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軍統接到了來自美國的一則秘密電報,由戴笠親自送到他的辦公室。
宋美齡看到戴笠前來,還未打聲招呼,就見對方急匆匆地過去。
走進屋内,戴笠關好門,直接向正在批複檔案的蔣介石走去:
“校長,這是一封從美國發來的電報,需要您親自過目。”
蔣介石疑惑地将電報接過,将上面的消息看完後,操着奉化方言破口大罵。
宋美齡從未見戴笠如此嚴肅的神情,又聽見丈夫如此動怒,在門外猶豫了很久也沒有進去。
到了晚上,宋美齡輾轉難眠,感覺總有事情要發生一般。
在蔣介石睡着後,偷偷起身,前往書房。她知道,丈夫一直有寫日記的習慣。
趁着蔣介石熟睡,起身找到了那本日記。但看完後,原本臉色一下子變得煞白,并且連夜給姐夫孔祥熙打電話,讓他快逃,不然性命堪憂。
蔣介石究竟在日記上寫了什麼,讓宋美齡如此驚慌?她又為什麼讓孔祥熙快逃?
驚天貪案,舉國嘩然
1945年6月,抗日戰争已經到了最後階段,卻在此時爆出一則驚天醜聞,讓群眾對重慶政府徹底失望。
原來是孔祥熙被兩個年輕人舉報,稱他以權謀私,A錢總金額高達26億。
消息一出,舉國嘩然。群眾紛紛上街遊行示威,逼蔣介石罷免孔祥熙的職位,來自美國的電報也發到了蔣介石的手中。
彼時的美國已經參戰,在戰略作戰中需要中國軍隊牽制日本主力,以此策應美軍進行下一步的作戰。
為此,美國在國際貨币基金世界銀行會議上同意了孔祥熙的提議,借給中國5億美元。
5億美元折合成當時的法币高達94億。
這比之前林林總總的貸款加起來還要多,且免息無期,約等于白送。
國民政府拿到錢的第一時間便撥出一億美元作為“公債”發行給群眾,但群眾已經對重慶政府失去信心,更别提買“公債”支援抗戰,是以購買公債的人寥寥無幾。
而孔祥熙看上了這一塊肥肉。他主動向蔣介石提議停止發行“公債”,且冠冕堂皇地說:
“現在的群眾已經因為之前的各種原因對于政府失望,即使發行公債也無人買,不如用作軍需,為前線的軍隊供糧添衣。”
蔣介石信任孔祥熙,加上“公債”确實沒有人購買,也就讓他全權負責,料理此事。
然而,孔祥熙彙報給蔣的消息真假參半,公債确實無人購買,但他可是買了的。
在他和底下人上下其手後,公債的價值逐漸升高,一買一賣之間,淨賺了26億。
這時,法币雖然因為通貨膨脹導緻貶值,但是在26億這個龐大的數目下,也顯得十分駭然。
要知道,1942年的河南才因為天災鬧饑荒,沒錢買糧,以至于幾塊窩窩頭、幾斤大米就能買到一個年輕的姑娘。
在26億面前,一切都顯得那麼輕飄飄。
美國知道這件事情之後,給蔣介石發來一封電報,要求他換掉财務部長孔祥熙。
戴笠也鄭重彙報道:
“如今,美國政府已經知道孔部長A錢掉那筆錢。目前的局面,校長覺得應如何是好?”
蔣介石将手中的電報放到桌上,孔祥熙貪的事情他是知道的,但這一次,鬧得過于大了。
“現如今,隻能将他革職了。”
戴笠對于這個結果絲毫不意外,因為以往孔祥熙私下的動作不斷,
蔣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能保則保,但這次要怪,就隻能怪他本人利欲熏心。
戴笠曾經對情人說過這樣的話:
“蔣介石有事還有宋美齡,宋美齡有事還有宋霭齡,宋霭齡有事還有孔祥熙,但孔祥熙有事那就沒有人幫他。”
沒想到,這句話卻在不久後的現在應驗了。
當天晚上,蔣介石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庸之不能為黨國與革命前途着想,而徒為本身毀譽與名位是圖。”
從字裡行間都能看出蔣介石對于孔祥熙的容忍已經到了臨界點,因為他貪婪的本性已經超過了國家存亡,是以這次的革職也是對孔祥熙變相的警告。
這并不是孔祥熙第一次貪錢,每次被爆出來都被悄無聲息地壓了下來,這才緻使他越來越猖狂。
聖賢之後
孔祥熙是孔子第七十五代裔孫,從小就接受的舊式教育。在他六歲那年,母親就去世了,隻留下他和父親兩人。
後來,父親染上抽鴉片的惡習,家中積累的錢财慢慢耗空。
可能是童年缺錢的經曆,讓他潛意識裡覺得自己需要不斷賺錢,隻有賺錢才能有安全感。
那時的孔祥熙還是堅持實業救國的理念,是以在1912年,他就瞄準了當時最緊俏的商品——煤油,僅在一年的時間内就經營得有聲有色。
孔祥熙曾利用自身商人的身份,積極為革命籌款。
也是在這個時候,他認識了宋家的大小姐宋霭齡。那時,她為孫中山先生做英文秘書,兩人一來二去便暗生情愫。
當初,宋霭齡曾經評價他:“賺錢有道,生财有方。”
自從娶了宋霭齡為妻後,孔祥熙就開始變得勢力。
1924年,他看準北伐的時機,立即從美國回來。靠着宋霭齡的裙帶關系,成功出任了廣州革命政府财政廳廳長,順利地從商人轉型為政客。
孔祥熙利用自己在金錢上的敏銳嗅覺,管理大大小小的财政支出長達三年。這也為他之後擔任國民政府的“錢袋子”打下基礎。
成為政客後,孔祥熙斂錢的門路就越來越大,在慢慢嘗到這層身份帶來的甜頭後,就越發堅定了往上爬的決心。
之後頂替宋子文做到财政部部長的職位,感受過權力帶來的特權後,野心就慢慢變大。
在抗戰期間,他和妻子宋霭齡大發國難财。
财務部長這個職務為他大開友善之門,明目張膽地倒賣軍火。并使用手中權力,在貨币貶值之時,大量收購工廠。
利用收購的工廠從老百姓那裡低價收購原料,重新加工,高價賣出。
将底層人民的錢全部搜刮幹淨後,又因戰事吃緊向百姓“借糧”,地主則是極力将“借”的這部分糧加收在佃戶身上。
在雙重壓榨之下,底層農民甚至連來年的種子都沒剩下。
那時的河南正遭遇大饑荒,孔祥熙依舊以各種理由讓群眾交糧交錢,僅此一年餓死的人可達百萬計數。
夫婦二人如此行為自然遭到了很多國民政府高層的反對,可是每次捅到蔣介石跟前的時候總是雷聲大雨點小。
蔣介石難道不知道孔祥熙夫婦的所作所為嗎?
心腹“錢袋子”
早在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後,有很多武漢政府的高層不願承認南京政府,其中就有宋子文。
那時的孔祥熙一條道走到黑,在從廣州調任南京之際,仗着姐夫的身份沒少幫蔣介石遊說宋子文等進階官員。
對比宋子文這位經常三天兩頭因财務問題周轉不開,而卸任不幹的小舅子來說,孔祥熙這個隻交結果的行動派姐夫明顯更稱他的心。
于是在1933年,孔祥熙正式接管财務,成為政府的“錢袋子”。蔣介石自然知道孔祥熙貪錢,但他能将自己的話分毫不差貫徹到底,完全地以自己馬首是瞻。
是以,對這些可有可無的“小毛病”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
相比于貪錢,蔣介石更在意的是這個人有沒有完全忠于自己,被自己掌控。
孔祥熙自然也明白這一點,是以在宋美齡表示和自己二女兒孔令偉“有緣”時,他就果斷讓女兒認了姨媽為幹娘。
女兒大部分時間都跟着蔣介石和宋美齡,幾乎是在他們的身邊長大。
正是由于他的聰明,在蔣介石的身邊擔任财務,工作11年都順風順水。
帶着妻子兒女一起斂财,背靠着大樹,沒有誰能夠動他們。
但這一次不行,孔祥熙動了不該動的蛋糕,且背後有美國人看着,
而蔣介石也不想再保他了。
孔祥熙為了這筆“公債”,謊稱無人購買,自己卻私下購置,這已然觸碰到了他的底線。
一旦摻雜了謊言,那麼這份忠誠就變質了。
是以在宋美齡看完他的日記之後臉色才會大變,打電話讓孔祥熙離開。
讓孔家逃走容易,但宋霭齡夫婦的産業遍布國統區,想走哪是那麼容易的事。好在蔣介石還念着舊情,隻把他的職位革去作為警告。
再後來,蔣介石敗退台灣,竟然重新任命他為顧問。可見孔祥熙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得到了原諒。
之後在台灣,孔氏公司頻頻爆出醜聞,最後都不了了之。
結語
如果沒有蔣介石的縱容,孔祥熙也不會那麼大膽,吃下26個億。
他的胃口是一點一點養起來的,從剛開始的官職任免到軍火倒賣,再到後來的“公債”。每走一步都是站在人民的身上吸血。
在民族危難之際大發國難财,孔祥熙這一行為實在令人深惡痛絕。
蔣介石聘狼為公,最後敗退台灣也是曆史的選擇。
-END-
【文|白玫瑰先生】
【編輯|長庚】
#頭條首發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