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孔橋下積水如何排走?最深處約1米,5台水泵抽了仨小時

每當夏秋季節突發大暴雨,地勢較低的天橋區每每成為濟南防汛的關鍵地點。7月5日10時到22時,在濟南全市141個觀測點中,有25個站點12小時累積降雨量超過100mm,22個站點超過50mm,140個站點超過30mm。西圩子壕河道水位在短時間内暴漲外溢,附近地勢最低的鐵路涵洞三孔橋積水最深處在1米左右。

在3個多小時的交通管制後,原本積水嚴重的三孔橋已經恢複了正常通行。記者在現場發現,原本是暴雨造成的橋下積水,此刻已經不見了蹤影。積水究竟去了哪裡?7月6日,天橋區水務局泵站管理科米吉慶向新黃河記者講解了積水清理的神奇“魔法”。

三孔橋下積水如何排走?最深處約1米,5台水泵抽了仨小時
50℃悶熱機房裡操控水泵 5台抽水泵3小時恢複交通

7月5日下午3時,一場暴雨如期而至。在接下來的數小時内,位于天橋區的三孔橋鐵路涵洞積水逐漸增多。

“7月5日下午的這場雨,是進入2024年汛期以來最大的一場雨,對我們來說在汛期也是第一場考驗。”米吉慶告訴記者,暴雨傾瀉而下,從業人員迅速開啟全功率抽水泵,5台轟鳴作響的水泵立刻同時作業。在冒雨巡查中韓兆鵬發現,橋洞南側有大量的“客水”,沿着三孔橋街奔湧而下。“應該是順河高架橋下西圩子壕河道水位暴漲,造成水流外溢,三孔橋下積水最深的時候在1米左右。”

三孔橋下積水如何排走?最深處約1米,5台水泵抽了仨小時

新黃河記者了解到,7月5日下午濟南開始降雨。14時30分,濟南市氣象台釋出暴雨黃色預警信号,17時45分,暴雨黃色預警信号更新為暴雨橙色預警信号。

據統計,從5日上午10時到22時,濟南全市141個觀測點中,有25個站點12小時累積降雨量超過100mm,122個站點超過50mm,140個站點超過30mm,其中茶業口鎮+茶業口站點降水量最高,達到了161.4mm。

三孔橋街形成積水後進入臨時交通管制。而北坦水泵站在米吉慶的指揮下,5台水泵有序持續高效運轉,不多時涵洞的積水完全排空,交通恢複正常通行。

北坦泵站防汛人員張宏,已經從事了10多年的防汛工作。每當汛期來臨,張宏便會堅守在北坦泵站。

三孔橋下積水如何排走?最深處約1米,5台水泵抽了仨小時

面積并不大的機房裡,即使将窗戶全部打開,保持通風,在所有裝置運轉後,機房溫度仍然會達到50℃以上。

“如果水泵長時間高強度運轉,很容易出現過熱故障或者短路。我們要有序調節每台水泵使用情況,這樣才能保障積水最快排出去。”強降雨當天,張宏在高溫的機房裡守護了2個多小時,“我們熱點沒關系,但不能讓裝置出現一點問題。”

天橋區10座鐵路立交橋泵站 最大排水量每小時41330立方米

濟南市地勢南高北低,全年雨量集中。天橋區又位于濟南城區北端,加之鐵路穿城而過,涵洞較多,積水内澇現象時有發生。近年來,天橋區在泵站改造提升方面累計投入超過140萬元。三年前,天橋區已完成北坦泵站水泵機組、出水管網和陳家樓泵站污水泵等配套裝置設施更換,通過購置移動水泵,大大提高了排水工作的靈活機動能力。目前,天橋轄區共10座鐵路立交橋泵站,總共最大排水量每小時41330立方米。

三孔橋下積水如何排走?最深處約1米,5台水泵抽了仨小時

“北坦泵站機房裡總共有5個水泵,其中3台是大功率。”米吉慶介紹,涵洞路面下設有雨水井,每當井内積水距離箅子20厘米警戒線時,水泵就會自動啟動。通過地下管網,雨水被強大水泵吸入到泵站,之後被抽送至生産渠,彙入東工商河,最終進入小清河。

與北坦泵站相隔不遠,陳家樓泵站也同樣有5台水泵,陳家樓泵站主要承擔着義合北街鐵路涵洞的排水任務。“十幾年來,義合北街涵洞還從來沒有出現過積水現象。”韓兆鵬介紹,陳家樓泵站、北坦泵站排水能力超過5300立方米/小時,在汛期緊急排水除澇方面發揮着相當重要的作用。

泵站管理部門在日常維護養護中制定了詳細的年度計劃,定期檢查裝置情況,保證機房清潔幹淨,保持裝置啟閉正常,確定機組完好率100%。“我們堅持在維護保養上下功夫,及時對所管轄泵站開展全方位摸排,并采取針對性保養措施,鞏固提升泵站排水能力,這樣才能確定泵站在汛期防水排澇安全運作。”天橋區水務局泵站管理科負責人米吉慶介紹。

記者:陳元昊 編輯:王倩 校對: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