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譽為“千古反間第一計”的金刀計,究竟厲害在哪兒?坐等挨刀吧

聲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标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三十六計》中有這樣一句話:“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意思是,在陰謀中謀算,把敵人的人為己所用,自己就不會有任何損失。

這一招叫反間計,千百年來,無數人使用,但是,使用的最出神入化的還屬王猛那招被譽為“千古反間第一計”的金刀計,那麼金刀計究竟厲害在哪呢?

被譽為“千古反間第一計”的金刀計,究竟厲害在哪兒?坐等挨刀吧

兩個盟友

五胡十六國時期,一向靠放牧生存的遊牧民族第一次接觸到農耕民族。這些騎在馬背上的人,眼界一下被打開,原來可以春耕秋收囤積糧食,來解決冬天食物短缺的難題。

于是他們心動了、馬蹄動了、手中的大刀也揮舞起來了。他們的想法很直接,喜歡就搶。情況也正如他們所願,在鐵蹄與大刀下,農耕民族脆不可擋,很快就敗下陣來。遊牧民族上上下下皆喜不自勝,盡情的享受着自己的戰利品。

隻是,缺少文化傳承的他們也缺少了管理意識。他們即便占領了中原大地,但是并不愛惜這片土地和這片土地上的人民,隻一味的剝削。俗話說的好,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他們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時候,屁股下面權力的椅子已經搖搖欲墜。

被譽為“千古反間第一計”的金刀計,究竟厲害在哪兒?坐等挨刀吧

然而世人皆醉我獨醒,在這些渾渾噩噩的人中還有一個清醒的,這人叫苻堅。苻堅是前秦的統治者,他小時候就對漢族文化很感興趣,随着年齡的增長,閱曆的增多,他更深刻的意識到漢族文化對于維護統治的重要性。

與其他打壓、奴役漢人的首領不同,苻堅決定要重用漢族人。他看重的第一個人就是王猛,苻堅曾多次在衆人面前表露自己對王猛的欣賞之情,将他們二人比作劉皇叔(劉備)和諸葛亮,并給了王猛宰相的位置。

而王猛是個聰明人,他深知在這個亂世、在這個漢族人地位普遍低下的時代,苻堅的看重是自己不可多得的機會。是以,他分外珍惜,盡職盡責。群臣二人就此達成一種協定,要合力在這個亂世中殺出一條血路,一統各國。

被譽為“千古反間第一計”的金刀計,究竟厲害在哪兒?坐等挨刀吧

事實證明,這兩個人确實是最佳拍檔,兩個聰明人做事,就是事半功倍。被譽為“千古反間第一計”的金刀計,正是出自這二人之手。

在陰謀中謀算

苻堅想要成就一番偉業,而擋在他前進路上的第一個敵人是前燕。前燕兵強馬壯,讓苻堅十分頭疼,就在此時刻,一件意想不到的“禮物”送到了他面前:前燕吳王慕容垂前來投靠。

慕容垂很有智慧,善于用兵,在前燕的威望很高。而曆朝曆代功高蓋主都是大忌,慕容垂遭到了前燕皇室的忌憚,為了保命是以來投奔苻堅。在此時刻苻堅當然是敞開大門歡迎慕容垂的加入,以慕容垂在前燕的威望,定能波動前燕将士的心。

被譽為“千古反間第一計”的金刀計,究竟厲害在哪兒?坐等挨刀吧
根據《資治通鑒》記載,苻堅對前來投靠的慕容垂說了這樣一番話:“英雄共謀天下,這是天定之事。現在你投靠了我,我們一起共謀大業,等到事成,我封你為王,駐守故土,這樣你雖現在離開了家鄉,将來還是能回去造福子民的。”

這番話讓慕容垂忐忑不安的一顆心重新落回了肚子裡,他以為自己找到了新的出路,但是這其實是一條死路。

慕容垂歸順後,王猛私下向苻堅進言說:“慕容垂在前燕本就封狼居胥,不是池中之物,現在是迫于形勢不得已才來投靠,如果真心接受了他,那日後他養精蓄銳再起了反心,我們現在豈不是引狼入室,後患無窮啊。不如趁現在他沒有防備,直接殺了他了事。”
被譽為“千古反間第一計”的金刀計,究竟厲害在哪兒?坐等挨刀吧

對此苻堅沒有同意,天下人都在看着,如果這個時候殺了慕容垂,将來誰還敢來投靠呢?在攻城略地的時候一定會遭到敵人頑強的反擊,實在不是良策。

此事隻能從長計議,要殺人不拿刀。聰明如王猛,他很快有了思路,想到了解決這件事的辦法。

此後,王猛每次看到慕容崔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慕容崔也察覺到了王猛對自己的敵意,但是他畢竟是背叛了自己的國家來投靠前秦的,而王猛是前秦的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慕容崔認清了局勢,隻好默默忍讓。

被譽為“千古反間第一計”的金刀計,究竟厲害在哪兒?坐等挨刀吧

不過凡事都要有個度,過分的排擠、壓制可能會讓慕容崔更早生出反心。此時,苻堅就是中間的調和人,他毫不掩飾的表達自己對慕容崔的欣賞之情,安撫住莫容崔。

可以說這是一出雙簧戲:王猛唱的是白臉,苻堅唱的是黑臉。

就在慕容崔以為王猛與自己的沖突永遠不可調和的時候,王猛在一個夜晚,拎着幾壇酒敲響了他的大門。

酒過三巡,氣氛正好,王猛涕淚漣漣的說了些“真心話”,他先是道歉,說自己心胸狹隘,嫉妒慕容崔的才華,再加上看到苻堅對他如此禮遇,就擔心他會代替了自己在苻堅心中的地位,是以才多次對他排擠、抵觸。

被譽為“千古反間第一計”的金刀計,究竟厲害在哪兒?坐等挨刀吧

現在日久見人心,面對他的冷嘲熱諷,慕容崔從未與他争吵,讓他心中十分愧疚,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今後,願意敞開心胸,與慕容崔并肩作戰,一起輔佐苻堅成就大業。

酒精的加持,王猛表演的精湛,讓慕容崔逐漸放下防備,并在心裡松了口氣,與王猛緩和了關系。

王猛敏銳的捕捉到了慕容崔心思的變化,他趁熱打鐵,說如果慕容崔願意接納自己,就請求他送給自己一件貼身之物。對于這個不過分的要求,慕容崔并未多加思量就同意了。

可送什麼東西呢?慕容崔左看右看之下,他的眼睛定格在自己的金刀上。此時的他,怎麼也想不到,這把自己經常攜帶的金刀居然成了他兒子的催命符。

被譽為“千古反間第一計”的金刀計,究竟厲害在哪兒?坐等挨刀吧

一把金刀的力量

王猛得到了慕容崔的金刀,表面風平浪靜,内心卻早已在謀算下一步棋了。多方打探之後,王猛得知慕容崔身邊有個小厮叫金熙,跟在慕容崔身邊多年,此人有個弱點:十分貪财。

這對王猛來說,是個好消息,人隻要有弱點就好,更何況金熙喜歡的錢是他最不缺的。他當即讓人準備了足夠的财物,然後親自見了金熙,額外加了一劑猛藥:他告訴金熙,慕容崔連自己的國家前燕都能背叛,苻堅心裡從沒有真正的信任過他,現在準備動手殺了他。

金熙在看到王猛準備的财物時已經兩眼放光,再聽到這番話兩腳發軟,更是下定了決心要“棄暗投明”,聽從王猛的差遣。

被譽為“千古反間第一計”的金刀計,究竟厲害在哪兒?坐等挨刀吧

随後王猛将慕容崔的金刀交給金熙,讓他以金刀為信物,到軍營中找到慕容崔的兒子慕容令并以慕容崔的名義告訴他:前燕皇室在他們走後後悔了,有意讓他們回去,并且聽到消息說苻堅今晚準備動手殺了他們,讓他火速召集人趕回前燕與他彙合。

對金熙的說辭,慕容令雖然心有懷疑,但是對方畢竟是父親身邊的小厮,帶着父親的佩刀,又是處于生死攸關的時刻。他腦子還來不及細想,身體就已經做出了反應,他召集了屬下騎上快馬,火速離開了前秦的軍營,朝向前燕出發了。

而慕容令這一走,正掉進了王猛為他布置的陷阱中。他前腳走,王猛後腳就大張旗鼓的向苻堅禀報,說慕容令叛逃回前燕,準備攻打前秦了。與此同時,王猛還安排了專門的卧底将這一消息及時告知了慕容崔。慕容崔聽到消息,當即亂了陣腳,不知如何是好。

被譽為“千古反間第一計”的金刀計,究竟厲害在哪兒?坐等挨刀吧

慕容崔本沒有叛逃的心思,但是兒子都逃了,當爹的自然是解釋不清,是以,他選擇三十六計走為上,隻是,他剛邁出大門,就被王猛提前安排的人抓了個現行,将人送到了苻堅面前。

在當時,叛逃是大罪,處死都在情理之中。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苻堅說了這樣一句話:他兒子叛逃了,跟他有什麼關系,他又沒有叛逃,你們将他放了吧。

折騰了一大圈,将人放了,苻堅是如此心善之人嗎?當然不是,隻是他知道現在的慕容崔失去了所有的依仗,故國沒有他的回頭路,兒子也帶着部下離他而去,現在的他已經沒有了威脅,殺與不殺并沒有什麼實質的影響,而不殺還能落個仁善的美名。

果不其然,事情傳出去後,其他各國都紛紛贊揚苻堅是一位宅心仁厚的君主。

被譽為“千古反間第一計”的金刀計,究竟厲害在哪兒?坐等挨刀吧

而逃出去的慕容令怎樣了呢?他焦急的趕回前燕想問問父親為什麼又回到了這裡,結果面對他的隻有前燕皇室明晃晃的大刀。背叛了前燕投奔前秦,居然還敢回來,前燕已經容不下這個背叛者。沒辦法,慕容令隻能拿起武器,殊死一搏,而等待他的結局是死亡。

結語

東野圭吾曾經說過,世上有兩樣東西不能直視,一個是太陽,一個是人心。王猛和苻堅的這招金刀計,一環扣一環,對人性的熟悉與掌握,讓人們歎為觀止。

這一計謀,不僅削弱了慕容崔這顆埋在身邊的定時炸彈,還落得美名,一箭雙雕,不愧被譽為“千古反間第一計”。那麼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參考資料:

《資治通鑒》

百度百科——金刀計

被譽為“千古反間第一計”的金刀計,究竟厲害在哪兒?坐等挨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