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震看完中顧委名單,堅決不接受自己的職務,薄一波:你反對無效

開國上将王震,1985年被選為中顧委副主任。中顧委是1982年設立的,中央為了發揮老幹部們的經驗和智慧,同時将更多一線上司崗位提供給年富力強的同志,采取了這一創造性舉措,小平同志親自擔任中顧委主任。

85年時,王震已是77歲高齡,入圍中顧委名單是很正常的,他本人也欣然同意。然而在看初拟名單時,老将軍發現自己的名字赫然出現在“副主任”一欄裡,并且還是排名第一的副主任,王震不由得大搖其頭。他告知自己的秘書,馬上聯系中顧委負責上司,重新修改一下名單,自己不能當副主任,尤其不能當“第一副主任”。

王震看完中顧委名單,堅決不接受自己的職務,薄一波:你反對無效

為什麼王震會有這樣的反應呢?往根上說,老一輩革命家普遍具備高風亮節,不願風頭太盛,尤其武将出身的王震,性情是非常低調厚重的;另外人的年齡越大,往往就越是樸素,早已把名利置之度外。話說回來,王震自謙是一回事,那他具不具備當“第一副主任”的資格呢?

王震看完中顧委名單,堅決不接受自己的職務,薄一波:你反對無效

顯然是具備的。我軍57位開國上将裡面,王震可以說是後期地位最高的,擔任過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并且在1988年還被選為共和國副主席,這是後話了。職務隻是一方面,要看那些年的實際動作和貢獻。在粉碎相關集團過程中,王震雖不是華主席、葉帥、汪東興那樣的直接組織者,卻也發揮了不小的串聯作用。1976年後,王震在軍隊出身的主要上司人中,排名是很往前的,地位與他相當的隻有陳錫聯上将,但陳錫聯1980年辭去了上司職務。

換句話說,王震完全可以擔任中顧委第一副主任。當王震的訴求反映到副主任薄一波那裡時,薄老直接給否了,仍然維持初拟名單,把王震的名字排在自己前面。後來王震親自找到了薄一波,堅持要求把自己往後放。王震說:七大時你就已經是中央委員,八大進了政治局。我到八大才選上中央委員,比你晚了十幾年,現在怎麼能把我排在前面呢?這不行,我堅決反對。

王震看完中顧委名單,堅決不接受自己的職務,薄一波:你反對無效

薄一波笑道:你“反對無效”,我是中顧委常務副主任,提名的事就這樣定下了。薄一波确實是常務副主任。早在1982年中顧委剛成立時,薄一波在4個副主任中排名第一,主持機構的日常工作。小平同志黨政軍事務繁忙,中顧委主要靠薄一波負責。按照中顧委的規定,常務副主任有提名幹部的權力,此時薄一波權限比王震要大,是以他才半開玩笑地說王震“反對無效”。聽老友講出這句話時,王震也忍不住搖着頭笑了,已經說到這個份上,隻能服從組織安排。

其實薄一波考慮問題,是從全局出發的,并非互相謙讓,王震也深知這一點。隻論早期的黨内資曆,薄一波可能是比王震略勝一籌,但按照戰争年代的貢獻、軍功,像王震這樣的一代名将,非常有說服力。畢竟中顧委的大部分成員,早年都有軍隊背景,開國将軍更是不在少數,從各大軍區退下來。是以王震擔任這個第一副主任,從各方面看都很妥當。

王震看完中顧委名單,堅決不接受自己的職務,薄一波:你反對無效

嚴格意義上,中顧委一共有兩屆,82年一屆、87年一屆。但1985年比較特殊,這一年之是以要增補王震等人,主要是因為許多同志年齡越來越大,難以繼續承擔工作任務,退出了中顧委,另有一部分老幹部先後離世;為支撐起中顧委的基本架構,保持組織的正常運轉,1985年新選入了56人,其中以王震同志為首。

王震看完中顧委名單,堅決不接受自己的職務,薄一波:你反對無效

1988年,王震更是被選為共和國副主席。老将軍于1993年患病辭世,薄一波心情非常沉痛。機關媒體請薄老寫一篇悼念王震的文章,篇幅在3000字左右為宜。薄一波對這個字數限制感到不滿意,他讓秘書告知報社負責人:王震同志一生的經曆和貢獻,是三千字能概括的嗎?既然悼念文章要寫,就要把他的精神和事迹都寫出來。後來薄一波提供的初稿,竟超過了13000字,報社的要求不過是薄老文章的零頭。這既展現了王震将軍的卓越貢獻,也可以看出老戰友之間的深情厚誼。

王震看完中顧委名單,堅決不接受自己的職務,薄一波:你反對無效

“史源曆史專欄”由中國近現代史作家營運,專注于黨史、軍史、戰史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曆史全貌,帶來精彩曆史細節。歡迎關注@史源曆史專欄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全網同步,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