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人類終将可以乘坐飛船穿越星際空間,發現另一個星系降落在它的行星上,看着它的藍天,感受着風。
突然看到這個星球上有一個個穿着古老服飾在曠野奔跑的人們,他們手上的古文書籍中出現着阿拉伯文,西方文,印度文……
這絕對是一個新的地球降臨,但也許是某個文明受到毀滅性打擊,獲得時間恢複新的家園。
但是這個星球居然還有着現存的古老文明,這絕對是最大的發現,但這種發現出現的機率又是多少?
1%? 0.01%?或者更低,但是如果這個星球處于銀河系中心的位置,似乎還是有一定的希望的。
事實上,處于銀河系中心地帶出現類似古老文明的幾率幾乎是100%。
原因在于銀河系中央交彙的巨大密度,隻有在這個地方才能有超級誕生文明的可能。
恒星的密度。
銀河系中的恒星數量之多不能夠估計,但可以估算出一個數量,大約400多億顆,而且這是一個最低的數量,實際上可能還遠遠不止這個數量。
銀河系的半徑是100000光年,而銀心處的直徑也有5000光年,那麼在這個地方,一個光年大約有30顆恒星,是以我們可以認為在銀心處的1平方光年内,大約有900顆恒星。
而銀心的半徑大約是2000光年,是以我們可以簡單的算出:銀心部分的恒星數量大約有8100億顆。
這種資料僅僅是一個估計,并且在這個估計中,并沒有包括到一些較小的恒星,是以僅僅在寬松的範圍中計算也是極為龐大的,是以銀河系的恒星數量之多是超乎尋常的,這也是為什麼人類躲在外圍的地方,而這些恒星被稱為核心恒星,因為他比較的集中。
如果按照10平方光年的密度來算的話,那麼就會出現9000億顆恒星的數量,還有更多的,如果說是人類活動的話,那麼人類之間的距離會臨近一些,會出現更高的密度,如果有一天人類能夠到達這裡,那麼銀河系中心處的生态體系一定是非常的豐富的。
人類是否能夠生存。
銀河系中心的危害非常的多,而且這種危害是無法知曉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核心區域有大量的塵埃和氣體,那麼這種大量的塵埃很容易使人類的電子裝置癱瘓,那麼這就會對人類的生活産生一個很大的影響。
盡管銀河系中心處有大量的恒星,但同樣也會有大量的恒星飛向外圍,是以存在一顆重大的危險,這顆恒星可能飛向地球,可能會将地球帶走,也有可能會襲擊地球,直接摧毀地球。
是以銀河中心處的環境對與人類來說也非常的危險,但人類可以離開地球居住其他的星球。
但人類能否适應銀河系中央處的環境呢?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首先,銀河中心處的恒星非常的多,是以人類如果想要在這附近生活,就需要有大量的能源支援。
恒星一般會在自身核聚變中産生能量,但這種能量一般無法直接被利用,是以,能否有一種途徑能夠将這種能量直接利用起來,就需要開發一種能夠産生能量的機器了。
其次,銀河系中心處的恒星非常的密集,是以會産生極大的碰撞率,還有一部分衆多的大品質黑洞,還有一部分的恒星在不斷的汲取其他的恒星,非常的危險。
除此外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輻射因素,銀河系中心處的恒星由于恒星數量非常的多,是以在這附近的輻射也非常的強,這樣人類身體會遭受到一定的傷害。
那麼這樣的原因,人類是否可以在這個地方誕生文明呢?
誕生文明的機率。
銀河系中心處的恒星比較的多,但是恒星類别卻比較的單一,都是紅矮星,相對來說,較少有類似于太陽恒星或者其他的大品質恒星等等。
那麼銀河系中心處大體上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在恒星圍繞下,誕生出來的行星被烤幹,造成文明消失。
另一種是在恒星周圍形成行星,但是這樣的機率也非常的小。
而銀河系中心的恒星數量非常的多,而且恒星之間的太空環境也非常的複雜,這是一個巨大的優勢,銀河系中心的恒星圍繞周期也非常的長。
這也意味着在這樣的環境下可能誕生出一種完全不同于原來的文明方案。
而在銀河系中央處的舊銀心周圍,形成了一個完全适宜人類居住的環境。
而兩者之間的距離也非常的近,這屬于銀河系中央處的舊銀心的産物。
人類如果誕生在靠近銀河系中心的環境中,那麼發展作為古老文明的可能會大大增加,而銀河系中心處的生物環境的多樣性也比較的豐富,這都表明這個地方非常适合生命生存的地方。
那麼銀河系中心的生命是否能夠進化出來呢?
首先,在舊銀心附近,多數的恒星是紅矮星,是以這種恒星有兩個大的優勢,一方面有足夠的時間,另一方面對于星暴等現象都會帶來很大的危害。
是以在這個地方,會形成較為恒定的恒星,是以恒星的年齡比較的穩定。
是以舊銀心的生命發展軌迹是比較的好的,那麼銀河系中心的恒星也有充足的氫元素,這樣就可以在人類建立自由空間站建立發展的條件。
而銀河系中央處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恒星類型,但是這并不影響銀河系中央處的恒星環境。
結語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未知的恒星類型,現在人類能看到的隻是種種,是以也有一種極有可能的恒星會有很大的影響,使得銀河系中心處産生更為豐富的多樣性生命,并且通過這種途徑,人類也可以看到非常具有特色的生命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