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必須拖走! 僵持15天後,杜特爾特發出“戰争”警告,中方回應明确

閱讀開始前,煩請您點選一下“關注”,既能讨論分享,又能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感謝謝您的支援!

必須拖走! 僵持15天後,杜特爾特發出“戰争”警告,中方回應明确

文|碎舟寒

編輯|碎舟寒

前言

南海局勢再起波瀾,中菲關系再度成為焦點,15天的僵持後,雙方終于達成共識,但這場外交博弈真的就此結束了嗎?破船必須拖走,這一決定背後又隐藏着怎樣的玄機?而杜特爾特為何在此時發出戰争警告?

必須拖走! 僵持15天後,杜特爾特發出“戰争”警告,中方回應明确

南海風雲:從對峙到對話

6月17日,一場突如其來的沖突在仁愛礁附近海域爆發,菲律賓特種兵的冒險行動遭遇中國海警的堅決阻攔,結果8名菲方人員不同程度受傷。

這一事件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将中菲關系推向了風口浪尖,菲律賓方面先是稱之為“誤會”随後又變臉指責中國“先動手”,這種前後沖突的态度,不禁讓人懷疑其背後的真實意圖。

必須拖走! 僵持15天後,杜特爾特發出“戰争”警告,中方回應明确

難道這隻是一次蓄意挑釁?還是另有隐情?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經過15天的僵持,雙方竟然達成了共識。

7月2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陳曉東與菲律賓外交部副部長拉紮羅在馬尼拉舉行會談,這次會談的氛圍出奇的和諧,雙方同意繼續通過雙邊協商機制保持對話,管控分歧。

必須拖走! 僵持15天後,杜特爾特發出“戰争”警告,中方回應明确

這種戲劇性的轉變,不禁讓人深思:是什麼促使菲律賓态度軟化?中國又是如何在維護主權的同時,巧妙化解危機的?事實上,這場外交博弈的背後,是中國實力和智慧的完美展現。

面對菲律賓的挑釁,中國既展現了堅決維護國家主權的決心,又保持了外交上的靈活性,這種“剛柔并濟”的政策,正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生動展現。

必須拖走! 僵持15天後,杜特爾特發出“戰争”警告,中方回應明确

然而南海問題遠未結束,破船必須拖走,這一決定雖然是雙方共識的展現,但其執行過程恐怕還将面臨諸多挑戰,畢竟這艘破船已在仁愛礁坐灘25年之久。

早已成為菲律賓“實際控制”的象征,在這場複雜的地緣政治博弈中,中國需要繼續保持戰略定力,既要堅持原則立場,又要靈活應對,隻有這樣,才能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同時,為地區和平穩定做出貢獻。

必須拖走! 僵持15天後,杜特爾特發出“戰争”警告,中方回應明确

美國的陰影:菲律賓的背後推手

在這場南海博弈中,美國的身影若隐若現,作為菲律賓的“堅強後盾”,美國一直在背後推波助瀾,然而當真正的危機來臨時,美國的表現卻讓菲律賓大失所望。

6月17日沖突發生後,菲律賓一直期待美國的支援,但令人意外的是,原本在附近海域遊弋的兩艘美國航母竟然悄然遠離,一直退到距離南海1500海裡的海域才停下。

必須拖走! 僵持15天後,杜特爾特發出“戰争”警告,中方回應明确

這一舉動無疑給了菲律賓當頭一棒,美國的這種“臨陣脫逃”行為,暴露了其在南海問題上的真實意圖,它想利用菲律賓來牽制中國,卻不願為菲律賓承擔實際風險。

這種自私自利的态度,讓菲律賓政府開始重新思考其對美政策,與此同時,中國的強硬态度也讓菲律賓感受到了巨大壓力,中國海警第3号令的頒布。

必須拖走! 僵持15天後,杜特爾特發出“戰争”警告,中方回應明确

以及多艘055型驅逐艦在南海的實彈訓練,都向菲律賓傳遞了明确信号:中國捍衛領土主權的決心堅如磐石,面對中國的實力展示和美國的靠不住,菲律賓政府陷入了兩難境地。

繼續挑釁中國?還是尋求和解之道?這個選擇關乎菲律賓的國家利益和地區和平,正是在這種複雜局勢下,前總統杜特爾特發出了戰争警告,他尖銳地批評馬科斯政府甘心被美國利用。

必須拖走! 僵持15天後,杜特爾特發出“戰争”警告,中方回應明确

警告美國在菲律賓軍事基地部署飛彈可能引發戰争風險,杜特爾特的警告,無疑給菲律賓政府敲響了警鐘,事實上,杜特爾特的警告反映了菲律賓國内對目前外交政策的擔憂。

越來越多的菲律賓群眾意識到,過度依賴美國可能會将菲律賓推向危險的境地,他們希望政府能夠采取更加平衡的外交政策,在中美之間尋求平衡。

必須拖走! 僵持15天後,杜特爾特發出“戰争”警告,中方回應明确

這種國内輿論的變化,也是促使菲律賓政府态度軟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畢竟任何政府都不能無視民意的走向,在這場複雜的地緣政治博弈中,菲律賓正面臨着艱難的抉擇。

是繼續追随美國,還是尋求與中國和解?這個選擇不僅關乎菲律賓自身利益,也将影響整個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對于中國而言,這是一個展示大國智慧的機會。

在堅持原則立場的同時,也要給予菲律賓足夠的尊重和了解,為雙方關系的改善創造條件,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實作互利共赢,推動地區和平發展。

必須拖走! 僵持15天後,杜特爾特發出“戰争”警告,中方回應明确

國内壓力:菲律賓的轉向之因

菲律賓态度的轉變,不僅源于外部壓力,更與其國内形勢密切相關,随着中菲關系的惡化,菲律賓國内經濟和民意壓力日益增大,成為推動政府政策調整的重要力量。

自今年三月以來,中菲關系持續惡化,直接影響了兩國的經貿往來,菲律賓急需的化肥等生産物資進口受阻,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産。

必須拖走! 僵持15天後,杜特爾特發出“戰争”警告,中方回應明确

同時菲律賓水果等農産品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也面臨被其他東盟國家瓜分的風險,這種經濟壓力,讓菲律賓群眾切身感受到對抗中國的代價,更令菲律賓群眾擔憂的是戰争陰雲的籠罩。

他們深知,一旦中菲發生軍事沖突,戰場必然在菲律賓本土,6月28日,菲律賓中國了解協會主席蘭比諾在中國通路時淚灑會場,表達了不希望菲律賓成為戰場的強烈願望。

必須拖走! 僵持15天後,杜特爾特發出“戰争”警告,中方回應明确

這一幕生動反映了菲律賓群眾的心聲,面對這種局勢,菲律賓國内反戰聲音日益高漲,前總統杜特爾特抓住時機,發表公開演講,對馬科斯政府發出“戰争警告”

杜特爾特的言論得到了廣泛響應,有效地對沖了美國對馬科斯政府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杜特爾特家族與馬科斯家族的政治博弈也在其中發揮了作用。

必須拖走! 僵持15天後,杜特爾特發出“戰争”警告,中方回應明确

自杜特爾特的女兒莎拉·齊默爾曼·杜特爾特-卡彪與馬科斯分道揚镳後,兩大家族走向對立,作為“親中”派代表,杜特爾特家族在群眾中的支援度不斷上升。

對馬科斯政府形成了強大壓力,在這種内外交困的局面下,馬科斯政府不得不重新審視其對華政策,他們意識到,繼續對抗中國不僅無法獲得實質性利益。

必須拖走! 僵持15天後,杜特爾特發出“戰争”警告,中方回應明确

反而可能将菲律賓推向危險境地。這種認識的轉變,最終促成了7月2日的中菲對話,然而我們也要看到,菲律賓政府的态度轉變并非一蹴而就。

在與中方達成共識後,菲律賓外長仍強調“會不遺餘力地維護在南海的利益”這表明菲律賓政府仍在美中之間尋求平衡,其政策調整仍有一定局限性。

必須拖走! 僵持15天後,杜特爾特發出“戰争”警告,中方回應明确

對中國而言,這是一個難得的外交機遇,我們應該抓住菲律賓态度軟化的契機,通過經濟合作等方式增進互信,同時保持必要的戰略定力和軍事威懾。

隻有這樣,才能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同時,推動中菲關系重回正軌,菲律賓的态度轉變反映了地區局勢的複雜性,它提醒我們,在處理周邊關系時,既要有堅定的立場。

也要有靈活的政策,更要有長遠的眼光,隻有這樣,才能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維護國家利益,促進地區和平。

必須拖走! 僵持15天後,杜特爾特發出“戰争”警告,中方回應明确

破船之争:南海博弈的縮影

仁愛礁上的“破船”問題,成為這場中菲博弈的焦點,這艘名為“馬德雷山号”的軍艦,自1999年起就被菲律賓故意擱淺在仁愛礁上,成為菲方“實際控制”的象征。

然而在最新達成的共識中,這艘破船必須被拖走,這無疑是中國外交的一大勝利,但是我們不能低估執行這一決定的難度。

必須拖走! 僵持15天後,杜特爾特發出“戰争”警告,中方回應明确

25年來,這艘破船已經成為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的重要籌碼,菲律賓方面一直以各種借口拖延拆除,甚至多次派船隻前往“修補”

今年6月,菲律賓更是派出三艘艦艇試圖突破中國海警封鎖,對“馬德雷山号”進行修補,引發了嚴重的海上對峙,中國對此的态度一直很明确:破船必須拖走。

必須拖走! 僵持15天後,杜特爾特發出“戰争”警告,中方回應明确

這不僅是維護主權的需要,更是消除潛在沖突隐患的必要之舉,然而如何在不激化沖突的前提下實作這一目标,考驗着中國外交的智慧,值得注意的是,在最新的對話中。

中方重申了南海諸島主權問題無異議的立場,這一表态既堅定了中國的主權主張,又為雙方對話留下了空間,它表明,中國在堅持原則的同時,也願意通過和平方式解決争議。

必須拖走! 僵持15天後,杜特爾特發出“戰争”警告,中方回應明确

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中國在危機管控方面的進步,海警第3号令的頒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既展示了中國維護主權的決心,又給予了對方一個月的緩沖期,避免了局勢的急劇惡化。

這種“軟硬兼施”的政策,正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生動展現,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南海問題的複雜性遠超“破船”一事,美國作為域外大國,一直在背後推波助瀾。

必須拖走! 僵持15天後,杜特爾特發出“戰争”警告,中方回應明确

它利用菲律賓等國牽制中國,卻又不願為盟友承擔實際風險,這種複雜的地緣政治博弈,将繼續考驗中國的外交智慧,面對這種局面,中國需要繼續保持戰略定力。

一方面,要堅持“主權屬我、擱置争議、共同開發”的基本方針,另一方面,也要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倡議,通過經濟合作增進與周邊國家的互信,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實作互利共赢,推動地區和平發展。

必須拖走! 僵持15天後,杜特爾特發出“戰争”警告,中方回應明确

結語

南海風雲變幻,中菲關系跌宕起伏,從對峙到對話,從僵持到共識,這15天的外交博弈,不僅展現了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決心,也展現了大陸靈活務實的外交智慧。

盡管前路仍有挑戰,但隻要堅持和平發展,堅持互利共赢,我們就一定能夠化解沖突,推動地區和平穩定,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将繼續以負責任大國的姿态,為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

參考資料:中華新聞網 2024-07-04《僵持15天後,中菲達成共識,破船必須拖走,杜特爾特發出戰争警告》

必須拖走! 僵持15天後,杜特爾特發出“戰争”警告,中方回應明确

熱點新聞 2024-01-25《中方正式下達“逐客令”, 中菲再次坐上“談判桌”, 菲律賓坐灘船何時拖走?》

必須拖走! 僵持15天後,杜特爾特發出“戰争”警告,中方回應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