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東土豪小國,如今淪為男人後花園,紅燈區盛行是何原因?

中東位于歐亞非大陸的交界處,聯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自古就是東西方的交通樞紐,有着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被稱為“兩洋三洲五海”之地。

這裡以熱帶沙漠氣候分布最為廣泛,淡水資源稀缺,各國為此也多有紛争。

除此之外,這顆“沙漠明珠”,也孕育出無數的文明,蘊藏着極其寶貴的石油資源。

依靠大自然的饋贈,黑色的黃金讓中東各國發家緻富,現如今我們聽到這個地區,第一印象都是頭頂白布的土豪。

舉手投足之間都閃爍着财富的光芒。

中東土豪小國,如今淪為男人後花園,紅燈區盛行是何原因?

這片土地上有着濃重的宗教氣息,國民幾乎全部是虔誠的信徒,寺廟中傳出的禱告聲,大街小巷穿行的傳統服飾,原住民捂得嚴嚴實實,特别是女性,不僅身體,甚至連面部的皮膚都不允許露出。

但是,就是這樣保守的國土之上,有一個面積僅僅780平方公裡的小國,卻擁有豐富的夜生活,國内允許飲酒,遍地舞廳、卡拉ok,甚至于有着發達的紅燈區。

它就是被譽為“中東夏威夷”的巴林王國,被稱為阿拉伯男人的“秘密後花園”。

這是中東唯一一個波斯灣島國,也是中東最為開放包容的國度。

中東土豪小國,如今淪為男人後花園,紅燈區盛行是何原因?

“男人的後花園”

與衆多的中東國家一樣,巴林同樣依靠石油發家。

1932年,百年在中東地區率先發現和開采了石油,打造出意義非凡的第一口油井。

盡管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巴林沒有獨立主權,但石油帶來經濟的繁榮和現代化建設,都提高了小國人民的生活水準和福利。

世界各地的勞工彙聚于此,辛苦勞作的同時,也希望能夠擁有放松身心的機會,娛樂項目開始發展,紅燈區也應運而生,成為勞工們下班後的最鐘愛的去處。

中東土豪小國,如今淪為男人後花園,紅燈區盛行是何原因?

據統計巴林從事此行業的人超過15000,對于一百多萬的人口而言,這不是一個小數字,相當于街上遇到的100個人中,就會有一個可能從事特殊行業。

白日裡莊嚴肅穆,夜裡燈火酒綠,這片土地充滿了異域風情,不同的人種、文化交彙于此,讓紅燈區的女郎也呈現出多種多樣的魅力。

他們有的來自于中東地區,有的是迫不得已從周遭國家前來謀生的,甚至于還能見到金發碧眼的歐洲女性,當然,絕大多數還是被販賣而來。奢靡的土地上也難免有欺壓淩辱。

針對這種情況,無論是國家還是民間,都采取了沉默的應對方式,僅依靠石油資源來促進發展,讓巴林的經濟十分脆弱,國際油價的動蕩讓國家經濟岌岌可危。

中東土豪小國,如今淪為男人後花園,紅燈區盛行是何原因?

風俗産業為巴林吸引了不少遊客,帶動了旅遊及配套産業的發展,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的外來投資,為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定程度上拯救了整個國家的經濟,是以哪怕是國家明令禁止,在處理的過程中态度也難免暧昧。

當然,為了保證居民的正常生活,巴林也釋出了一系列的規定,在控制紅燈區運作的同時,不至于影響人的生活。

之後,這裡紅燈區的名聲也走向世界,被列為“最想去的地方”之一。

中東土豪小國,如今淪為男人後花園,紅燈區盛行是何原因?

“一棵樹,一口井 ,一座橋”

在阿拉伯語中,巴林指的是兩條河流。

作為波斯灣島國,巴林原本是由三五十個天然島嶼組成,周遭臨海,而後又壕無人性地填海造地,添加了八十多個人工島嶼,有着自己的獨特風情。

盡管臨海,且海岸線及長,沙漠面積卻依舊占據整個國家的百分之九十,年降水量平均隻有一百毫米,夏季更是高溫酷暑。

但是就是在如此惡劣的環境當中,依舊産生了巴林的著名景點“生命之樹”

中東土豪小國,如今淪為男人後花園,紅燈區盛行是何原因?

這棵樹在淺褐色的沙漠當中伫立着,最近的水源離它相隔甚遠,年降水量也不足三次,但“生命之樹”卻依舊枝繁葉茂,數百年建也屹立不倒,是世界十大奇樹之一,在當地更是被奉為聖樹。

由于在古代神話當中,巴林是一個與神明相關的不死之地,這棵樹也被認為是伊甸園中留下的樹,四百多年來,一直賦予巴林人無盡的精神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直以來依靠珍珠産業發展的巴林,采珠業逐漸走向末路,但天不絕人路,在十九世紀波斯灣首次發現了地下石油,波斯灣的第一口油井就來自巴林,這口井也為巴林人帶來了新的希望。

中東土豪小國,如今淪為男人後花園,紅燈區盛行是何原因?

巴沙跨海大橋

這是一座從巴林的小島連接配接到沙特阿拉伯的跨海大橋,總工費近十億美元。

原本兩國來往需要兩個小時的船渡,有了這座25公裡的跨海大橋,通勤時長縮短了五倍不止。

現如今從巴林出發開車抵達沙特僅僅需要二十分鐘。

因為地理位置的獨特性,不少人抵達沙特後也希望能夠到鄰國巴林一睹芳容,夜晚時分車輛更是來往頻繁,甚至會出現堵車的情況。

中東土豪小國,如今淪為男人後花園,紅燈區盛行是何原因?

多元化發展的巴林小國

巴林是中東最小的國家,面積不如國内的一個縣,150萬人口當中,有超百分之四十是外來務勞工口。

淡水資源匮乏,農業和種植業的發展尤為艱難,無法大規模生産糧食,而地理位置和領土面積的局限性,也限制着巴林的産業發展。

巴林的曆史從公元前3000年前開始滾動,蘇美爾人在這個小國建立城市,随後又經曆了腓尼基人的占領、波斯帝國、帕提亞帝國、薩珊王朝的輪番通知,阿拉伯帝國的征服以及英國的殖民統治。

中東土豪小國,如今淪為男人後花園,紅燈區盛行是何原因?

古代的巴林最早是埋葬因航海而死的人屍骨的地方,後來因為阿拉伯商人的商貿往來頻繁,波斯灣成為了中東最大的貿易區,巴林也是以開始興旺發達。

依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讓巴林成為商貿往來的交通樞紐。

非洲的象牙、黃金,波斯的珍珠、毛毯,印度的木材、香料都彙集于此,當地的珍珠産業也是以繁盛一時。

祖上積累的财富,并不能保證後世子孫世世代代的繁榮富裕。

珍珠産業日漸衰微,多年的侵略、戰争讓這個國家越來越貧窮,英國的殖民統治更是剝奪了獨立主權。

中東土豪小國,如今淪為男人後花園,紅燈區盛行是何原因?

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甚至于石油的開采權都攥在英國手中,長達十四年的殖民統治讓巴林人民備受壓迫,過着貧困潦倒的生活。

直到二戰前夕,不斷追求自由與尊嚴的巴林人民終于找到了新的出路。

有了珍珠産業的前車之鑒,巴林很快意識到石油資源的局限性和脆弱性,開展了一些列多元化經濟發展戰略。

開始發展旅遊業、娛樂産業,為周遭國家提供儲油、煉油的服務,積極加入世貿組織,與鄰國建立自由貿易協定。

現如今,巴林的一系列産業逐漸完善,現代化的城市設施拔地而起,重視教育,男女都可上學。

中東土豪小國,如今淪為男人後花園,紅燈區盛行是何原因?

也是以,巴林的婦女地位在阿拉伯國家中位居首位,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巴林婦女都受到過高等教育,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業。

金融業也在國家的經濟中占據越來越高的比例,成為巴林經濟的重要組成,也是中東重要的金融中心。

四百家多金融機構,囊括了銀行、保險、資産管理等多項内容,其他各色行業蓬勃發展,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

也許不久的将來,我們聽到巴林,會有更多其他為人熟知的産業,而不僅僅是“男人的後花園”這樣的稱呼。

來源:中國知網《這裡的婦女不簡單》黃培昭
中東土豪小國,如今淪為男人後花園,紅燈區盛行是何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