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志寬:衣品鄧麗君

中文導報 麗君苑

作者:楊志寬

我心中的鄧麗君小姐不但歌聲随年齡走,衣着品味也與時俱進且風格鮮明。研究鄧小姐美學,歌唱是重中之重,衣着服飾我一直不太敢碰。雖擔心分析不好,但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在台灣我有一位愛麗森姐姐,她在1995年鄧小姐離世後受到五哥鄧長禧先生邀請,進入鄧麗君文教基金會工作兩三年,在地下室專心整理分類歸檔了鄧小姐生前各種服飾、照片、音像等遺物,等于是自修了一所鄧麗君短期大學。今早向她彙報想寫一篇研究鄧小姐服飾的文章,下午兩點半她發來一個供我參考的訊息:1981年十五周年演唱會,她的衣着腰圍才23英寸!等于是58.42 厘米。鄧小姐身高164厘米,當年異常勞碌的她體重隻有47公斤。

楊志寬:衣品鄧麗君

對于各地華人而言,鄧小姐最廣為流傳的影像當屬她涉足歌壇十五周年的十億掌聲演唱會。直至今日幾乎每場紀念演唱會都有歌手複制她的某件演出服,追求原音重制。遺憾的是無論歌唱實力情感宣洩,還是台風舞步氣質修養,後來者都很難達到她的高度。正所謂:學我者勝,仿我者死!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楊志寬:衣品鄧麗君

鄧小姐非凡人也,作為頂尖歌者,她的服飾自然分為舞台和生活兩方面。她的大多數服裝幾乎都得體,符合她身份。感覺她最愛法國服裝,意大利長裙和中國旗袍也喜歡,能巧妙地把舞台服裝和生活服裝互相融合。

鄧小姐是嬰兒肥可愛容顔,如果單獨上鏡錄影比較吃虧,身旁有人陪襯會公平。這一點她沒必要一次次向人解釋,反其道而行之她擅于自嘲幽默調侃。看過十億掌聲演唱會影像的人們會豔羨鄧小姐修長筆直的雙腿。她曾親口說過自己出道早,經曆了三個迷你裙時代。到了一定年紀就不輕易暴露膝關節和肘關節,她懂得揚長避短。如果是嬰兒小朋友肉肉可愛的膝蓋不難看,但四五十歲以後誰敢保證自己膝蓋不是褶皺覆寫着骨頭?她很清醒。

楊志寬:衣品鄧麗君

法國設計師可可香奈兒小姐生前說過:時尚稍縱即逝,風格與世長存。她也一再強調整體裝束概念,更是總結了經典服裝三要素:舒适,簡約和奢華。她的設計是為了解放女性身體,追求自由享受生活。她設計的服裝基本不收腰,不露膝和肘關節;也幾乎不考慮細高跟鞋,而是選擇平底或半高跟雙色鞋。

鄧小姐作為歌唱家,考慮到舞台效果也曾多次健身瘦身讓身體适應某些華麗收腰舞台服裝。大多時候她還是做到了身體是衣服的主人而非奴隸,尤其1987年左右開始,她萌生半隐退想法,想把機會讓給歌壇後輩,盡可能少抛頭露面而是要做專注錄音的唱片歌手。如此她更加看重釋放自己,私生活裡的服飾更加舒适簡約奢華。奢華的對立面不是貧窮而是惡俗,鄧小姐的衣着搭配有品位有想法。

言歸正傳我來分析她的一些經典衣着搭配吧。

楊志寬:衣品鄧麗君

鄧小姐擅于運用披肩。十億掌聲演唱會開場歌曲《漫步人生路》時,那如浮雲似白雪的服飾把她映襯得宛若仙子,巨大蓬松雪白的披肩呈現了永不過時的舞台效果。我認定她一定深悟黑白兩色是永恒經典,可以包容其他色彩。類似風格的還有1989年初她在香港亞視煙火照萬家的舞台服飾,那是黑亮上衣配黑裙搭上雪貂白披肩,也是氣質超然。仍可歸類的還有1991年底第三次榮登日本紅白歌會,紅色旗袍配雪白披肩。此外還有1993年在台灣華視的衣着也借助了披肩的優勢,她當時是内穿濃粉色襯衣外穿濃粉色香奈兒套裝,腳下是濃粉色皮鞋,斜挎濃粉色小包,重點搭配的就是既可護膝也可護背的豹紋披肩毛毯,兼具觀賞和實用價值。榮獲華視之友的金牌也機緣巧合地适合這套服飾。她能把旗袍穿出超脫一般女性的高雅知性氣質。她聰慧,懂得揚長避短,衣着服飾随年齡走。年輕身材極好時穿露肩無袖旗袍居多,身體不适的後期就選擇長袖旗袍外搭各種披肩。

楊志寬:衣品鄧麗君

鄧小姐擅于運用珍珠。她使用珍珠最大的特點也是得體。從十幾歲開始各個時期的登台演唱及私生活裡常有珍珠項鍊耳環相配,年輕時還曾在連衣長裙外腰纏珍珠腰帶。她對珍珠的運用達到巅峰是她推出日文新單曲《與悲傷共舞》那年。這時她正低調與法國男友陷入戀情,得到愛情滋潤的她減少了之前的時代傷痛,巴黎生活更令她提升衣着品味。1991年7月到日本宣傳這首歌,差不多在她一生所有演唱影像中,我最愛這年7月6日在日本電視台的演唱。當時她身穿淡綠色露肩低胸遮膝禮服,舞台背景是夏日黃昏或初秋光影,過耳蓬松的秀發,最關鍵就是那四五環珍珠項鍊,把她襯托得純潔感性。她無以言表的美就展現在這幾分鐘裡,迄今為止我看了幾百次?設計師香奈兒小姐曾表态過,如果隻可選擇一種配飾,她選擇珍珠項鍊。她調侃過珍珠項鍊如果隻是一條短的,那像講故事的老奶奶;如果隻是一條極長的,那是進階陪酒女;最正确的就是多條珍珠項鍊混搭,最好長短粗細揮灑自如,不拘謹。鄧小姐對珍珠項鍊的運用不狂野,有她不卑不亢進退有度的沉着。戴珍珠的她令人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焉,正如《愛蓮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鄧小姐擅于運用休閑西裝,她有很多件兩個扣子的寬松西裝外套,她懂得這是永不過時的經典。她會配上各種漂亮的胸針,下面配遮膝短裙或過膝長裙都可做到舒适簡約奢華且自由。縱觀她一生華服,年複一年選服裝和配飾為舞台的她自然積累了經驗,精準了眼光。她對粉色,豹紋,珍珠,翡翠,亮色耳環,胸針,手套的運用爐火純青。鄧小姐很看重整體裝束概念,懂得頭腳的遙相呼應。

最後說一下鄧小姐的最大特色:撞色!後期她大膽穿着粉色,據說是有風水師說粉色是她的幸運色。

鄧小姐的衣着品味我很敬仰,尤其是放到當時大時代背景下,看同時代的世界各地有多少将就湊活對付,而她一生看過太多美景,吃過太多美食,穿過太多美衣,真的值了!她無論歌唱還是衣着後期都達到了少即是多的至高境界。後期她走進菜市場伫立水果攤,也自有慈悲柔善于眼角眉梢。她收起了珠寶鑽石,衣着樸素,出門隻擦口紅,放棄精細化妝。外出散步或餐廳就餐,常常那麼随意自然地一朵鮮花插鬓角,僅此而已已是無招勝有招。我不僅感謝她留下海量的好歌曲,也感謝她一生42年呈現的衣着飾品視覺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