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菲國防部長特奧多羅和日本外務大臣上川陽子在菲總統小馬科斯的見證下,簽署了兩國《互惠準入協定》(簡稱RAA),按照該協定内容,日菲兩國可以互派軍隊進入對方領土進行軍事訓練或進行其他行動。
【日本與菲律賓簽署《互惠準入協定》】
在目前中菲因南海問題陷入緊張的局勢下,日方與菲方簽署此協定的目的,無非就是要加強兩國在南海對中國的“威懾”,給菲律賓撐腰。這一點日方絲毫沒有掩飾,日方官員聲稱這是日本在亞洲簽署的第一份此類協定,日本支援馬尼拉在南中國海問題上的立場;日本駐菲大使還表示,中方在南海的行為是“危險和侵略性的”,日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并且還對菲律賓所謂“和平解決南海争端”的決心表示了贊賞。
近年來,同在美國這艘“賊船”上的日本和菲律賓,關系越走越近,早在此次協定簽署之前,日本就向菲律賓提供了不少武器裝備,包括遠端預警雷達系統,2300噸的重量級巡邏艦等;而且就在幾天前,日本前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還宣稱,要和菲律賓打造“姊妹部隊”,這次日菲雙邊協定的簽署,無疑是兩國加強軍事合作的又一表現。
對于日方來說,與菲方加強軍事合作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其一,可以赢得美國信任。美國一直尋求在亞太地區建立穩固的盟友體系,以遏制中國在南海和東海的影響力,日本與菲律賓簽署RAA,顯然是在配合和強化美國的戰略布局。
通過這一協定,日本不僅能展示其對地區穩定的承諾,還能進一步鞏固與美國的盟友關系。特别是在目前國際局勢緊張的背景下,日菲加強軍事合作,有助于為美國的“印太戰略”提供更多的操作空間。
【日本為菲律賓提供遠端預警雷達系統】
其二,突破“和平憲法”限制。自二戰結束以來,日本軍事力量的擴張一直受到了“和平憲法”的極大限制,近年來日本在不斷嘗試突破這些限制,尋求更大的軍事自主權。
而日菲軍事協定的簽署為日本提供了一個合法的架構,可以在區域内展開更為廣泛的軍事活動。這不僅是對“和平憲法”的進一步松綁,更為日本全面修憲、恢複其“軍事大國”地位創造了可能:通過與菲律賓的軍事合作,日本可以在地區内頻繁進行軍事演習和部署,逐漸改變國際社會對其軍事角色的認知,為未來的憲法修改鋪平道路。
其三,該協定的簽署,可能會導緻南海局勢進一步惡化。在中菲沖突更新的情況下,中國的注意力将更多集中在南海事務上,這為日本在東海的行動提供了機會,尤其是在釣魚島問題上,如果中國因南海局勢而分身乏術,日本可能會利用這一時機,采取更具侵略性的行動,進而加劇地區緊張局勢。
但不得不提到的是,此次日菲簽署的這份雙邊軍事協定雖然看起來很唬人,但其象征意義是遠大于實際意義的,而且面對來勢洶洶的日菲,中方也并不是全無準備的,近期中方從兩個方向上對日菲展開了“反攻”:
【中俄艦隊穿越日本大隅海峽進行聯合巡演】
首先是日本方面。上合峰會結束後,中俄兩軍立馬展開了聯合巡演,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22350”級護衛艦“完美号”,與大陸052D驅逐艦“銀川号”在内的海軍艦隊在濟州島附近海域會合,之後穿過大隅海峽進入了太平洋。
這裡提到的大隅海峽位于日本九州島南部,是美國所謂“第一島鍊”的重要部分,此前為了能讓美軍航行不受阻礙,日本特意修改領海法,将大隅海峽在内的5處海峽設定為特定海域,各國船隻都可以無害通過。
換句話說,大隅海峽就是日本專門為美軍設定的進口,而此次中俄海峽特意選擇從此處經過,就相當于是貼着日本家門口轉悠,其中的警告意味顯而易見:一旦日本有任何輕舉妄動的迹象,中俄随時都會對日方發起反攻,而以日本目前的軍事實力來看,被“團滅”幾乎是不費什麼力氣的事情。
【中國與東盟各國的友好關系不斷深化】
其次是南海方面。近期中方動作頻頻,解放軍055大驅通路馬來西亞,中方海警船現身印尼,解放軍與高棉軍隊進行聯合軍演,王毅邀請泰國外長來華通路等事件都傳遞了一個明顯信号:中國與東盟等東南亞國家的外交和軍事合作正在不斷加強。
相比較之下,與中方處處對抗的菲律賓猶如雞立鶴群,基本處于被孤立的狀态,即便是有日本幫忙,也很難在東盟團結一緻的情況下攪動南海風浪。
而且中方在南海的軍事部署也是不容小觑的,055萬噸大驅、上百艘中國漁船,時刻嚴陣以待的中方海警船把南海打造成了一個“鐵桶”,一旦菲方有任何“硬碰硬”的趨勢,中方随時都會行動。
需要注意的是,近期美國将撤走部署在呂宋島的“堤豐”中程飛彈發射系統,在如此敏感的時刻,美軍選擇了“激流勇退”,擺明了就是不想直接參與南海争端,這個時候僅靠日菲這兩個“代理人”,就想攪亂大陸南海局勢,可能性顯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