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甄嬛傳》的朋友對麝香應該不會陌生。但大部分人對其的印象還停留在“堕胎神器”上。其實,麝香的功效遠不止于此。它既是珍貴的天然香料,又是不可或缺的藥材。
人類與麝香的淵源由來已久。你可能不知道,現在很多香水都離不開麝香,因為它有獨特的香味,而且持久不易散發。
《本草綱目》曾記載,麝香具有通諸竅、透肌骨的作用,是特效藥。是以,很多中藥裡都有添加麝香,它具有開竅醒腦、消腫止痛的神奇功效。
過去,1克麝香的價格曾高達800元,在當時市場上也不足為奇,可見麝香的珍貴。
而自從人類自發現麝香的妙處之後,麝香的制造者—雄麝便經曆了長久的浩劫。
孤勇者麝
麝香主要來自雄麝。雄麝長得有點像鹿,但是麝沒有角,這也就意味着它攻擊性不強。它全身上下隻有兩顆獠牙攻擊性強一點,可以保護自己。
麝喜歡栖息于茂密的森林之中。體型不大,體長不超過一米,體重在7至17公斤之間。主要靠吃嫩葉、苔藓等為生,是妥妥的素食主義者。
麝個性機警而膽小,是以選擇在遠離人類的地方生活。本來它們可以過着平靜而幸福的生活。但是因為身上可以産出人類視若珍寶的麝香,是以麝類很長一段時間都擺脫不了人類的捕獵。
取麝香的殘忍過程
麝香雖珍貴,但采集麝香的過程卻是殘酷的。麝香主要在麝的麝囊之中。麝囊在肚臍下方與生殖器之間的位置。對動物來說,也是比較敏感的部位。麝囊中堆積了許多幹燥的分泌物,就是大家常說的麝香。
早年,人類取麝香沒有太多技巧,非常簡單粗暴。先是捕獵麝,捕到之後,找來幾個壯漢,齊心協力将麝的手腳死死按住,然後掏麝香的人出場,隻要找到麝囊,就用工具将整個腺囊暴力割下。
整個過程不消毒不麻醉,麝本身就敏感膽小,捕獵本身已經讓它們本就脆弱的心靈不堪一擊,而取香這個過程不亞于酷刑。如果操作不當,甚至還有生命危險。是以,取麝這個過程對麝的身體心靈都會造成嚴重創傷。
後來,有些不小心被捕的麝,會在人類動手前,主動咬破自己的香囊。哪怕自殘,也不願經曆地獄一般的折磨。
取麝囊對于麝來說,經受的是身體跟精神雙重的考驗。
後來,終于有一部分人開始意識到取麝香對麝的殘忍,而麝也在多年的捕獵、取香之後,數量驟減。是以,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人工飼養麝開始逐漸開展起來。
而為了躲避人類,栖息地越來越偏僻,數量越來越少,在夾縫中求生的野生麝也終于開始迎來生機。
與養殖麝同時進行的,還有取香的技術研究。随着養殖戶不斷摸索改進,逐漸找到了一種相對溫和的取香方式。
改進後的取香方式,不用将香囊整個割下,麝也不必冒生命危險。這種方式隻需在消毒後,将囊割開一個小口,用鐵片刮下香囊裡的分泌物,也就是麝香。刮完以後,麝身體幾乎不受影響。
而且這種方式可以多次取香,麝香也就變成了可再生資源,。對養殖戶來說,也是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野生麝類由于數量銳減,目前已被保護起來,國家專門為它們設立了保護區,不允許捕獵。
而人類對麝香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人工養殖也并不能完全滿足。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人們在科研方面也是投入了大量精力。目前,人工合成麝香也取得一定進展。
相信,随着科學的進步,在不久的将來,人工麝香可以完全替代天然麝香。讓這些自帶香料的麝類們可以在大自然盡情撒歡,将本就屬于它們的自由徹底還給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