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務院審議通過!全鍊條支援創新藥(附圖分析)

國務院審議通過《全鍊條支援創新藥發展實施方案》,網傳近4個月之久的征求意見稿終于落地,從審評審批、準入、使用到資本支援,尤其創新藥參照國際定價、基本醫保外支出等創新藥全鍊條支援即将成為現實,最終以正式檔案為準。

大陸創新藥研發在全球處于什麼地位呢?

本文據Citeline的最新資料(截至2024年1月2日)對大陸醫藥研發在全球的地位管窺一二。

01

全球

截至2024年1月2日,全球處于開發中的藥物總數為22825種,較上年(2023年)增加了1533個,較2001年的5995個增加了16830個,23年增加了1.8倍。

2024年的增速與過去五年的平均增速(7.14%)相近,其中I期臨床藥物數量增長最快,高達13.5%,III期臨床比較平穩。

2024年有活動管線的公司數量為6124家,較上年(2023年)增加了424家,增加了7.4%,較2021年的1198家,增加了4926家,23年增加了3倍。

國務院審議通過!全鍊條支援創新藥(附圖分析)

02

在研新藥公司數:中國第二

截至2024年1月,大陸的新藥研發企業(按研發公司總部所在國家/地區劃分)數量占全球的16%,位居全球第二,分别較去年(2023年)、前年(2022年)增加了3個和4個百分點。

美國仍居第一,2024年1月占比39%,但近年一路下滑,分别較去年(2023年)、前年(2022年)下降了4個和5個百分點。輝瑞、強生、默沙東、艾伯維、禮來、安進、百時美施貴寶、吉利德、新基以及渤健等全球制藥巨頭成就了美國在制藥創新和規模的全球霸主地位。

英法德之外的“歐洲其他區域”位居第3位,較兩年前提升了2個百分點至15%。

英、日、法、德近年占比沒變,目前分别位居第5~9位。

加拿大較上年下降了1個百分點,目前位居第6位。

國務院審議通過!全鍊條支援創新藥(附圖分析)

03

在研新藥數:中國第二

新藥研發數量中國也排第二(6098個),僅次于美國(11200個)。中國台灣以1362個排21位。

我們的鄰居南韓(3233個)、日本(2041個)分别排在第3、10位。

英國(3156個)、德國(2479個)、加拿大(2387個)、澳洲(2372個)和法國(2363個)分别位居第3~8位。英國的GSK、阿斯利康,德國的拜耳、默克、勃林格殷格翰、費森尤斯卡比等,法國的賽諾菲和施維雅等世界制藥巨頭在大陸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西班牙(2259個)、荷蘭(1850個)、意大利(1823個)分别位居第9、11、12位。

國務院審議通過!全鍊條支援創新藥(附圖分析)

04

Top25企業:中國4家、恒瑞跻身前8

截至2024年1月2日,全球研發管線藥物數>70個的企業共25家。中國有4家,恒瑞首次跻身Top10,位居第8位,有管線藥物147個,其中,自主研發138個,是全球自主研發藥物數量最多的企業。中國生物制藥、複星醫藥、石藥集團,分别位居第15、17、24位,分别有管線藥物103個、90個、73個。

全球管線藥物最多的企業依次是羅氏(218條)、輝瑞(205條)、阿斯利康(166條)、禮來(159條)、施貴寶(158條)等。

與上年(2023年)相比,Top25家企業中,有12家增長、3家持平、10家下降。其中,增速最快的前3家企業都是中國的,即中國生物制藥(+72%)、複星醫藥(+41%)和恒瑞(+39%),分别較上年(2023年)增加了43、26和41條管線。石藥集團排第11位,同比增長了7%,增加了5條管線藥物。

國外企業中,增長最快的是安斯泰來(+24%)和輝瑞(+20%),下降最快的是武田(-27%)、諾華(-19%)、施貴寶(-10%)、艾伯維(-9%)、默沙東(-4)。

國務院審議通過!全鍊條支援創新藥(附圖分析)

盡管管線數量并不代表品質,但近年大陸創新藥的發展勢頭和成效有目共睹。

随着國務院審議通過《全鍊條支援創新藥發展實施方案》,大陸創新藥将駛入高品質快速發展軌道。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