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17軍軍長張濤,因戰敗叛變投敵成營長,建國後卻安穩當起了村長

引言

紅17軍軍長張濤的故事充滿了戲劇性和沖突,他曾在革命的道路上英勇奮鬥,然而,在面對挫折和誤解時,他選擇了叛變投敵,成為國民黨的一名營長。

紅17軍軍長張濤,因戰敗叛變投敵成營長,建國後卻安穩當起了村長

在新中國成立後,張濤坦白了自己的經曆,得到了組織的寬恕,并最終在家鄉當上了村長。

他的一生既有輝煌的戰鬥經曆,也有令人唏噓的叛變和重新找回自我的過程,這段跌宕起伏的經曆,為我們展示了一個複雜而真實的曆史人物形象。

紅色歲月中的張濤:從軍閥混戰到紅軍之路

張濤,原名張高壽,出生于湖南省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湖南是革命人才輩出的地方,這片土地上曾湧現出許多為了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而奮鬥的英雄。

張濤的家境十分貧寒,家裡的田地少得可憐,父母常年在外做苦工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

紅17軍軍長張濤,因戰敗叛變投敵成營長,建國後卻安穩當起了村長

從小,張濤就知道生活的艱辛,他不僅要幫家裡幹活,還要照顧弟妹。

盡管生活困苦,張濤卻從未放棄對未來的憧憬和對更好生活的向往,他經常聽村裡的老人講述太平天國起義和義和團運動的故事,這些英雄事迹在他的心中種下了對革命的向往。

在那個軍閥混戰的年代,天下大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為了謀生,年少的張濤在家人的安排下加入了湘軍。

在軍隊裡,張濤憑借着過人的膽識和勇猛的作戰風格,很快便嶄露頭角,他的勇敢和機智得到了上級的賞識,并被派去參加北伐戰争。

北伐戰争期間,張濤所在的部隊多次沖鋒陷陣,他以出色的表現赢得了“李逵”的綽号。

紅17軍軍長張濤,因戰敗叛變投敵成營長,建國後卻安穩當起了村長

在一次激烈的戰鬥中,張濤英勇作戰,帶領部隊取得了關鍵性的勝利,這次勝利不僅提升了他的軍銜,還使他受到了更高層的關注。

北伐勝利後,張濤被派往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六軍接受輪訓,在這期間,他結識了來自家鄉的老鄉黃克誠。黃克誠當時是第三十六軍的政治教官,已是一名共産黨員。

他被派到這裡擔任政治教官,肩負着在軍中傳播共産主義思想的任務。

黃克誠聽聞張濤的事迹後,對他産生了濃厚的興趣,課堂上,黃克誠發現有個聽課特别認真的學員,經過打聽,得知這個學員正是張濤。

課後,黃克誠主動與張濤交流,向他介紹共産主義理論和黨的事業。張濤對這些新思想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紅17軍軍長張濤,因戰敗叛變投敵成營長,建國後卻安穩當起了村長

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流,張濤對共産主義有了更深的了解,并被黃克誠的革命信念所感染。

他認識到,隻有推翻反動統治,才能使中國擺脫貧困和壓迫,人民才能過上幸福生活,于是,1930年初,張濤決定離開國民革命軍,加入紅軍。

張濤的決定并非輕而易舉,為了實作這一目标,他曆經了四個月的艱苦跋涉,終于到達了湖北,加入了工農紅軍。

張濤被任命為紅五軍第五縱隊第八大隊的隊長,政委正是黃克誠,張濤在新的崗位上煥發出更大的幹勁,展現了出色的上司才能和英勇無畏的精神。

戰火中的洗禮與成長

加入紅軍後,張濤表現得異常出色,在攻打長沙的戰鬥中,他身先士卒,沖鋒在前,帶領部隊取得了重要的勝利。

紅17軍軍長張濤,因戰敗叛變投敵成營長,建國後卻安穩當起了村長

然而,這場戰鬥也讓張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他在戰鬥中身負重傷,被送往後方治療,盡管如此,張濤并沒有退縮,傷愈後,他迅速回到戰鬥崗位,繼續為革命事業奮鬥。

1932年,紅軍進行了大規模的整編,張濤所在的遊擊隊和其他一些部隊被整編為紅十六軍。

張濤因作戰勇猛,被任命為副軍長,不久,他又被任命為獨立三師師長,政委為葉金波,兩人在戰鬥中配合默契,多次取得勝利,得到了上級的高度贊揚。

随着反圍剿戰鬥的不斷進行,紅軍在湘鄂贛根據地的戰鬥形勢愈發嚴峻,為應對敵人的圍剿,紅十七軍應運而生。

張濤被任命為紅十七軍軍長兼主力師師長,副政委依然是葉金波,兩人繼續在戰鬥中并肩作戰,取得了不少勝利。

紅17軍軍長張濤,因戰敗叛變投敵成營長,建國後卻安穩當起了村長

1934年初,紅十七軍召開了一次至關重要的軍政幹部會議,會議決定由張濤和葉金波分别擔任前總指揮部的正副總指揮。

會議氣氛緊張而熱烈,衆多将領齊聚一堂,共同制定作戰計劃,會場上,張濤和葉金波不斷與各級指揮官讨論戰術,研究如何配合當地武裝力量,在木石港展開戰鬥,以打擊反動派。

會後的數天内,紅十七軍在張濤和葉金波的帶領下,與反動派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戰鬥打得異常順利,紅十七軍接連取得三場勝利,并一舉收複了木石港地區,戰鬥結束後,張濤站在高地上,看着勝利的旗幟飄揚,心中難掩激動,士兵們歡呼雀躍,慶祝着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然而,連續的勝利也讓張濤和葉金波兩位經驗豐富的老将略顯輕敵。

紅17軍軍長張濤,因戰敗叛變投敵成營長,建國後卻安穩當起了村長

盡管兩人都曾經曆過無數次戰鬥,但這次的勝利沖昏了他們的頭腦,站在指揮部内,張濤拍着葉金波的肩膀,自信地說:“我們就地休整七天,讓兄弟們好好恢複體力,然後再做下一步的打算。”葉金波也點頭贊同,沒有反對。

于是,張濤和葉金波指令部隊在木石港休整,士兵們卸下了重重的裝備,享受着難得的平靜時光,然而,誰也沒有預料到,這一連七天的休整徹底改變了張濤的命運。

此時,國民黨方面也不甘心失去木石港這一戰略要地,蔣介石親自下達了嚴令,要求必須奪回木石港,剿滅紅十七軍。

敵軍指揮官接到指令後,立即調集周圍的部隊,向木石港方向集結,同時,敵軍指揮部也緊急調回了在外作戰的部隊,計劃對木石港進行包圍。

紅17軍軍長張濤,因戰敗叛變投敵成營長,建國後卻安穩當起了村長

在紅十七軍休整的第六天清晨,張濤站在指揮部的窗前,眺望遠處的山巒,心中默默思索着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突然,哨兵急匆匆地跑進指揮部,報告敵軍正在向木石港集結,張濤迅速召集軍政幹部開會,分析敵情,商讨對策。

然而,等到紅十七軍意識到敵軍的重兵包圍時,局勢已經非常危急,張濤果斷下令部隊緊急撤離,冒着嚴寒向北突圍。

部隊在突圍過程中,敵軍的炮火如雨點般落下,戰士們在敵軍的重重圍困中奮勇拼殺,傷亡慘重。

張濤帶着剩餘的千餘名士兵,經過幾天的艱苦行軍,終于趕到了王文驿,然而,他們卻在這裡遭到了敵軍的重兵伏擊。

紅17軍軍長張濤,因戰敗叛變投敵成營長,建國後卻安穩當起了村長

戰鬥異常激烈,紅十七軍措手不及,再次遭遇重創,損失了半數以上的兵力,僅有一名叫王義勳的副排長帶領着數百名機槍連的戰士,憑借頑強的意志,突破了敵軍的重圍。

在戰士們拼命掩護下,張濤和葉金波等人也成功殺出重圍,曆經艱難回到了指揮所。

此時的紅十七軍已經損失慘重,主力部隊幾乎全軍覆沒,張濤心中滿是痛惜與懊悔,他知道這次失誤給部隊帶來了多大的損失。

戰後,紅十七軍因慘重的損失被撤銷番号,張濤被撤職,葉金波等人也被停職處理。

張濤因在戰鬥中負傷,被送往後方醫院養傷,在醫院中,張濤不僅要忍受身體上的疼痛,還要承受心理上的巨大壓力,他為自己在木石港的決策失誤而深深自責,同時也為失去那麼多戰友而痛心。

紅17軍軍長張濤,因戰敗叛變投敵成營長,建國後卻安穩當起了村長

叛變投敵與複雜的人生選擇

正當張濤心灰意冷之際,他聽到了一個更加沉重的消息:政委葉金波因戰鬥失利而被處決。

這個消息讓張濤感到極度恐慌,他認為自己也難逃一死,面對這樣的境地,張濤陷入了深深的絕望和恐懼中,于是他便趁着外出散步之際逃離了醫院。

他選擇了成為一名逃兵,更令人不齒的是,他竟然投敵,并且憑借過人的膽識和作戰經驗,很快在國民黨軍隊中站穩腳跟,被任命為營長。

成為國民黨營長後,張濤在軍中表現得非常出色,他帶領部隊多次參與對紅軍的圍剿行動,但他始終保持着一顆隐忍的心,沒有出賣紅軍的秘密。

張濤知道,自己能夠在國民黨軍中立足,是因為他隐藏了真實身份,盡管他身處敵營,但内心深處仍有一絲對紅軍的懷念和對革命事業的向往。

紅17軍軍長張濤,因戰敗叛變投敵成營長,建國後卻安穩當起了村長

1949年,新中國成立,國民黨政權崩潰。面對共産黨軍隊的強大攻勢,國民黨軍隊紛紛撤退。

張濤選擇不随國民黨撤往台灣,而是回到家鄉,過起了平凡的生活,他明白,自己在國民黨軍中的生活已經結束,新中國的到來是曆史的必然。

然而,三反五反運動的展開讓他恐慌不已,思忖再三,他決定向組織坦白自己離開紅軍後的經曆。

組織上經過調查,發現張濤在投敵後并未做出危害紅軍的事情,且他曾是黃克誠的老部下,便将情況彙報給了黃克誠。

黃克誠經過詳細調查,了解到張濤逃跑的導火索是葉金波的錯殺,而張濤在敵營中并未做與紅軍為敵的事情,遂批示不予追究,允許張濤參加正常的生産活動。

紅17軍軍長張濤,因戰敗叛變投敵成營長,建國後卻安穩當起了村長

得到了組織的寬恕,張濤感恩不已,決定用自己的行動來報答組織的寬宏大量,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務農生産和土改工作中,憑借着在軍隊中培養的上司才能,很快獲得了上級和村民的認可和信任,在一次村民大會上,張濤被選為村長。

擔任村長後,張濤盡心盡力為村民服務,他組織村民修路、挖井,改善生産條件,提高農業産量。

在他的帶領下,村子裡的生活水準逐漸提高,村民們對他充滿了感激和敬重,張濤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彌補過去的錯誤,赢得了村民們的信任和尊重。

盡管他未能重回黨的懷抱,但他在後來的工作中,始終以一顆感恩的心,努力為人民服務,用實際行動彌補了自己曾經的過失。

結語

張濤的一生是一個充滿沖突和反思的傳奇,他曾是紅軍的英雄,卻因一時恐懼而選擇了叛變,但其實葉金波的死其實是錯殺。

紅17軍軍長張濤,因戰敗叛變投敵成營長,建國後卻安穩當起了村長

在國民黨軍中,他并未出賣紅軍,保持了一份底線。新中國成立後,張濤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用實際行動彌補了曾經的過失。

他的故事提醒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面臨選擇,這些選擇将深刻影響我們的命運。

張濤最終用自己的努力和奉獻,赢得了一個平靜和充實的晚年,成為新中國寬容與重新開始的一個象征。

參考資料: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七軍_百度百科 (baidu.com)

紅17軍軍長張濤,因戰敗叛變投敵成營長,建國後卻安穩當起了村長

紅軍名将葉金波 - 中國知網 (cnki.net)

紅17軍軍長張濤,因戰敗叛變投敵成營長,建國後卻安穩當起了村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