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影響最大的家族,自然是琅琊諸葛氏,沒有之一。
諸葛亮為蜀相,“政由諸葛,祭則寡人”,掌握了蜀國的軍政大權。
諸葛瑾、諸葛恪父子為吳臣,同樣常年身居高位,諸葛恪後來還擔起托孤重任,一度掌握了吳國的軍政大權。
諸葛誕為魏臣,也曾坐鎮一方,并成為司馬家代魏最後一個強勁對手!
曾經掌控吳、蜀兩個國家的軍政大權,又對魏國政局起到舉足輕重作用,琅琊諸葛氏,确實是三國時期影響最大的家族!
然而,事實上,琅琊諸葛氏原本并不是特别大的名門望族呀!
他們為何能在看重出身的三國時期,成為影響最大的家族呢?
琅琊諸葛氏
對于琅琊諸葛氏的起源,說法不一。
不過,在諸葛亮、諸葛瑾的時代,最流行的說法,無疑是東漢人應邵在《風俗通.姓氏》中所介紹的說法。
當年,陳勝吳廣起義時,一個叫葛嬰的将領在不知道陳勝要稱王的情況下擁立了一個楚王。後來,葛嬰得知陳勝稱了王,就殺掉了自己所立的楚王向陳勝謝罪,但陳勝到底還是把葛嬰殺了!
後來,漢文帝追憶葛嬰反秦之功,錄封葛嬰的子孫諸縣侯,由此就有了諸葛氏。
值得注意的是:應邵是何進、袁紹時期的人物,距離諸葛亮們的時代非常接近,而且在當時算是學術權威!
是以,對諸葛亮、諸葛瑾們來說,諸葛氏乃葛嬰之後,是當時的“權威說法”。
這個起源,自然隻能算是一般了。
而在諸葛亮們的時代以前,諸葛家隻出過一個名人,那就是西漢元帝時的諸葛豐。
這個諸葛豐一度做到了司隸校尉,但因為直言不諱,後來受貶,直到最後被罷官,老死于家中。
此後,諸葛家就沒有出過什麼名人了。
是以,琅琊諸葛氏,在當時遠遠談不上是什麼名門望族。
一般認為:兩漢時的琅琊諸葛氏,是一個地方上有一定勢力的家族,是一個介于寒門與豪門之間的存在。
既然如此,他們又是怎麼在三國時期成為影響最大的家族的呢?
解鎖“名士”技能
琅琊諸葛氏,确實不是名門望族,但也絕不是“白丁”。
漢末三國時期,雖然家族名望已經重要起來了,但也不是如同後來一般“唯門第論”。
在漢末,即便你家族名望稍差一點,但是,如果你能成為“名士”,那也可以混到上流社會圈子裡。
而成為“名士”,最主要的途徑是在學術上有造詣,能夠“談笑有鴻儒”,就能引人注目,跟上流社會有共同話題,混到“圈子”裡去。
琅琊諸葛氏雖然仕途長期不順,但學術家風看起來還是很不錯的。
當年,諸葛豐就以《公羊》學聞名于世。
諸葛瑾少年時在洛陽,就治《毛詩》、《尚書》、《左氏春秋》,也有着紮實的學術根基。
至于諸葛亮先生,不但對《周易》、《尚書》、《公羊春秋》等經典如數家珍,還撰有《論前漢事》等著作多種。
後來,諸葛誕的孫子諸葛恢、諸葛緒的兒子諸葛弘,南朝劉宋的諸葛勖等人,都滿腹才學。
可以說,諸葛氏家族的學術傳統是一直長期線上的。
而有了這個,其實也就是解鎖了“名士”這個“特技”,很容易引起關注,進而混到更高的圈子裡去!
說句題外話:學術上有造詣,在今天依然是“躍遷”的重要途徑。
今天許多朋友認為“讀書無用”,多是說大學畢業也依然混得很掙紮。
其實,主要原因還是:擴招這麼多年以後,大學什麼的都爛大街了。那當然是畢業以後該考公考公,該跑業務跑業務了!
您要真特别有學問,在某些學科有令人信服的表現,還是可以混出頭的。
魅力值:家族地位提升
或許是諸葛家的家風傳承,諸葛家的人都還是很有魅力的。
諸葛亮是跟着叔叔諸葛玄來到荊州的。
這個諸葛玄,曾被袁術看中,任命為豫章太守。
大家都知道,這個袁術狂妄自大,偏偏對諸葛玄另眼相看,可見諸葛玄是有魅力的。
諸葛玄在豫章太守的位置上不堪一擊,被趕了出來,前往投劉表。
到了荊州,諸葛玄的兩個侄女(諸葛亮的姐姐)有分别嫁給了豪族蒯氏和龐氏!
要不然,你以為諸葛亮在隆中耕讀,就能得到劉備“三顧”?
諸葛亮的魅力,咱們就更不必多贅述了,略過吧!
諸葛瑾跑到江東避難,很快就跟魯肅一起被孫權引為座上賓,并被孫權認為是朋友!
諸葛誕更加神奇,不但和夏侯玄等“浮華派”稱兄道弟混到一起,還和河内司馬家混成了姻親!
要知道,就出身來說,琅琊諸葛氏跟河内司馬家差距是非常大的,這絕不是門當戶對呀!諸葛誕的魅力可想而知了!
而且,最後諸葛誕兵敗之時。許多死士在認慫就可以免死的情況下,甘心為諸葛公而死,一個接着一個從容受戮,也足見諸葛誕的魅力!
總之,諸葛家的幾個名人,才能有高有低,但學問高+魅力大,是他們的共性!
威脅小,機會多
同時,正因為琅琊諸葛氏的地位不是那麼高、勢力不是那麼強,是以,他們的威脅也相對比較小。
尤其是諸葛亮和諸葛瑾兄弟,他們離開了故土,在外面“飄”着。
是以,諸葛亮、諸葛瑾,他們能夠和大族們聊到一塊去,能夠協調大族們之間紛繁複雜的關系,但同時,他們自身的家族實力卻比較有限,不足以威脅主公。
比如諸葛亮。
在劉備集團,諸葛亮被認為是“荊州派”的領袖。
實際上,諸葛亮家族根基并不在荊州,諸葛亮在荊州也是一個“外地人”。
劉備既可以讓諸葛亮處理益州派、荊州派等複雜勢力的關系,同時,也不必過于擔心諸葛亮權勢過大,畢竟:諸葛亮的所有作為,隻能在“忠于炎劉”這個架構下進行。他沒有汝南袁氏、河内司馬氏那樣“跳出架構”的實力;而且,諸葛亮甚至不能如蒯氏、蔡氏一般,成為阻礙主公進一步發展的“地方勢力代表”。
又比如諸葛瑾、諸葛恪。
東吳政權,“内靠孫氏宗親,外靠顧陸朱張(江東大族)”。
諸葛瑾、諸葛恪是北方過來的“流寓”者,他們可以協調江東大族、淮泗集團與孫氏宗親之間的關系,甚至可以在其中起到上司者的作用,但他們同樣不具備挑戰江東大族和孫氏的實力!
是以,諸葛亮、諸葛瑾、諸葛恪,能夠得到主公的放心任用,甚至獲得統領全局的機會,也就不足為怪了。
同樣,留在北方的諸葛誕,也是以能夠“左右逢源”。
在北方大族與諸夏侯曹的鬥争中,琅琊諸葛氏的地位是比較低的,是以,他并不是各方壓制、打擊的對象,相反,卻成為各方拉攏、争取的對象!
可以說,在曹魏激烈的内部鬥争中,諸葛誕算是一個“中間派”。
直到“擁曹派”被鏟除,司馬家要收拾“中間派”時,諸葛誕的日子才到頭···
各得其所1:諸葛亮之亮
當然,我們也不能隻是空談“共性”,而忽略了諸葛家這些人物的個人奮鬥。
諸葛家的幾個人,在各地各自發展,雖然都混出了名堂,但實際上彼此并沒有太多幫襯,大家都是靠着自己的方式各自崛起的。
諸葛亮,無疑是琅琊諸葛氏中最傑出的一個。
諸葛亮,人如其名,是靠“亮”崛起的。
1、戰略之亮。
諸葛亮一出場,就給迷茫的劉備照亮了路。
《隆中對》,雖然如今受到許多人的質疑,但毫無疑問,這是當時劉備唯一現實的,可能可以試一試的路。
無論是個人還是集團,最怕的不是弱小,而是迷茫。
諸葛亮的戰略,即便有漏洞、瑕疵,到底是給劉備集團指明了道路。
2、治理之亮。
論及軍事指揮之能,諸葛亮不及法正、龐統。
但是,對于治理一事,當時唯有曹操與諸葛亮把握住了時代脈搏,最”亮“。
自東漢中期以來,豪強勢力崛起,政府的法令”失之于寬“。
在諸葛亮的嚴明發紀和精心治理下,弱小的劉備集團充分動員,成為能夠抗衡曹孫的實力!
3、人格之亮。
劉備死前,以托孤之重委托于諸葛亮。
不管後世如何猜測、質疑托孤時的”内情“,但曆史事實已經表明:諸葛亮得到了充分的權力,而且,他沒有辜負劉備的期待。
各得其所2:諸葛瑾之謹
諸葛亮雄才大略,崛起并不為奇。
相比之下,諸葛瑾的才略表現就相去甚遠。
盡管在東吳當了幾十年進階上司,但是,諸葛瑾幾乎沒有給曆史留下什麼拿得出手的成績。
但是,諸葛瑾仍然成為與陸遜并駕齊驅的大将軍,仍然最得孫權的信賴。
這主要是因為諸葛瑾的”謹“!
東吳的内部問題,十分複雜。
孫權與孫氏宗親之間,孫權與江東大族之間,是既互相依賴,又互相鬥争的關系。
諸葛瑾為人善于協調人際關系,能夠将方方面面的關系都”和“起來,即便是三國”擡杠王“虞翻對其也是心服口服!
至于諸葛恪,則是“神童”,才能傑出,在其父親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在孫權死後,一度成為東吳實際掌權人!
但是,諸葛恪的崛起,雖與其“神童”有關,但主要是孫權的個人喜愛!如果沒有諸葛瑾給孫權留下的固有印象,諸葛恪即便聰明,可能也“啥也不是”!
如果諸葛亮替東吳效力,最多也就是張昭一類的曆史地位。
如果諸葛瑾替蜀漢效力,最多也就是簡雍一類的曆史地位。
兄弟二人能各得其所,同時發光,實是”選擇成功“的典範!
各得其所3:諸葛誕之“蛋”
諸葛誕比諸葛亮、諸葛瑾年紀稍小。
雖然諸葛亮、諸葛瑾已經崛起,但畢竟是“敵國”之人,對諸葛誕沒有什麼幫助。
諸葛誕在曹魏,同樣是靠自己崛起的。
從曆史記載看,諸葛誕的才能不及諸葛亮、諸葛恪,但是,他擅長“在雞蛋上跳舞”。
諸葛誕很能“混”。
在與尚書仆射杜畿一起坐船,船翻時,諸葛誕在将要首先被救時大呼:别管我,先救上司!
最後,上司被先救,諸葛誕則一度昏死!
為了上位,豁出命去了呀!
後來,他一方面跟曹爽系的夏侯玄等人混成一起,成為“浮華”的主要代表人物,另一方面又與司馬懿成了兒女親家,可謂兩頭都交好!
淮南一叛時,諸葛誕站在司馬懿一邊,堅定不移,使王淩衆叛親離···
淮南二叛時,作為“中間派”,諸葛誕首先揭發,積極行動,第一個攻入壽春城!
由此,諸葛誕成為淮南唯一的重量級話事人!
可以說,諸葛誕既能混,又總能站在正确的一邊,如果曹魏政局始終維系微妙的互相制衡關系,諸葛誕大約還能再往上走一走。
隻是···司馬家要奪天下,“中間派”諸葛誕也是不能被容得下的了!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正是諸葛誕,使琅琊諸葛氏後來成為真正的頂級大族!
諸葛亮、諸葛恪雖然地位更高、影響更大,但是,他們都在“滅亡之國”。
諸葛誕雖然被殺,但是,一來,經過諸葛誕這麼奮鬥,琅琊諸葛氏的名望、地位是提高了;二來,諸葛誕與司馬家畢竟也是親家,也是皇親國戚···
是以,到了東晉時,“葛王”并稱,琅琊諸葛氏與琅琊王氏并為頂級大族!
漢末之前,琅琊諸葛氏的地位大約介于寒門與豪門之間。
這樣的地位,放在一般人手裡,是很尴尬的,“兩頭不靠”。
但是,放在智者手中,這卻是“兩頭都靠”!
他們既能如豪門一般行事,處理豪門之間,以及豪門與主公之間的關系,又能如寒門一般,不具備對主公威脅的能力!
是以,他們獲得更多的機會,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諸葛瑾的善于周旋、諸葛誕的經營之術,都使他們在曆史舞台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