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哈爾濱市阿城區松峰山鎮大力發展食用菌産業,其中花菇成為松峰山鎮撬動鄉村振興的新支點。黑龍江山河國菇菌業有限公司擁有成熟的花菇種植經驗,具備“南菇北移”的生物菌種研發技術和育種技術專利,成功培育出适合我省氣候條件的花菇品類,形成了制棒栽培、分選、烘幹、包裝、冷藏、銷售“一條龍”的産業發展模式。
日前,記者走進黑龍江山河國菇菌業有限公司的育菌棚,一袋袋花菇菌棒層層疊疊、整齊地擺放,散發着淡淡的菌香。經過幾個月的培育,菌棒已迎來收獲期,第一茬花菇已上市,變成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據從業人員介紹,花菇采摘後,就被送到冷庫進行打冷,然後挑選精品菇進行裝箱,再發往上海等地,剩餘的花菇進行烘幹,日烘幹花菇1萬斤左右。
花菇
松峰山鎮以特色産業發展為招商引資方向,立足當地資源禀賦,因地制宜引進黑龍江山河國菇菌業有限公司,在山河村啟動總投資760萬元的花菇培育項目,并于2023年建成投用,具備年生産菌棒約500萬棒、花菇1000萬斤的能力。
黑龍江山河國菇菌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冷立彬告訴記者:“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在民間被譽為山珍,因朵大、菌蓋形成褐白相間的花紋而得名。松峰山鎮林木資源豐富,氣候溫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是花菇的天然适生地。這裡産出的花菇水分少、幹物質多,品優價高。”
據了解,花菇栽培首先需在塑膠袋中填充木屑、稻殼等原料,加工成菌棒,再将菌棒進行高溫滅菌、冷卻、接菌等,運送至育菌棚培養,最後發菌出菇。花菇的生長特點是怕熱不怕冷,松峰山鎮山河村的特殊氣候條件和現有林下資源适宜發展食用菌種植。
育菌棚
黑龍江山河國菇菌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範松玲說:“我們帶着技術和銷售管道來到松峰山鎮,利用這裡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實作食用菌反季節種植,填補了夏季市場的空白。基地主要以制作花菇菌棒為主,目前已建成菌棒全自動流水生産線,進一步推動花菇産業向機械化、規模化發展。今年,将繼續擴大産能,培育出更多優質花菇,讓花菇走出更大的市場,幫助當地百姓增收緻富。”
自松峰山鎮山河村花菇培育項目啟動以來,有效促進了當地居民的就業問題,生産高峰期日用工量可達200至300人。“過去,由于缺乏固定職業,農閑期間隻能外出尋找臨時工作,無法兼顧家庭。現在,作為育菌勞工,我每日可獲得100餘元收入,還不妨礙農作。”47歲的張雅英說。現在,很多村民在完成自家糧食作物種植後,便前往黑龍江山河國菇菌業有限公司工作,實作了農業勞作、家庭照顧與經濟收入的平衡,促進了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
生産工廠中的房間
“未來,我們計劃通過‘企業+集體經濟+農戶’的合作模式,持續強化和擴大集花菇菌種研發、培育、生産、營運和深加工為一體的全産業鍊項目,提升産品的附加值,擴充銷售管道,帶動當地群衆發展菌菇産業,實作合作共赢。”範松玲說。
阿城區松峰山鎮黨委書記韓巽博表示,該鎮将繼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食用菌産業發展的支援力度,逐漸形成以企帶戶、以戶促戶、戶戶共進的發展格局。
孫孟 郭陽 記者 肖勁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