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今年是打勞工輿論元年,千萬不要得罪打勞工。
被稱為“血汗工廠”的Manner咖啡,被曝“員工潑咖啡粉、扇顧客耳朵”的系列負面後,海藍之謎也上了熱搜。
圖源:小紅書網友莊兒
有網友曝深圳某商場海藍之謎櫃姐也被遭顧客潑水,雖是去年舊聞,但不影響讨論的熱度。
圖源:1024專員
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一個新聞事件被廣泛報道後,大衆看到了,你就會不自覺更加關注,然後發現更多類似事情。
在這樣的背景下,隔壁瑞幸躺赢了,茶顔悅色也忙着貼臉開大,居然推出委屈安慰金。
圖源:梨視訊
當員工受到自己無法控制的顧客端壓力,特别是服務品質并不妥之處,是以遭遇到委屈、辱罵、恐吓等情況下,茶顔悅色将視實際情況發放500-5000元獎金,而且還額外增加1到3天帶薪假期。
雖然這波是狠狠打臉某網紅咖啡,但也被評價茶裡茶氣。
還有的關心是真安慰還是純畫餅,能落地才是關鍵。
當然在這個節點整活,也不排除茶顔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蹭熱度。
不過無論如何,總算是讓茶顔悅色蹭到了,它是懂流量的。
營銷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如果茶顔悅色是在别的節點,自己在官微靜悄悄發這個規定,那隻能自娛自樂。
但如果選在Manner潑咖啡風波後整活兒,那性質就完全變了。
這個委屈獎的話題看點,就不再是單純的員工福利了,而是被升華了幾個level的意義:
首先,順應大衆情緒借勢營銷,給員工和全網打勞工提供情緒價值。
就像香飄飄和茶百道一樣,一個是迎合大衆民族情緒嘲諷日本核污水,一個是迎合大衆心疼胖貓情緒捐款,都是靠情緒營銷出圈的案例。
回到茶顔悅色上,且不說服務行業多少都有委屈,門店員工與顧客沖突事件屢屢發生,這樣的獎金設定十分有必要。
茶顔悅色的高明之處在于,順應“對員工好點”的輿論環境,适時推出委屈獎,絲滑地承接住了Manner的流量。
是以說,無論是品牌主動炒作還是被動迎合,網友看到品牌極具人文關懷的一面,也會下場好評。
其次,學習服務行業标杆聽勸營銷。
這個标杆就是胖東來。
要知道上一個設定委屈獎的就是胖東來,就是給予正常工作流程員工受委屈補貼,會根據情況補貼500元到5000元不等。
圖源:@IT觀察猿
但事實上這隻是胖東來被誇福利之一,當别人家的公司忙着996、007、大小周,胖東來把員工放在第一位:
給員工加工資,給員工加10天不開心假,給員工準備8頁ppt公示顧客糾紛,而不是給員工受委屈和背鍋。
在很多打勞工心中,胖東來就像是“神仙公司”般存在,于是大家總說其他企業趕緊卷起來,抄抄胖東來作業吧。
茶顔悅色正是聽勸學習胖東,通過營銷似曾相識的委屈獎金,展現品牌關懷,給自己拉一波好感。
最後,茶顔悅色擔心掉隊被遺忘,想要刷存在感。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包括天圖資本、元生投資等幾家資本,開始從茶顔悅色撤股。
再聯系去年茶顔悅色淨利潤僅有5個億,被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甩得遠遠的。
這一次茶顔悅色推出這個特殊獎項,可能是因為被資本抛棄後開始急了,擔心品牌被遺忘。
是以不排除茶顔悅色要開始讨好打勞工,安撫消費者。
茶顔悅色會來事是真的,經常出事也是真的。
作為一個地域網紅品牌,每次茶顔悅色一次整活或好評或惡評,總能引起争議,被質疑多少有些營銷痕迹。
這也是為啥哪怕這一次推出委屈安慰金,有網友第一反應就是營銷。
就說陰陽怪氣這個事情,茶顔悅色的文案營銷被指一股陰陽怪氣味。
茶顔悅色公衆号曾釋出推文《兩年了,茶顔還沒太摸清武漢》——武漢,在茶顔客戶投訴中排名第一,被指内涵武漢顧客難伺候,茶裡茶氣。
圖源:剁椒Spicy
說到文案就不得不提茶顔的招牌名,此前茶顔悅色南京新店招牌引争議,曝光茶顔一個冷知識。
茶顔悅色的英文翻譯是SexyTea,被質疑打擦邊球。
圖源:微網誌網友
不得不說茶顔悅色是懂取名營銷的,就連開子品牌酒館直接化身“掌管青春疼痛文學的神”, 真的很難評。
晝夜詩酒茶系列:“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詩酒趁年華”。
雞尾茶系列:“奇奇怪怪,渾身是傷”“他愛我,結結巴巴”.....看一眼夢回非主流的日子。
圖源:首席創意官
如果說茶顔悅色取名,一半文藝,一半随意。
那麼十個人點單,就有九成沉默,還有一成臨陣逃脫。
當你在懷疑這是點單還是社死,殊不知被茶顔悅色的社死營銷拿捏住了。
畢竟社牛狂喜、社恐沉默,各占一半,這就是沖突帶來的流量。
點單社死還可以選擇不點,但是點單了還要排長隊才是奔潰。
一般來說我們點奶茶,基本是小程式下單,等餐好了再去取餐.
但是茶顔悅色點餐規則,被吐槽為“罰站式”營銷,喝個奶茶排足整整三次。
一排的是“預點單”,二排的是刷核銷碼,三排的是取餐,一般來說全程花費近半小時。
用網友的話來說,就是:我是來喝奶茶的,不是來罰站的。
問就是為了保證顧客的口感體驗,在輿論的壓力下,茶顔悅色才推出“核銷5分鐘不出杯免單”的方案。
圖源:梨視訊
對于一個奶茶品牌而言,這樣的排隊取餐模式,難免被質疑是營銷:
營造店裡人很多的排隊場面,在消費者從衆心理與好奇心理驅動下,吸引他們湊熱鬧。
當很多奶茶品牌都在瘋狂聯名了,茶顔悅色還沉浸在排隊文化裡。
不過最讓網友難以釋懷的,還是茶顔悅色的周邊營銷,被質疑做辱女周邊。
按理說,奶茶群體的主要消費客群是女生,奶茶品牌也更應該注意營銷的邊界。
可偏偏茶顔悅色就在“撿漏子”“官人我要”“二貨老婆”等周邊和産品上栽跟頭,陷入辱女風波。
圖源:@大鵝喊你來吃瓜
茶顔悅色的頻頻翻車,也帶給我們一個啟發,不是所有的品類都适合加入性感、玩梗元素。
要知道茶顔悅色的網紅濾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堅守紅城市大學營長沙,但“網紅”二字,不是茶顔悅色影響使用者體驗後,尋找開脫的理由。
但無論如何過度營銷不可取,營銷的最高境界是真誠和自來水,讓使用者發自内心做口碑,就像胖東來總能吸引網友主動傳播。
對于茶顔悅色來說,還得回歸消費者回歸産品,否則網紅濾鏡隻會碎得更快。
說到底,消費者不會持續為炒作一直消費。
是以這一次推出委屈安慰獎,對于茶顔悅色而言是一個好的開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