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各省陸續公開聯考成績。
湖北武漢考生黃鄭煊聯考總分703,其中國文成績145,學習筆記一經曝光,引發網友熱議!
有網友直言:
“看筆記就知道他考試一定是神仙卷面了!
他的試卷讓字差的人抄一遍,成績估計隻有一百二三,字寫得好,對作文成績太重要了!”
深以為然。聯考時,最吃虧的不是成績差的孩子,而是那些字寫得醜的。 孩子當下練好字,受益在将來。
“神仙卷面”VS“零分卷面”: 考場上無形的拉分利器
常言道:書為心畫,字如其人。
試卷上的字迹,是留給閱卷老師的第一印象。
試問,如果你作為閱卷老師,看到以下卷面,你會給哪個打高分?
2022聯考作文《本手妙手俗手》
答案不言而喻。
字迹工整的卷面賞心悅目,在答案正确的情況下,閱卷老師自然會給出相應的卷面分。
字迹淩亂的卷面,即使答案正确,若是難以辨識,不扣分已是萬幸。
尤其現在是電腦閱卷,對考生的書寫規範和答題習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郭沫若曾大力提倡:
“務必積極培養中國小生寫字的能力,不一定要求人人都能成為書法家,但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格,端正、幹淨、容易認。”
前兩天,在網上讀到一個女孩的聯考故事,不禁唏噓。
網友@夏夏 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告誡學弟學妹平時一定要好好寫字。
聯考結束後,她對照标準答案估分後,覺得考550+沒問題,結果成績公布後,她隻考了460分,國文成績隻有50分,作文0分。
她說自己平時國文都在110左右,分析後得知落榜原因一是作文跑題,二是字迹太潦草。
原來,聯考的時候,她有些緊張,作文寫成了小說,擔心時間不夠用,是以字寫的非常潦草。
教育界廣為流傳的一句話是:得國文者得天下,得閱讀者得國文。
閱讀最重要的展現就在于作文,國文試卷滿分150分,單是作文就有60分,占據着國文的“半壁江山。”
父母是否重視練字,孩子是否習得一手好字,書法的重要性,或許在平時展現不出來,但是考場上的差距一目了然,也是拉開孩子作文分數的關鍵。
《聯考作文評分标準》明确規定:
“字迹潦草,難以辨認,标點不清或錯别字太多,判為三類卷(41分以下)”
有一位作文評卷老師坦言:
“看卷面就可以看出整體素質,字差的答卷,不用看也就30多分。”
要知道,閱卷老師一天閱卷幾千份,字迹漂亮至少要加5分。
如果僅因為字迹在作文上和别人拉開5-10分,其他科老師再因為字迹淩亂而扣分,尤其是文科,題目靈活性和主觀性更強,相同答案下,卷面之差,就是分數之差。
在“多拿1分、甩開千人”的聯考中, 分數之差,就是名次之差,學校之差。
字迹,無疑就是考場上的拉分利器。
除了字迹本身,近年來,全國各地陸續在中聯考試題中,加強書寫教育和漢字書寫能力考察。
比如:
2021年黑龍江中考考題,要求學生臨寫一句古詩,平時沒有練過書法的學生,恐怕沒辦法得到滿分:
2023年甘肅白銀市、天水,中考國文卷中,出現考察學生漢字書寫能力:
将“書法納入中聯考”不再是一句口号,寫字也不再是孩子們的選修課,而是一項必備技能。
練字功夫在平時,短期來看是考場上受益,長遠來看也有利于孩子的個人成長。
國文145分!聯考出現“神仙卷面”,字迹工整漂亮 練字,是對孩子成本效益最高的投資
縱觀曆屆中聯考學霸,他們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特征:堅持練字,熱愛書法。
今年湖北考生“黑馬”考生張煜東聯考成績708分,他說這是他高中三年最好的成績,比平時多出将近40分,國文更是138分高分,完全在他意料之外。
通過采訪了解到,他從國小一年級開始練習硬筆書法,他認為,所有孩子聯考前都應該養成練字習慣。
2021年1月,黃佳晟被北京大學提前錄取,她認為正是因為堅持練習書法十年,才讓她在面試中顯得更加從容;
黃佳晟 小楷《金剛經》局部
2020年唐楚玥憑借聯考國文146分,一度成為全網刷屏學霸,唐楚玥表示,自己平時很喜歡練字,練字讓她更加自律;
唐楚玥字迹
2019年河南理科第一名韓奉延被清華大學錄取,當老師問起高分秘訣時,他回答:
“可能因為練習書法的緣故,因為學書法讓他在學習和考試中多了幾分定力。”
韓奉延的書法作品
有網友評論到:
“十個考得好的學霸,十份印刷體卷面,看完默默練字去!”
大多數人眼中的學霸都是高度自律、專注力強,有耐力和韌性……
而這些品質,都可以從練字這個小習慣中慢慢培養。
方寸之間見天地,練字之時養性情。練字的附加值往往大于寫好字本身。
孩子想要把字寫好,首先要十分專注,仔細觀察每一個字的結構以及筆畫;
其次單純的筆畫要反複練習幾十遍才能寫好,久而久之便能磨煉孩子心性,這樣他們遇到任何難題都不會輕言放棄;
最後書法往往都是以詩詞文章、名言警句為載體,潛移默化中增加孩子文學素養,一步步讓他們成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
上學時,孩子也會因為寫字好看而得到老師、同學誇贊,增加學習自信心,對提升成績有所幫助。
想起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10歲男孩堅持練字4年後,從中等生逆襲到年級第一。
其爸爸透露:“大家表面上看到的是字,背後其實是孩子自信心的提升。”
除了個别學霸靠天賦學習外,大部分的學霸都是後天養成的,而秘訣就在于:誇!
正如斯坦福教授曾在實驗中證明,成長型誇獎方式,能讓孩子成績提高30%。
練字如磨劍,劍鋒出自信,激發孩子學習内驅力;
寫字如做人,筆端顯品格,塑造孩子道德根基。
柳公權從小就在書法方面顯示出過人的天賦,有一天,他和幾個小夥伴舉行“書會”。
賣豆腐的老人路過時,看了他所寫字後,覺得這個孩子傲氣大于才氣,便對他說道:
“你這個字寫得和我框子裡豆腐似的,無筋無骨,還值得拿到人前受誇嗎?”
小公權聽後,很不高興。老人建議他去華京城看看,說那裡有人用腳都比他寫得好。
第二天,小公權來到華京城,看到一個獨臂老頭赤腳坐地上,左腳壓着稿紙,右腳上夾着筆,所寫之字如同群馬奔騰、龍飛鳳舞,引得衆人陣陣喝彩。
小公權跪在老人面前,欲請教寫字秘訣,老人在地上鋪上一張紙,用右腳寫了幾個字:
“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白家長,始得龍鳳飛。”
從此以後,柳公權時刻牢記老人的這幾句話,發奮練字,手上磨繭子,衣肘縫縫補補。
終于,他成為一代書法大家。
練字教會孩子付出艱辛努力和持之以恒堅持的同時,也在教會他們時刻保持謙虛和虛心态度,隻有不斷學習和借鑒他人優點和經驗,方能包容萬象,成大器。
正如《弟子規》中所寫: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一個人的内在智慧和性格,往往能從他所寫的字中窺見一二。
字迹端正的孩子,往往性格穩重,思維清晰,學習上自然能坐得住冷闆凳,下得了苦功夫;
字迹潦草的孩子,大多性格急躁,思維跳躍,學習上容易急于求成,缺乏耐心和細緻的鑽研,想要做好一件事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這讓我想起一位老教師對家長的忠告:
她建議家長都去翻翻孩子的作業本,那些寫字拖拉、書寫潦草、小錯誤不斷的孩子,往往做事磨蹭,缺乏自控能力。
孩子對待寫字的态度,就是對待學習、對待人生的态度。
父母從小培養孩子練字習慣,不隻是為了讓他們赢在中聯考,更能為孩子鋪好人生路。
國文145分!聯考出現“神仙卷面”,字迹工整漂亮 練字要趁早
有着20多年教齡的國文老教師坦言:80%成績好的學生,字型都比較工整。
老話說:天下大事必做于細。
學習是孩子的第一要務,孩子的好成績,從寫好一撇一捺開始。
要知道,練字總比不練強,早練總比晚練強。
尤其國小階段,孩子時間較為充裕,字迹也未定型,不妨就從這個暑假開始,重視孩子練字習慣的培養!
- 緻家長:
1、孩子練字前:
決定練字時,要和孩子立好規矩,比如讓孩子自主選擇周内兩晚分别練習1小時,周六日晚上必須練字一小時。
練字開始前,確定桌面整潔、光線充足,為孩子創造安靜、整潔的練字環境;
前期和孩子一起準備練字工具,如字帖、毛筆、鋼筆、紙張等,確定工具品質良好,以免影響練字效果,導緻孩子對練字喪失信心。
2、孩子練字時:
做好榜樣,關掉電視 ,停止刷手機,盡量讓手機處于靜音狀态; 不要制造噪音,随意打斷孩子,分散孩子注意力;
前期盡量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在一旁安靜觀察,確定孩子按照正确方法和步驟練習。
3、孩子練字後:
對孩子練字成果給予如實的評價,不吝啬肯定,激發自信心,不避諱批評,教會孩子正視問題;
鼓勵孩子多觀察、多思考,慢慢培養孩子觀察力和分析力,幫助孩子更好掌握練字技巧;
多帶孩子欣賞别人的書法作品,告訴孩子隻要堅持練習,也會如此優秀;
寓教于樂,将練字融入家庭生活,比如周六日可以和孩子比賽寫字帖,适當給予孩子物質獎勵。
注重實際應用,引導孩子在寫作業、記筆記等場景中運用所學技巧,讓孩子體會到練字的實用價值。
- 緻孩子:
1、保持正确姿勢。
俗話說:握筆不對,發力不對,寫字很累。
正确的姿勢就是寫字的規矩,有了規矩,練字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坐姿:背部挺直,雙腳平放地面,頭部和紙張保持适當距離,避免過近或過遠。
圖檔來源:網絡
握姿:拇指食指捏,靠在中指上,四指半擾,掌心空,筆杆右斜,立掌寫。
圖檔來源:網絡
2、基本功要紮實。
掌握并熟練運用起筆、行筆、收筆、轉折和連帶這五個基本運筆動作;
有針對性地對點、橫、豎、撇、捺、提、鈎折等基本筆畫進行訓練,做到“橫要平穩字不歪”、“豎要挺直精神來”、“撇有尖”、“捺有腳”。
通過口訣記憶法學習并記憶書法技巧。
比如遵守“先撇後壓、先橫後豎、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外後内、先外後内封、先中後兩邊”的書寫規則。
3、循序漸進,反複練習。
練字不同層次的三種學習方法分别是摹帖、對臨和背臨。
臨摹字帖的時候,要做到心、口、手合一,寫的過程中要專心,将書法技巧和口訣讀出來,再落筆到字帖上。
按照不同需求選合适字帖,比如衡水體英語字型,從字母到句子、短文的書寫練習,适應考試需求;
漢之簡臨摹字帖,結合描紅、臨帖兩種方式,熟悉字帖筆順、結構同時,培養獨立書寫能力,組詞、造句内容培養語言組織能力。
牢記“一看二寫三對照”。
寫完字帖後要對照原帖思考,給 自己找找茬,寫的時候哪裡卡殼了,不規範的地方在哪裡。
對臨之時,要邊看、邊分析、邊寫;
背臨是練字的終極目标,前提是必須将字型筆畫、結構特點了熟于心,包括字型形态、筆畫結構、運筆方法等,這就要求孩子必須循序漸進、反複練習。
每一次都帶着新的思考開始下一次的練習,相信定能日有所練,日有所長。
4、學會堅持。
練字,貴在堅持。
不要因為外界幹擾搖擺不定,不要因為一時看不到成效就半途而廢。
一旦開始了,就要靜心沉氣,做好“本手”;拒絕浮躁,摒棄“俗手”;最終才能領悟精髓,成就“妙手”。
循規蹈矩地練,日積月累地練,練到心中有筆,這項技能就再也丢不了了。
這兩天,各省陸續公開聯考成績。
湖北武漢考生黃鄭煊聯考總分703,其中國文成績145,學習筆記一經曝光,引發網友熱議!
有網友直言:
“看筆記就知道他考試一定是神仙卷面了!
他的試卷讓字差的人抄一遍,成績估計隻有一百二三,字寫得好,對作文成績太重要了!”
深以為然。聯考時,最吃虧的不是成績差的孩子,而是那些字寫得醜的。 孩子當下練好字,受益在将來。
“神仙卷面”VS“零分卷面”: 考場上無形的拉分利器
常言道:書為心畫,字如其人。
試卷上的字迹,是留給閱卷老師的第一印象。
試問,如果你作為閱卷老師,看到以下卷面,你會給哪個打高分?
2022聯考作文《本手妙手俗手》
答案不言而喻。
字迹工整的卷面賞心悅目,在答案正确的情況下,閱卷老師自然會給出相應的卷面分。
字迹淩亂的卷面,即使答案正确,若是難以辨識,不扣分已是萬幸。
尤其現在是電腦閱卷,對考生的書寫規範和答題習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郭沫若曾大力提倡:
“務必積極培養中國小生寫字的能力,不一定要求人人都能成為書法家,但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格,端正、幹淨、容易認。”
前兩天,在網上讀到一個女孩的聯考故事,不禁唏噓。
網友@夏夏 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告誡學弟學妹平時一定要好好寫字。
聯考結束後,她對照标準答案估分後,覺得考550+沒問題,結果成績公布後,她隻考了460分,國文成績隻有50分,作文0分。
她說自己平時國文都在110左右,分析後得知落榜原因一是作文跑題,二是字迹太潦草。
原來,聯考的時候,她有些緊張,作文寫成了小說,擔心時間不夠用,是以字寫的非常潦草。
教育界廣為流傳的一句話是:得國文者得天下,得閱讀者得國文。
閱讀最重要的展現就在于作文,國文試卷滿分150分,單是作文就有60分,占據着國文的“半壁江山。”
父母是否重視練字,孩子是否習得一手好字,書法的重要性,或許在平時展現不出來,但是考場上的差距一目了然,也是拉開孩子作文分數的關鍵。
《聯考作文評分标準》明确規定:
“字迹潦草,難以辨認,标點不清或錯别字太多,判為三類卷(41分以下)”
有一位作文評卷老師坦言:
“看卷面就可以看出整體素質,字差的答卷,不用看也就30多分。”
要知道,閱卷老師一天閱卷幾千份,字迹漂亮至少要加5分。
如果僅因為字迹在作文上和别人拉開5-10分,其他科老師再因為字迹淩亂而扣分,尤其是文科,題目靈活性和主觀性更強,相同答案下,卷面之差,就是分數之差。
在“多拿1分、甩開千人”的聯考中, 分數之差,就是名次之差,學校之差。
字迹,無疑就是考場上的拉分利器。
除了字迹本身,近年來,全國各地陸續在中聯考試題中,加強書寫教育和漢字書寫能力考察。
比如:
2021年黑龍江中考考題,要求學生臨寫一句古詩,平時沒有練過書法的學生,恐怕沒辦法得到滿分:
2023年甘肅白銀市、天水,中考國文卷中,出現考察學生漢字書寫能力:
将“書法納入中聯考”不再是一句口号,寫字也不再是孩子們的選修課,而是一項必備技能。
練字功夫在平時,短期來看是考場上受益,長遠來看也有利于孩子的個人成長。
國文145分!聯考出現“神仙卷面”,字迹工整漂亮 練字,是對孩子成本效益最高的投資
縱觀曆屆中聯考學霸,他們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特征:堅持練字,熱愛書法。
今年湖北考生“黑馬”考生張煜東聯考成績708分,他說這是他高中三年最好的成績,比平時多出将近40分,國文更是138分高分,完全在他意料之外。
通過采訪了解到,他從國小一年級開始練習硬筆書法,他認為,所有孩子聯考前都應該養成練字習慣。
2021年1月,黃佳晟被北京大學提前錄取,她認為正是因為堅持練習書法十年,才讓她在面試中顯得更加從容;
黃佳晟 小楷《金剛經》局部
2020年唐楚玥憑借聯考國文146分,一度成為全網刷屏學霸,唐楚玥表示,自己平時很喜歡練字,練字讓她更加自律;
唐楚玥字迹
2019年河南理科第一名韓奉延被清華大學錄取,當老師問起高分秘訣時,他回答:
“可能因為練習書法的緣故,因為學書法讓他在學習和考試中多了幾分定力。”
韓奉延的書法作品
有網友評論到:
“十個考得好的學霸,十份印刷體卷面,看完默默練字去!”
大多數人眼中的學霸都是高度自律、專注力強,有耐力和韌性……
而這些品質,都可以從練字這個小習慣中慢慢培養。
方寸之間見天地,練字之時養性情。練字的附加值往往大于寫好字本身。
孩子想要把字寫好,首先要十分專注,仔細觀察每一個字的結構以及筆畫;
其次單純的筆畫要反複練習幾十遍才能寫好,久而久之便能磨煉孩子心性,這樣他們遇到任何難題都不會輕言放棄;
最後書法往往都是以詩詞文章、名言警句為載體,潛移默化中增加孩子文學素養,一步步讓他們成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
上學時,孩子也會因為寫字好看而得到老師、同學誇贊,增加學習自信心,對提升成績有所幫助。
想起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10歲男孩堅持練字4年後,從中等生逆襲到年級第一。
其爸爸透露:“大家表面上看到的是字,背後其實是孩子自信心的提升。”
除了個别學霸靠天賦學習外,大部分的學霸都是後天養成的,而秘訣就在于:誇!
正如斯坦福教授曾在實驗中證明,成長型誇獎方式,能讓孩子成績提高30%。
練字如磨劍,劍鋒出自信,激發孩子學習内驅力;
寫字如做人,筆端顯品格,塑造孩子道德根基。
柳公權從小就在書法方面顯示出過人的天賦,有一天,他和幾個小夥伴舉行“書會”。
賣豆腐的老人路過時,看了他所寫字後,覺得這個孩子傲氣大于才氣,便對他說道:
“你這個字寫得和我框子裡豆腐似的,無筋無骨,還值得拿到人前受誇嗎?”
小公權聽後,很不高興。老人建議他去華京城看看,說那裡有人用腳都比他寫得好。
第二天,小公權來到華京城,看到一個獨臂老頭赤腳坐地上,左腳壓着稿紙,右腳上夾着筆,所寫之字如同群馬奔騰、龍飛鳳舞,引得衆人陣陣喝彩。
小公權跪在老人面前,欲請教寫字秘訣,老人在地上鋪上一張紙,用右腳寫了幾個字:
“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白家長,始得龍鳳飛。”
從此以後,柳公權時刻牢記老人的這幾句話,發奮練字,手上磨繭子,衣肘縫縫補補。
終于,他成為一代書法大家。
練字教會孩子付出艱辛努力和持之以恒堅持的同時,也在教會他們時刻保持謙虛和虛心态度,隻有不斷學習和借鑒他人優點和經驗,方能包容萬象,成大器。
正如《弟子規》中所寫: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一個人的内在智慧和性格,往往能從他所寫的字中窺見一二。
字迹端正的孩子,往往性格穩重,思維清晰,學習上自然能坐得住冷闆凳,下得了苦功夫;
字迹潦草的孩子,大多性格急躁,思維跳躍,學習上容易急于求成,缺乏耐心和細緻的鑽研,想要做好一件事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這讓我想起一位老教師對家長的忠告:
她建議家長都去翻翻孩子的作業本,那些寫字拖拉、書寫潦草、小錯誤不斷的孩子,往往做事磨蹭,缺乏自控能力。
孩子對待寫字的态度,就是對待學習、對待人生的态度。
父母從小培養孩子練字習慣,不隻是為了讓他們赢在中聯考,更能為孩子鋪好人生路。
國文145分!聯考出現“神仙卷面”,字迹工整漂亮 練字要趁早
有着20多年教齡的國文老教師坦言:80%成績好的學生,字型都比較工整。
老話說:天下大事必做于細。
學習是孩子的第一要務,孩子的好成績,從寫好一撇一捺開始。
要知道,練字總比不練強,早練總比晚練強。
尤其國小階段,孩子時間較為充裕,字迹也未定型,不妨就從這個暑假開始,重視孩子練字習慣的培養!
- 緻家長:
1、孩子練字前:
決定練字時,要和孩子立好規矩,比如讓孩子自主選擇周内兩晚分别練習1小時,周六日晚上必須練字一小時。
練字開始前,確定桌面整潔、光線充足,為孩子創造安靜、整潔的練字環境;
前期和孩子一起準備練字工具,如字帖、毛筆、鋼筆、紙張等,確定工具品質良好,以免影響練字效果,導緻孩子對練字喪失信心。
2、孩子練字時:
做好榜樣,關掉電視 ,停止刷手機,盡量讓手機處于靜音狀态; 不要制造噪音,随意打斷孩子,分散孩子注意力;
前期盡量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在一旁安靜觀察,確定孩子按照正确方法和步驟練習。
3、孩子練字後:
對孩子練字成果給予如實的評價,不吝啬肯定,激發自信心,不避諱批評,教會孩子正視問題;
鼓勵孩子多觀察、多思考,慢慢培養孩子觀察力和分析力,幫助孩子更好掌握練字技巧;
多帶孩子欣賞别人的書法作品,告訴孩子隻要堅持練習,也會如此優秀;
寓教于樂,将練字融入家庭生活,比如周六日可以和孩子比賽寫字帖,适當給予孩子物質獎勵。
注重實際應用,引導孩子在寫作業、記筆記等場景中運用所學技巧,讓孩子體會到練字的實用價值。
- 緻孩子:
1、保持正确姿勢。
俗話說:握筆不對,發力不對,寫字很累。
正确的姿勢就是寫字的規矩,有了規矩,練字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坐姿:背部挺直,雙腳平放地面,頭部和紙張保持适當距離,避免過近或過遠。
圖檔來源:網絡
握姿:拇指食指捏,靠在中指上,四指半擾,掌心空,筆杆右斜,立掌寫。
圖檔來源:網絡
2、基本功要紮實。
掌握并熟練運用起筆、行筆、收筆、轉折和連帶這五個基本運筆動作;
有針對性地對點、橫、豎、撇、捺、提、鈎折等基本筆畫進行訓練,做到“橫要平穩字不歪”、“豎要挺直精神來”、“撇有尖”、“捺有腳”。
通過口訣記憶法學習并記憶書法技巧。
比如遵守“先撇後壓、先橫後豎、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外後内、先外後内封、先中後兩邊”的書寫規則。
3、循序漸進,反複練習。
練字不同層次的三種學習方法分别是摹帖、對臨和背臨。
臨摹字帖的時候,要做到心、口、手合一,寫的過程中要專心,将書法技巧和口訣讀出來,再落筆到字帖上。
按照不同需求選合适字帖,比如衡水體英語字型,從字母到句子、短文的書寫練習,适應考試需求;
漢之簡臨摹字帖,結合描紅、臨帖兩種方式,熟悉字帖筆順、結構同時,培養獨立書寫能力,組詞、造句内容培養語言組織能力。
牢記“一看二寫三對照”。
寫完字帖後要對照原帖思考,給 自己找找茬,寫的時候哪裡卡殼了,不規範的地方在哪裡。
對臨之時,要邊看、邊分析、邊寫;
背臨是練字的終極目标,前提是必須将字型筆畫、結構特點了熟于心,包括字型形态、筆畫結構、運筆方法等,這就要求孩子必須循序漸進、反複練習。
每一次都帶着新的思考開始下一次的練習,相信定能日有所練,日有所長。
4、學會堅持。
練字,貴在堅持。
不要因為外界幹擾搖擺不定,不要因為一時看不到成效就半途而廢。
一旦開始了,就要靜心沉氣,做好“本手”;拒絕浮躁,摒棄“俗手”;最終才能領悟精髓,成就“妙手”。
循規蹈矩地練,日積月累地練,練到心中有筆,這項技能就再也丢不了了。
這兩天,各省陸續公開聯考成績。
湖北武漢考生黃鄭煊聯考總分703,其中國文成績145,學習筆記一經曝光,引發網友熱議!
有網友直言:
“看筆記就知道他考試一定是神仙卷面了!
他的試卷讓字差的人抄一遍,成績估計隻有一百二三,字寫得好,對作文成績太重要了!”
深以為然。聯考時,最吃虧的不是成績差的孩子,而是那些字寫得醜的。 孩子當下練好字,受益在将來。
“神仙卷面”VS“零分卷面”: 考場上無形的拉分利器
常言道:書為心畫,字如其人。
試卷上的字迹,是留給閱卷老師的第一印象。
試問,如果你作為閱卷老師,看到以下卷面,你會給哪個打高分?
2022聯考作文《本手妙手俗手》
答案不言而喻。
字迹工整的卷面賞心悅目,在答案正确的情況下,閱卷老師自然會給出相應的卷面分。
字迹淩亂的卷面,即使答案正确,若是難以辨識,不扣分已是萬幸。
尤其現在是電腦閱卷,對考生的書寫規範和答題習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郭沫若曾大力提倡:
“務必積極培養中國小生寫字的能力,不一定要求人人都能成為書法家,但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格,端正、幹淨、容易認。”
前兩天,在網上讀到一個女孩的聯考故事,不禁唏噓。
網友@夏夏 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告誡學弟學妹平時一定要好好寫字。
聯考結束後,她對照标準答案估分後,覺得考550+沒問題,結果成績公布後,她隻考了460分,國文成績隻有50分,作文0分。
她說自己平時國文都在110左右,分析後得知落榜原因一是作文跑題,二是字迹太潦草。
原來,聯考的時候,她有些緊張,作文寫成了小說,擔心時間不夠用,是以字寫的非常潦草。
教育界廣為流傳的一句話是:得國文者得天下,得閱讀者得國文。
閱讀最重要的展現就在于作文,國文試卷滿分150分,單是作文就有60分,占據着國文的“半壁江山。”
父母是否重視練字,孩子是否習得一手好字,書法的重要性,或許在平時展現不出來,但是考場上的差距一目了然,也是拉開孩子作文分數的關鍵。
《聯考作文評分标準》明确規定:
“字迹潦草,難以辨認,标點不清或錯别字太多,判為三類卷(41分以下)”
有一位作文評卷老師坦言:
“看卷面就可以看出整體素質,字差的答卷,不用看也就30多分。”
要知道,閱卷老師一天閱卷幾千份,字迹漂亮至少要加5分。
如果僅因為字迹在作文上和别人拉開5-10分,其他科老師再因為字迹淩亂而扣分,尤其是文科,題目靈活性和主觀性更強,相同答案下,卷面之差,就是分數之差。
在“多拿1分、甩開千人”的聯考中, 分數之差,就是名次之差,學校之差。
字迹,無疑就是考場上的拉分利器。
除了字迹本身,近年來,全國各地陸續在中聯考試題中,加強書寫教育和漢字書寫能力考察。
比如:
2021年黑龍江中考考題,要求學生臨寫一句古詩,平時沒有練過書法的學生,恐怕沒辦法得到滿分:
2023年甘肅白銀市、天水,中考國文卷中,出現考察學生漢字書寫能力:
将“書法納入中聯考”不再是一句口号,寫字也不再是孩子們的選修課,而是一項必備技能。
練字功夫在平時,短期來看是考場上受益,長遠來看也有利于孩子的個人成長。
國文145分!聯考出現“神仙卷面”,字迹工整漂亮 練字,是對孩子成本效益最高的投資
縱觀曆屆中聯考學霸,他們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特征:堅持練字,熱愛書法。
今年湖北考生“黑馬”考生張煜東聯考成績708分,他說這是他高中三年最好的成績,比平時多出将近40分,國文更是138分高分,完全在他意料之外。
通過采訪了解到,他從國小一年級開始練習硬筆書法,他認為,所有孩子聯考前都應該養成練字習慣。
2021年1月,黃佳晟被北京大學提前錄取,她認為正是因為堅持練習書法十年,才讓她在面試中顯得更加從容;
黃佳晟 小楷《金剛經》局部
2020年唐楚玥憑借聯考國文146分,一度成為全網刷屏學霸,唐楚玥表示,自己平時很喜歡練字,練字讓她更加自律;
唐楚玥字迹
2019年河南理科第一名韓奉延被清華大學錄取,當老師問起高分秘訣時,他回答:
“可能因為練習書法的緣故,因為學書法讓他在學習和考試中多了幾分定力。”
韓奉延的書法作品
有網友評論到:
“十個考得好的學霸,十份印刷體卷面,看完默默練字去!”
大多數人眼中的學霸都是高度自律、專注力強,有耐力和韌性……
而這些品質,都可以從練字這個小習慣中慢慢培養。
方寸之間見天地,練字之時養性情。練字的附加值往往大于寫好字本身。
孩子想要把字寫好,首先要十分專注,仔細觀察每一個字的結構以及筆畫;
其次單純的筆畫要反複練習幾十遍才能寫好,久而久之便能磨煉孩子心性,這樣他們遇到任何難題都不會輕言放棄;
最後書法往往都是以詩詞文章、名言警句為載體,潛移默化中增加孩子文學素養,一步步讓他們成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
上學時,孩子也會因為寫字好看而得到老師、同學誇贊,增加學習自信心,對提升成績有所幫助。
想起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10歲男孩堅持練字4年後,從中等生逆襲到年級第一。
其爸爸透露:“大家表面上看到的是字,背後其實是孩子自信心的提升。”
除了個别學霸靠天賦學習外,大部分的學霸都是後天養成的,而秘訣就在于:誇!
正如斯坦福教授曾在實驗中證明,成長型誇獎方式,能讓孩子成績提高30%。
練字如磨劍,劍鋒出自信,激發孩子學習内驅力;
寫字如做人,筆端顯品格,塑造孩子道德根基。
柳公權從小就在書法方面顯示出過人的天賦,有一天,他和幾個小夥伴舉行“書會”。
賣豆腐的老人路過時,看了他所寫字後,覺得這個孩子傲氣大于才氣,便對他說道:
“你這個字寫得和我框子裡豆腐似的,無筋無骨,還值得拿到人前受誇嗎?”
小公權聽後,很不高興。老人建議他去華京城看看,說那裡有人用腳都比他寫得好。
第二天,小公權來到華京城,看到一個獨臂老頭赤腳坐地上,左腳壓着稿紙,右腳上夾着筆,所寫之字如同群馬奔騰、龍飛鳳舞,引得衆人陣陣喝彩。
小公權跪在老人面前,欲請教寫字秘訣,老人在地上鋪上一張紙,用右腳寫了幾個字:
“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白家長,始得龍鳳飛。”
從此以後,柳公權時刻牢記老人的這幾句話,發奮練字,手上磨繭子,衣肘縫縫補補。
終于,他成為一代書法大家。
練字教會孩子付出艱辛努力和持之以恒堅持的同時,也在教會他們時刻保持謙虛和虛心态度,隻有不斷學習和借鑒他人優點和經驗,方能包容萬象,成大器。
正如《弟子規》中所寫: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一個人的内在智慧和性格,往往能從他所寫的字中窺見一二。
字迹端正的孩子,往往性格穩重,思維清晰,學習上自然能坐得住冷闆凳,下得了苦功夫;
字迹潦草的孩子,大多性格急躁,思維跳躍,學習上容易急于求成,缺乏耐心和細緻的鑽研,想要做好一件事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這讓我想起一位老教師對家長的忠告:
她建議家長都去翻翻孩子的作業本,那些寫字拖拉、書寫潦草、小錯誤不斷的孩子,往往做事磨蹭,缺乏自控能力。
孩子對待寫字的态度,就是對待學習、對待人生的态度。
父母從小培養孩子練字習慣,不隻是為了讓他們赢在中聯考,更能為孩子鋪好人生路。
國文145分!聯考出現“神仙卷面”,字迹工整漂亮 練字要趁早
有着20多年教齡的國文老教師坦言:80%成績好的學生,字型都比較工整。
老話說:天下大事必做于細。
學習是孩子的第一要務,孩子的好成績,從寫好一撇一捺開始。
要知道,練字總比不練強,早練總比晚練強。
尤其國小階段,孩子時間較為充裕,字迹也未定型,不妨就從這個暑假開始,重視孩子練字習慣的培養!
- 緻家長:
1、孩子練字前:
決定練字時,要和孩子立好規矩,比如讓孩子自主選擇周内兩晚分别練習1小時,周六日晚上必須練字一小時。
練字開始前,確定桌面整潔、光線充足,為孩子創造安靜、整潔的練字環境;
前期和孩子一起準備練字工具,如字帖、毛筆、鋼筆、紙張等,確定工具品質良好,以免影響練字效果,導緻孩子對練字喪失信心。
2、孩子練字時:
做好榜樣,關掉電視 ,停止刷手機,盡量讓手機處于靜音狀态; 不要制造噪音,随意打斷孩子,分散孩子注意力;
前期盡量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在一旁安靜觀察,確定孩子按照正确方法和步驟練習。
3、孩子練字後:
對孩子練字成果給予如實的評價,不吝啬肯定,激發自信心,不避諱批評,教會孩子正視問題;
鼓勵孩子多觀察、多思考,慢慢培養孩子觀察力和分析力,幫助孩子更好掌握練字技巧;
多帶孩子欣賞别人的書法作品,告訴孩子隻要堅持練習,也會如此優秀;
寓教于樂,将練字融入家庭生活,比如周六日可以和孩子比賽寫字帖,适當給予孩子物質獎勵。
注重實際應用,引導孩子在寫作業、記筆記等場景中運用所學技巧,讓孩子體會到練字的實用價值。
- 緻孩子:
1、保持正确姿勢。
俗話說:握筆不對,發力不對,寫字很累。
正确的姿勢就是寫字的規矩,有了規矩,練字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坐姿:背部挺直,雙腳平放地面,頭部和紙張保持适當距離,避免過近或過遠。
圖檔來源:網絡
握姿:拇指食指捏,靠在中指上,四指半擾,掌心空,筆杆右斜,立掌寫。
圖檔來源:網絡
2、基本功要紮實。
掌握并熟練運用起筆、行筆、收筆、轉折和連帶這五個基本運筆動作;
有針對性地對點、橫、豎、撇、捺、提、鈎折等基本筆畫進行訓練,做到“橫要平穩字不歪”、“豎要挺直精神來”、“撇有尖”、“捺有腳”。
通過口訣記憶法學習并記憶書法技巧。
比如遵守“先撇後壓、先橫後豎、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外後内、先外後内封、先中後兩邊”的書寫規則。
3、循序漸進,反複練習。
練字不同層次的三種學習方法分别是摹帖、對臨和背臨。
臨摹字帖的時候,要做到心、口、手合一,寫的過程中要專心,将書法技巧和口訣讀出來,再落筆到字帖上。
按照不同需求選合适字帖,比如衡水體英語字型,從字母到句子、短文的書寫練習,适應考試需求;
漢之簡臨摹字帖,結合描紅、臨帖兩種方式,熟悉字帖筆順、結構同時,培養獨立書寫能力,組詞、造句内容培養語言組織能力。
牢記“一看二寫三對照”。
寫完字帖後要對照原帖思考,給 自己找找茬,寫的時候哪裡卡殼了,不規範的地方在哪裡。
對臨之時,要邊看、邊分析、邊寫;
背臨是練字的終極目标,前提是必須将字型筆畫、結構特點了熟于心,包括字型形态、筆畫結構、運筆方法等,這就要求孩子必須循序漸進、反複練習。
每一次都帶着新的思考開始下一次的練習,相信定能日有所練,日有所長。
4、學會堅持。
練字,貴在堅持。
不要因為外界幹擾搖擺不定,不要因為一時看不到成效就半途而廢。
一旦開始了,就要靜心沉氣,做好“本手”;拒絕浮躁,摒棄“俗手”;最終才能領悟精髓,成就“妙手”。
循規蹈矩地練,日積月累地練,練到心中有筆,這項技能就再也丢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