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進口商到建築公司老闆,他在塔吉克斯坦“擁抱”新商機

從進口商到建築公司老闆,他在塔吉克斯坦“擁抱”新商機

“我親眼見證了塔吉克斯坦群眾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認同與支援,也希望繼續發揮自己的優勢,為共建‘一帶一路’揮灑熱情。”塔吉克斯坦華人華僑聯合會秘書長韓東起說。

十幾年前,韓東起在新疆烏魯木齊繁華的國際商貿城從事貿易,那時候商貿城裡常有來自塔吉克斯坦的客商,韓東起從他們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中發現了商機。

2007年,韓東起前往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在一家規模很大的綜合批發市場挑選了一間檔口,開啟跨國商業新篇章。

從進口商到建築公司老闆,他在塔吉克斯坦“擁抱”新商機

資料圖:塔吉克斯坦杜尚别。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從進口商到建築公司老闆

剛開始,韓東起主營音響等中國小家電批發業務,進的貨總是很快就銷售一空。他說:“當時,塔吉克斯坦的商品主要依靠進口,服裝、鞋帽和生活用品等質優價廉的中國商品在當地很受歡迎。”

2010年,韓東起進一步擴大生意,租下兩間總面積達1500平方米的門店,銷售從廣東佛山進口的家具。

2013年,塔吉克斯坦積極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成為第一個同中國簽署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合作備忘錄并成立合作委員會的國家。

從進口商到建築公司老闆,他在塔吉克斯坦“擁抱”新商機

位于杜尚别的塔吉克斯坦總統府。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也為華商帶來了新機遇。後來韓東起成立了一家建築公司,在組建施工隊伍時雇傭了很多本地勞工。在他看來,這些項目不僅要着眼于為當地群眾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也可以通過提供就業機會惠及民生。

他說:“一開始當地勞工和中國勞工在工作方法和思維方式上存在差異,通過不斷磨合交流,大家的默契度越來越高,形成緊密的團隊合力,建成一座座堅固美觀的建築。”

荒蕪土地“變身”無垠棉田

在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庫霜尼庸區,無垠的棉田像一幅巨大的羊絨織毯鋪向天邊,這是金谷農業開墾的十多萬畝棉田的壯美圖景。

韓東起也參與了一些兩國農業合作項目建設。回憶起參與金谷農業棉田項目建設時,他說:“十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地,雜樹和雜草兩三米高,地勢高低落差十幾米,而且沒有水源,當時大家無法想象這片荒地能夠變成優質良田。金谷農業帶來現代農業技術和滴灌方式,實作了棉花的高産和高效。”

金谷農業在庫霜尼庸區種植了120公頃的棉花,在哈特隆州的賈伊渾區種植了2800公頃棉花。韓東起說,當地人看到這樣的變化,認為中國人很了不起,中國人不怕困難、吃苦耐勞的品質讓他們很佩服。

韓東起說:“我們也參與了黃泛區農場優質良種培育基地建設,基地依托黃泛區農場在良種繁育方面的豐富經驗和先進技術,結合塔吉克斯坦的氣候和土壤條件,選育出适合當地種植的優質農作物新品種。”

韓東起說,中國企業已在塔吉克斯坦投資成立了多個農業和紡織公司,助力塔吉克斯坦的農業現代化和工業化發展,相信兩國在農業領域的合作将更加緊密。

“中國人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2022年8月1日,塔吉克斯坦魯班工坊場館正式落成,并于當年12月1日正式啟動,這是中亞地區首家魯班工坊,由天津城市建設管理職業技術學院攜手塔吉克斯坦技術大學共同建設,韓東起的建築團隊也深度參與該項目。

韓東起回憶道:“記得我們當時提前15天完成了場館改建、裝修工程。我們加班加點完成工期後,塔吉克斯坦技術大學校長激動地感歎,中國人完成了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他表示,塔吉克斯坦魯班工坊培養了許多專業技術人才,進一步提升了當地群眾的就業率和家庭收入,也更好地滿足了中資企業在塔用工需求。

從進口商到建築公司老闆,他在塔吉克斯坦“擁抱”新商機

塔吉克斯坦魯班工坊2022年12月啟動。天津城市建設管理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韓東起說,塔吉克斯坦魯班工坊還會定期開展交流教育訓練活動,本月天津城職業技術學院就邀請了14位魯班工坊的師生到天津參加教育訓練。

他表示,兩國職業教育合作前景廣闊,期待看到在生物化工、輕工紡織、烹饪餐飲、汽車制造維修等領域的職業教育合作全面開花。

“未來我們還計劃助推兩國文化交流,邀請兩國文化團體交流互訪,增加商務演出合作機會,将塔吉克斯坦優質文藝作品引進到中國,也想邀請更多的塔吉克斯坦友人到中國參觀遊覽、感受中華文化。”韓東起說。

記者/編輯:吳侃

責編:馬海燕

從進口商到建築公司老闆,他在塔吉克斯坦“擁抱”新商機

在哈薩克斯坦,中餐館開得紅紅火火!

耗時良久,這國唐人街上新啦!

她用一本書,為唐人街正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