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8年黃克誠搬到玉泉山居住,臨走時提出兩個條件,華國鋒:同意

1978年,陳雲來到黃克誠家中,勸道: “黃老,您就搬到玉泉山去,身體好了,才能更好地工作。”

黃克誠沒有立即答應,提出兩個要求:一是不要任何家屬随行,隻帶一個秘書過去;二是生活費用自理,吃多少用多少都算他自己的。

1978年黃克誠搬到玉泉山居住,臨走時提出兩個條件,華國鋒:同意

報告呈到華國鋒主席那裡,他提筆批示:同意!

了解黃克誠的人,都知道他非常節儉,不浪費一針一線。

他出生于湖南窮苦人家,192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開始為革命事業奮鬥終生。

“我入黨并不是腦子一熱的決定,是經過長期的思考,因而是堅定的,不可動搖的。”

黃克誠回顧入黨經曆時曾這樣說。

黃克誠很早就投身革命,從北伐戰争開始,到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從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到兩萬五千裡長征,都有他的身影。

在戰場上,黃克誠身先士卒,在紅五軍攻打修水縣城時,久攻不下,他主動請纓,成為第一個攻上城牆的政委。

黃克誠最為大家所熟知的,還是他敢講真話,勇于講真話。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時,李德的錯誤指揮讓紅軍損失慘重,黃克誠直接向彭德懷建議,請毛主席出來指揮,才有可能扭轉局面。

1978年黃克誠搬到玉泉山居住,臨走時提出兩個條件,華國鋒:同意

事實證明,毛主席力挽狂瀾,在遵義會議後挽救了紅軍。

國共聯合抗日時,黃克誠向毛主席提議,紅軍的政委不能撤,不然八路軍也會像國民黨部隊一樣,滋生不良習氣,正是這一提議,保證我黨對自己軍隊的絕對上司權。

建國後,黃克誠在廬山會議的發言,直言不諱,向中央提出“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是錯誤的,正是這次發言,讓他成為被批評的“右傾主義”,被撤職,被指為“叛黨分子”。

此後,黃克誠多年沒有參與直接工作,想通後坦然接受,賦閑在家接受審查期間,仍經常出門看看,了解普通百姓的生産生活。

十年文革期間,黃克誠的身心都受到嚴重摧殘,仍是那個敢做敢提意見的黃克誠,從來沒有放寬對自己的要求。

1978年,黃克誠恢複工作,擔任中央紀委常務書記,為很多文革期間遭受不公正待遇的老同志平反。

就是在這期間,黃克誠的支氣管炎越發嚴重,整天咳嗽不止。陳雲多次建議他去南方療養,黃克誠總說“出去要花老百姓的錢,我這把老骨頭,都是老毛病了,沒有事。”

從業人員見黃克誠經常一咳就是老半天,再次告訴陳雲,陳雲想到了一個辦法,從工作上來勸他。

1978年黃克誠搬到玉泉山居住,臨走時提出兩個條件,華國鋒:同意

為了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工作上,黃克誠答應陳雲的請求,也提出兩點要求,不帶家屬,費用自理,批示同意後,搬到玉泉山居住。

有一天,黃克誠散步時,路邊的櫻桃都紅了,從業人員摘了一些,黃克誠問道: “這個櫻桃不錯,哪裡來的?”

從業人員隻得如實相告,黃克誠聽後一定要讓助理将櫻桃錢補給人家。

一次,黃克誠的孫子來看望爺爺,不小心打破一個杯子,他叫助理去買一個補上,助理随口說道: “沒事,一個杯子,等下去庫房拿一個就可以。”

黃克誠搖搖頭,說道: “這個思想要不得,要是每個人都這樣,那就沒人珍惜這裡的東西了。”最後還是自己花錢補上這個杯子。

黃克誠的老部下和幾個戰友聚會,在西京飯店吃飯,花了400塊,記在公賬上。

接到群衆舉報後,黃克誠第一時間訓示嚴查。查證屬實,打電話讓人補齊,嚴肅批評了他們。

黃克誠有四個子女,按照他的級别,可以安排在比較好的崗位。

黃家四個孩子,沒有一個在部隊任職,黃克誠一直告訴孩子們: “你們要靠自己的努力奮鬥,不要指望我會幫助哪個人走後門,我黃克誠沒有任何後門。”

晚年的黃克誠,疾病纏身,雙眼失明,在工作崗位上時,從來沒有去過外地療養,退下來後,連住在醫院他都覺得是浪費資源。

1978年黃克誠搬到玉泉山居住,臨走時提出兩個條件,華國鋒:同意

黃克誠一直跟身邊的人說,我年紀已經大了,不要浪費醫療資源在我身上,把這些省下來,留給更需要的人。

正因為這樣,黃克誠在病重時多次扯掉打點滴管,不想再給國家和社會增添負擔。

這位讓人尊敬的老同志,一生牢記着為人民服務,讓人敬佩,他克勤克儉,敢說敢言,是真正的無産階級革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