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7日)淩晨5點左右,
東湖綠道三期淩波門棧道上
突然傳來呼救聲:
“快來救人,有人落水了!”
一場衆人接力的緊急救援
開始了。
大武漢用戶端網友
@李玉竹在現場目擊了全過程。
▼
大 武 漢 一 日
今
日
故
事
淩波門生命接力
這場淩波門日出,看得我是“驚心動魄”!
今天(7日),我和朋友一行六七人相約淩波門看日出。在清晨4點30分到5點之間,我們坐在棧道上等日出,突然看到前面有2人落水,随之傳來一陣陣喊聲,“有人落水了!”
視訊加載中...
我和朋友走近看到,隻見落水的2名男性,偏瘦的一人很快被救,另一人則被湖水淹沒。“咚咚咚……”隻見六七位熱心市民接連跳水下去救人。我們焦急地看着現場的情況,朋友馬骧在旁邊跟我說:“我不會遊泳,但機關前不久組織了急救教育訓練,應急救援方面的知識我學了,我可以去幫忙做心肺複蘇。”
5點15分左右,第二名落水者被救了上來。熱心市民包括馬骧輪番上陣,給當時不省人事的落水者做心肺複蘇、人工呼吸。旁邊的市民也沒閑着,有人大喊:“快打120!”“打了打了!”“有沒有AED?找找附近有沒有AED。”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盡力挽救生命。
120的鳴笛聲由遠及近傳來,隻見幾個小夥子推着擔架飛奔而來,還有市民怕棧道擁堵耽誤救援時間,大喊:“讓開讓開,大家都讓開。”直到看着落水者被120急救人員用擔架擡走,我們心裡的一塊石頭才落了地。後來,馬骧跟我們說,落水者因為喉腔和鼻腔有異物,是以當時呼吸很弱。排出異物後,肚子漸漸就有了起伏。等擡上擔架時,落水者已經逐漸有了呼吸和脈搏。他還告訴我們,一同參與心肺複蘇的還有一位護士。
過了不久,我們如願看到了日出,但經曆過這場“驚心動魄”的生命接力之後,我們感受更強烈的不是眼前的美景,而是對大自然的敬畏、對救人市民的敬佩。夏日親水雖然解暑,但請謹記:安全第一!
原來,
網友所說的
熱心市民、小夥子、護士
是他們。
▼
2人先後溺水
他們都沖了上去
聽到叫喊聲時,
武漢市财貿學校的
蘇熙智和同學陳子雄
正在拍攝日出。
他們趕緊跑了過去,
看到2個人影
正在水中掙紮,
明顯都不會遊泳。
大家合力托舉溺水男子。來源:極目新聞
蘇熙智趕到時,
已有四五名市民
跳入水中,
托舉起一名落水者。
恰好在淩波門觀賞日出的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
感染科護士管若妍
聽到呼救聲後,
也和2名同伴急忙趕來。
管若妍說:
“我的這2名同伴
剛好是遊泳教練,
他們也立即跳入水中一起救人。”
幾名正在遊泳的市民
也迅速遊了過來,
潛入水中,
大概3分鐘,
第二名落水男子被救了上來,
但已經失去了意識,
情況危急。
看到這一幕,
武漢市财貿學校
學生吳思琪
趕緊撥打了120電話。
管若妍立即對男子
進行了初步檢查,
發現男子喝過酒,
嘴唇發紫,
沒有自主呼吸,
脈搏微弱,
處于極度缺氧狀态。
時間就是生命,
管若妍馬上開始
為男子胸外按壓,
按壓一會兒後,
同伴接力給男子做人工呼吸。
衆人接過擔架
在狹窄棧橋上一路飛奔
10分鐘後,
救護車來了,
但是在離事發地點
約200米的地方堵住了,
無法前行。
蘇熙智和陳子雄
立刻跑過去幫忙疏散人群。
急救人員也推着擔架
往淩波門跑,
但路上有幾級台階,
需要把擔架擡起來。
蘇熙智、陳子雄
和一位熱心市民
立刻把擔架接了過來,
一路飛奔推到落水者旁邊。
蘇熙智說:
“棧道很窄,
我們3個推着擔架,
棧道就站不下人了。
但是當時隻想着往前沖,
早一分鐘就多一分希望。
那位和我們一起
推擔架的男生還是光着腳跑的。”
看到落水者被擡上擔架,
送上救護車,
參與救援的人都松了口氣。
管若妍說:
“救死扶傷是護士的職責所在,
我隻是盡了自己的本分。”
記者從醫院獲悉,
被熱心市民救起的男子,
目前正接受進一步救治。
管若妍提醒,
發現有人溺水要這樣做。
▼
- 在發現有人溺水時,應迅速呼叫周圍人幫忙并撥打120或通知專業救援人員。
- 溺水者營救上岸後,要立即清理其口鼻中的泥沙和水草,保持氣道暢通。
- 大多數溺水者吸入的水并不多,并且會迅速進入血液循環,是以無需過厘清除氣道中的水。
- 對于心跳呼吸停止的溺水者,應立即進行心肺複蘇,包括開放氣道、清除口鼻内異物、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髒按壓。進行人工呼吸時,要注意避免頸部屈曲,以防止可能的脊髓損傷。
學生、護士、
遊泳教練、熱心市民
……
在這場緊急救援中,
大家毫不猶豫沖鋒在前,
為搶救生命争取寶貴時間,
你們都是好樣的!
來源:微信公衆号“長江日報”
作者:王恺凝
編輯:鄧汝濛
【聲明:本号為宣傳傳媒領域融合創新的理論與實踐平台,屬官方公益賬号,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其它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更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