例)
張正詐騙案——疫情防控期間适用速裁程式實行遠端視訊“無接觸”式開庭應當注意的問題(第121集第1323号案例)
王秀敏故意殺人案——共同犯罪人先後歸案後被分案起訴,法院能否并案審理(第122集第1338号案例)
王偉男詐騙案——庭前會議的示證不能代替庭審的舉證、質證和認證(第128集第1422号案例)
白相俊引渡案——如何适用引渡拘留強制措施(第131集第1475号案例)
現将工作成果共享給各位讀者,請大家自行前往百度網盤下載下傳
連結:
https://pan.baidu.com/s/1ni4rGtjuuWjhXqMYVkbdsg 提取碼:SQ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