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烏克蘭戰争打到了第862天。
沉寂了近兩周的俄軍,為了給五天後的北約美國峰會獻禮,開始在烏克蘭上千公裡戰線上的多個戰場發動了兇猛的進攻:
在北部哈爾科夫戰場,俄軍通過小股地面部隊的襲擾,經過大約一周的戰鬥之後,基本上攻占了哈爾科夫西北部俄烏邊境上的“哥薩克百夫長”村。由于此地距離俄烏兩軍激戰的利普岑及沃爾昌斯克都很遠,是以,俄軍此舉應當是在拉長戰線,以求牽制烏軍預備隊之際,也是在防止烏軍在此地集結後對俄羅斯本土形成威脅。畢竟,将戰火燒到俄羅斯本土,一直是烏軍希望做到、并曾試過一次的事情。
在中部頓巴斯決戰場康斯坦丁諾夫卡方向,烏克蘭方面正式承認:俄軍攻占了恰索夫亞爾市東部的運河區。衆所周知,現代化的防禦體系基本上是環環相扣的,如果其中有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整個防禦體系基本上就面臨了崩潰的威脅。
此外,俄軍在攻占運河區的過程,完全是不計戰損的玩命模式,兇猛進攻之際,基本上是将所有的城市高層建築摧毀夷為平地了。這種打法,對于烏軍防禦部隊的心理震懾力是相當大的。是以,現在就連烏克蘭的媒體也都認為,恰索夫亞爾的丢失,已基本上是闆上釘釘之事。
于是,位于恰索夫亞爾西部僅十公裡距離的康斯坦丁諾夫卡市,就成了俄軍下一步的攻擊對象:作為烏東地區重要的補給基地,康斯坦丁諾夫卡市距離烏軍前指所在地斯拉維揚斯克-克拉馬托爾斯克城市群僅20公裡。除了恰索夫亞爾,烏軍在康斯坦丁諾夫卡東南部的托列茨克市,形勢也不是很妙:7月4日,俄軍繼續在托列茨克市南部的紐約鎮推進,攻占了當地的制高點彼得羅夫山,進而将地勢本來就低的紐約鎮置于了更加易攻難守的地步。
在中部頓巴斯戰場,俄羅斯三路大軍進攻的波克羅夫斯克方向,依托阿夫傑耶夫卡,沿公路線從奧切列季諾鎮向西進攻的俄軍,已經攻占了索科爾村及沃斯霍德村,直接對烏軍重兵布防的進步村造成了威脅。
面對俄軍再次兇狠起來的攻勢,與之師出同門的烏軍當然明白,反攻才是最好的防禦。是以,為了迅速組織起心心念念的夏季大反攻,澤連斯基總統甚至不惜暴露了一個軍事秘密:7月4日,澤連斯基總統公開表示 烏軍現已經新組了14個旅的預備隊,但這些旅卻沒有武器裝備,因為北約答應的軍援供應的太遲了。
烏軍滿編旅通常為5000人,但現在的旅卻基本上隻有3000人左右。這裡需要說一句,烏軍的新旅之是以不滿編,一則是因為很多旅都打殘了,新兵太少,補充不到位;二則是因為重型裝備戰損較多,來不及補充,有些原計劃新組的機械化旅,直接被改成了步兵旅。還有一點,各旅的編制少些,新拉來的壯丁就可以多組幾個旅。這樣,投入到各個戰場上的部隊番号就多了起來,這對于苦盼援兵的前線烏軍而言,還是有一些正面的心理暗示的。
澤連斯基提到的十四個旅,應當也是不滿編的。是以,其兵力最多也就5萬人。将這些兵力,投入到上千公裡的戰線上發動反擊,攻擊對象還是擁有70萬兵力的俄軍。應當可以想象,那是不會有什麼反擊效果的。是以,澤連斯基總統之是以明确自己新預備隊的數量,顯然是在催促北約在美國峰會上加大對烏軍援的力度:你們不是希望烏克蘭戰鬥到最後一人嗎?烏克蘭現在不僅還有百萬雄兵可以動員,而且,現在已經新動員了14萬人的部隊。但現在他們沒有裝備。是以,北約,不僅要迅速将答應過的武器裝備送到烏克蘭,而且,像F-16 戰機這種讨論之中要援助的重型裝備,也該迅速到位了。
當然,就算北約讓自己的軍工企業拼了老命,加快了軍援烏克蘭的速度,但就算是澤連斯基總統本人,也非常清楚,那些軍援的裝備,其中包括F-16戰機,畢竟是以老舊武器為主。烏軍要想借之戰勝數倍于自己、手中還有大殺器可用的俄軍,基本上就是妄想。
是以,在俄軍正面戰場推進順利、莫斯科在國際外交舞台高歌猛進、華盛頓卻被中東戰事及國内黨争搞得狼狽不堪之際,澤連斯基也開始公開談論自己的退路了,而且,直接就将之與烏克蘭的“隔河而治”聯系了起來。
7月4日,澤連斯基總統明确表示:無論是南北北韓模式,還是東西德模式,基輔都要首先了解,誰提出的這個意見,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然後,就要聽取所有人的意見,首先是烏克蘭人民的意見。
要知道,此前的一項最新民意調查顯示,45% 的烏克蘭人同意為加入北約和歐盟而損失領土。而澤連斯基總統現在這樣說,顯然是想以東西德分裂的模式,加入北約了。畢竟,基輔現在的高官們,隻有在烏克蘭,哪怕是半個烏克蘭加入了北約的情況下,才是安全的。
然而,歐洲的專家們早就公開表示過,北約越是接近于承諾烏克蘭将在戰争結束後加入北約,俄羅斯就越有動力繼續發動戰争。是以,隻要俄軍還沒有打到斯拉維揚斯克城下,烏克蘭戰争就看不到談判的曙光,隻要俄軍還沒有打到第聶伯河畔,烏克蘭戰争就不會有真正的談判出現。
所有各方,都在以拖待變。但這種消極的等待,卻會讓數以萬計的烏克蘭士兵和俄羅斯士兵,付出生命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