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中國古代的風水文化博大精深,風水知識的運用幾乎深入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古時候的大戶人家,無論是婚喪嫁娶還是高屋建瓴,都會請個懂風水的來看看。
在建築領域,風水的應用更是廣泛,古人認為,居住環境的好壞決定着這家人将來的運勢,是以我們可以看到,建房子之前的準備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在建房子的時候,風水上有句話叫做“白虎穿堂,家敗人亡”,這裡白虎究竟指的是什麼呢?為什麼白虎穿堂而過,就會家破人亡?
這句話究竟是迷信,還是真有道理?
一、什麼是白虎
白虎,顧名思義就是白色的老虎。
在古代,由于人們缺乏科學文化知識,是以見到白虎的時候都是非常驚訝的,在加上古代神話中四大靈獸中也有白虎,是以白虎逐漸變成了一種名詞,具有非常有價值的象征意義。
人們很快就将白虎運用到了生活中,上古四大靈獸分别是朱雀、玄武、青龍、白虎。而在神話傳說中,青龍居住在東海之濱,玄武居住在北境,朱雀在南方的火山之中,而白虎則在西邊,人們便開始用四大神獸來描述方位。
除此之外,在陰陽五行中,白虎代表金色,這屬于陰性能量。
在風水學的觀點來看,天地升騰依靠的是陽氣,陰氣是晚上才會出現的,是以到了晚上人特别容易受到陰氣的侵襲。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曆,白天就算脫了衣服也不會感覺多冷,但是晚上起來上廁所的時候,就算披上一件衣服都會感覺很冷,恨不得趕緊上完回到被窩裡。
當然我們現在都知道,這是因為晝夜溫差的緣故,晚上本身就會比白天冷一些;但古人的認知并沒有全面,他們認為并非是夜晚的溫度更低,而是因為“陰氣”。
是以,白虎身上的特點就很明了了,除了代表西邊的方位,還是陰氣的集中地。
試想一下,要是造房子的時候沒有注意白虎位,就會導緻人居住在白虎位上面,當然會過得不好。
古代平民建築大都是平房,跟現在的高樓一樣,都講究一個坐北朝南,很多人不了解什麼意思。
其實很簡單,這樣的房子向陽,屋内始終曬得到太陽。
這樣的居住環境不僅風景好,采光也好,太陽光還有殺菌作用,住在這樣的屋子裡會感覺很舒适。
不朝南的房子,首先沒有充足的日照,這樣會導緻屋内潮濕,人住在裡面會感覺皮膚表面總有一層黏糊糊的汗液,體感很差,房子裡也很容易生黴。
長期居住在這樣房子裡的人都是精神不振的,這也是為什麼朝向好的房子都要賣得貴一些的原因。
二、白虎穿堂,真的家敗人亡?
在住宅層面,白虎位指的是整個宅子的右側,古人認為,這個地方不能太高或者不能建得脫離整個建築。
就拿四合院來舉例子,右邊的房間被稱為西房,這個房間的面積要比其他的房間小,才能保證整個院子的風水是對的。
如果白虎位的房間比其他的房間都大,或者方位突出靠近大門,這就屬于白虎壓宮,會破壞這個住宅的格局,住的時間長了,就會發生不利的影響。
古人認為,白虎位應該這麼來規劃,比如在白虎位上修建一些魚池或者假山流水,這些小景觀有魚有鳥,還會吸引一些昆蟲和貓貓狗狗,小動物們組成了一個簡單的生态系統,生機勃勃的景象,就能沖抵白虎位的濃重陰氣。
白虎位最忌高大建築,有人喜歡在院子裡修建戲樓或者瞭望台,如果恰好将高台修建在了白虎位上,這家人就要破财了,搞不好還有性命之憂。
古話講“白虎穿堂,家敗人亡”,其實就是說家中最好不要有一條穿堂而過的通道。
由于這條通道貫穿了整個住宅,每個房間都能接觸到白虎位的能量,也就說明陰氣充斥了整座住宅,那要是不家敗人亡就怪了。
我們可以看到,在許多中式大宅裡,雖然也是一字貫穿的設計,但往往都在進門不遠的前院設定了一個石台屏風,或者是矮牆。
在矮牆的前面,還會擺上一個水缸用來養魚,這也是為了規避白虎位所作出的解決之法。
用在現代樓房建築中,也是一樣的道理,現在的樓房都是統一戶型,在橫廳的設計中,就是一條通道從門口開始,然後卧室和衛生間散布在四周,這是非常不利的格局。
應該對玄關和拐角設定好隔斷,這樣就能破除白虎位的詛咒,進而保佑一家人的安居樂業。
當然了,這些說法中其實是有一定的經驗之言。
如果說直接修建一條光秃秃的通道,不僅會影響心情,讓住在此處的人感到有些壓抑;過長的通道還會常常聚起又冷又重的“過堂風”,經常吹過堂風,自然就容易生病了。
是以古人才會覺得這樣的建築結構“不吉利”,其實隻是他們不太了解其中的科學道理,隻能通過樸素經驗來判斷為什麼這種格局不太好了。
是以可以在長通道中做個隔斷、養一些花草,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阻斷穿堂風,還能賞心悅目,提升居住者的心情。
現代建築也是同理。
三、改白虎位成“藥王”
傳聞藥王孫思邈小時候體弱多病,剛生下來沒多久就吃不下奶水,即便強行服下,也會吐出來,好不容易長到三四歲,身體仍然沒有一絲好轉。
根據史書記載,說孫思邈常遭風冷,屢造醫門,湯藥之資,傾盡家産。
也就是說,孫思邈的父母為了給他治病,幾乎花光了家産,但需要注意的是,孫思邈是什麼病?是風冷。
這就很奇怪了,一個小孩子,又不出遠門,哪裡遭的風冷呢?
有人就給孫家提建議,說這也許不是身體問題,大機率是風水問題,孫思邈的父母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反正花了重金請醫生,孫思邈的身體也沒有好轉,不如死馬當活馬醫,請個先生來看看。
風水先生來到孫宅之後,隻看了一眼,就指出了孫家宅子的格局有問題。
原來,孫家正式一條通道貫穿了整個院落,為了讓孫思邈有玩耍的地方,本來設定在中心線上的亭台,也被移到了右側,這更是加重了白虎位的陰氣。
到了夜晚子時,冷空氣加上陰氣就在孫家院子裡四處亂竄,孫思邈這樣的小孩子當然抵擋不住陰氣的侵襲,生病也就“順理成章”了。
最終,孫家改了格局,在白虎位上挖了一個魚池,此後,孫思邈的病奇迹般地好了,最終活了一百多歲,改風水,成就了一代藥王。
結語
是以說,風水學其實并不全是封建迷信,它其中是蘊含了一定的科學規律的。
隻不過古人的科技水準沒有那麼高,他們無法解釋這些有一定規律的現象,是以隻能以一種相對迷信的說法來看待問題了。
如果好好去研究一下,就會發現其實老祖宗留下的各種略帶“迷信”色彩的俗語、傳統,其實都是有一定科學道理在其中的。
當然,我們不能盲目相信其中的“迷信部分”,卻可以參考裡面的現實科學經驗,來提升咱們的生活品質。
來源:中國知網《傳統風水模式下古村落景觀與文化地理學解析》鄧招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