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客山川 三劍客
7月2日,一位退役戰友在重慶西站乘車的時候,通過優先通道乘車被從業人員攔住。從業人員稱,優先通道隻對現役軍人開放,退役軍人并不在此列。
對此,這位戰友感到不滿,認為自己也應該享有這種待遇,是以發生了争執,才有了網上傳播的視訊。
退役軍人應該優先嗎?視訊曝光後,在網絡上引發了巨大争議。
文|劍客山川
圖|大唐
編輯|劍平
對于這件事,主要有兩種意見:
一種是:
退役軍人曾是軍人,應該享受軍人依法優先,這個從業人員應該向退役軍人道歉。
若有戰,退役軍人是要被召回的,上戰場他們優先,是以平時乘車一類的,他們也理應享受優先。
其法律依據是:《退役軍人保障法》第四十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堅持普惠與優待疊加的原則,在保障退役軍人享受普惠性政策和公共服務基礎上,結合服現役期間所做貢獻和各地實際情況給予優待。
▲圖檔來源于網絡
第五十二條:軍隊醫療機構、公立醫療機構應當為退役軍人就醫提供優待服務,并對參戰退役軍人、殘疾退役軍人給予優惠。
第五十三條:退役軍人憑退役軍人優待證等有效證件享受公共交通、文化和旅遊等優待,具體辦法由省級人民政府制定。
另一種是:
退役軍人不再是軍人,不能享受軍人依法優先待遇,鐵路從業人員雖然存在态度問題,但也是依照規矩辦事。
現役軍人出行優先,是為了軍人能夠更快完成各項任務,比如遇到緊急情況,現役軍人可以快速買上車票上車,不影響及時歸隊。退役軍人都退役了,就不要搶占優先資源了。
其法律依據是:
規定“軍人依法優先”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第七十一條規定:本法所稱軍人,是指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服現役的軍官、軍士、義務兵等人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法》第二條:本法所稱軍人,是指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服現役的軍官、軍士、義務兵等人員。
那麼,到底孰是孰非呢?
其實,這兩個觀點牽扯到一個定義,就是“軍人依法優先”中的“軍人”,是不是包括退役軍人。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認為軍人包括現役軍人和退役軍人。
一些退役的戰友也會在公共場合說:“雖然已經退伍,但我還是一名軍人。”
實際上,軍人專指正在服役的現役軍人。
即便是有服役經曆,但隻要退出現役,就不再屬于“軍人”,自稱軍人時,前面要加“退役”二字。
可能有人會說,不就是一個稱呼?像老師退休了就不是老師了?醫生退休了就不是醫生了?是以,即便是軍人退役了,也還是軍人。
這話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并不能如此了解。
因為軍人是個特殊的群體,有關軍人身份确定的問題,都是有規定的。
根據《辦理軍隊和地方互涉刑事案件規定》,“軍人身份自準許入伍之日擷取,準許退出現役之日終止”。也就是說,軍人的身份,在被準許退出現役的那天,就終止了。身份被終止,自然也就不能被稱為軍人了。
沒有了軍人身份,自然也就不能享受“軍人依法優先”。
再來看下鐵路方面的相關規定:
2018年11月,交通運輸部、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釋出《通知》(交運發〔2018〕145号),《通知》指出,道路客運領域軍人依法優先出行權益的保障對象為持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和軍校學員有效證件的現役軍人、文職人員、殘疾軍人、軍隊離休退休幹部和退休士官(簡稱軍人)。全國汽車客運站、道路客運班線經營者應當在購票、安檢、候車、乘車等環節對軍人提供優先服務,随同軍人出行的家屬(原則上不超過2人,不需要提供與軍人本人的關系證明)可一同享受優先服務。《通知》自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2023年11月23日,交通運輸部、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釋出延長《關于保障道路客運領域軍人依法優先出行權益有關事項的通知》有效期的公告(交運規〔2023〕5号),公告指出,《通知》有效期屆滿後繼續實施。
從《通知》内容可以看出,軍人依法優先乘車政策,主要是針對正在服役的現役軍人,并不包括退役軍人。
那麼,退役軍人能不能享受優先待遇呢?
當然可以!
《退役軍人保障法》第五十二條:軍隊醫療機構、公立醫療機構應當為退役軍人就醫提供優待服務,并對參戰退役軍人、殘疾退役軍人給予優惠。
第五十三條:退役軍人憑退役軍人優待證等有效證件享受公共交通、文化和旅遊等優待,具體辦法由省級人民政府制定。
從法律條文的字面不難了解,退役軍人是可以享受到看病、交通出行、旅遊購票等優待的。
▲圖檔來源于網絡
但是,我們也看到,隻是優待,而非優先。
優待與優先,一字之差,顯示了軍人與退役軍人的不同。
而且,留了一個“具體辦法由省級人民政府制定”的尾巴。
近年來,不少省市都推出了退役軍人優先優待政策,包括免費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就醫優待等等。
也有一些地區,在軍人依法優先的基礎上,推出了退役軍人優先服務。
比如山東青島膠東機場,就推出了退役軍人優先服務。機場在值機、安檢、登機等工位,設立了專門的綠色通道。
▲圖檔來源于網絡
同時,在醒目位置設計張貼了優先辨別,退役軍人在辦理值機、行李托運手續時,憑優待證、榮軍卡享受優先服務。
重慶西站,也有此類規定。
2022年3月,重慶市釋出《重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等25部門關于加強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優待工作的實施意見》,第41條規定:
現役軍人、退役軍人、“三屬”乘坐境内運作的火車(高鐵)、輪船、客運班車以及民航班機時,享受優先購買車(船)票或值機、安檢、乘車(船、機),可使用優先通道(視窗)。現役軍人、殘疾軍人、“三屬”随同出行的家屬可一同享受優先服務。(責任機關:市交通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重慶警備區政治工作局)
從該規定看出,退役軍人在重慶市的車站是可以使用優先通道的。
其實,近年來,不管是現役軍人還是退役軍人,在使用優先權的時候,總會被部分人質疑、不了解。
導緻不少戰友明明有證件,也不敢亮證,明明可以享受優先,卻因畏懼人們的指指點點而放棄自己應有的權益。
現役軍人在享受“軍人依法優先”時受到不公待遇,還可以依靠法律來維持自己的合法權益。
但是退役軍人因沒有相應的法律規定,在自己的權益受到傷害後,隻能默默忍受。
退役軍人也是祖國的寶貴财富,他們為祖國和人民的付出、奉獻不應該被遺忘,更不應該被漠視。
個人認為,既然有相關的規定,那麼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訓練和教育,確定他們能夠正确了解和執行政策,充分尊重退役軍人的應有權益。
關注退役軍人,就是在關注現役軍人,因為退役軍人的今天,就是現役軍人的明天!
近年來關于優先的問題,主要出現在退役軍人群體上,一方面是政策法規的執行不到位,二是宣傳解釋不到位。
再一個,就是在很多地方,關于針對軍人、退役軍人優先、優待的問題,沒有一個明确的邊界。
從範圍上講,軍人和退役軍人是不同的。從程度上講,優先和優待也是不一樣的。
一定不要混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