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曆史,從東漢傳入中國之後,一直保持着其旺盛的生命力,曆史上有許多的統治者都對佛教推崇備至,佛教在中國一度發展到了巅峰。
而向佛祖捐獻香火錢,成為許多佛教信徒表達對佛的敬意的一種方式。甚至有許多人認為香火錢給得越多,就是越禮佛敬佛,是以許多寺廟的收入十分高,清淨的佛門其實并不清靜。
提起佛教,很多人第1個想到的大概就是少林寺,少林寺作為佛教聖地,在中國的佛教系統之中具有崇高的地位,每年的信衆向少林寺捐的香火錢多達幾個億,更何況進入少林寺還有門票收入,而少林寺的住持釋永信卻說他的薪水隻有7百塊,那些錢都用到哪裡去了呢?
少林寺門票收入上億元
少林寺是中國佛教的禅宗祖庭,它位于河南登封城西少室山。少林寺的曆史悠久,大約起源于南北朝時期,當時天主播的僧人跋陀到達中國,他在中國講經說法,受到了北魏孝文帝的禮遇。
太和20年,也就是公元496年,皇帝下令在河南的少室山為這個名噪一時的僧人專門建造一座寺廟講經,因為這座寺廟建在少室山的山林之中,是以取名為少林。
後來少林寺受到了曆代統治者的關注,幾乎成了中原佛教的代名詞。少林寺以其悠久的文化傳承和佛法傳承而聞名于海内外,是以因其承載着厚重的文化,是以在當今社會成為了一處旅遊景區。
尤其在1982年,李連傑主演的電影《少林寺》播出之後,一句“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武功甲天下。”讓少林寺一時間名聲大噪,來少林寺參觀旅遊的人絡繹不絕。
少林寺是以也取得了可觀的門票收入,根據權威機構估計,少林寺每年的門票收入大約在1.5億元人民币左右,除此之外少林寺還有相當可觀的香火收入,一度達到了上千萬元,如此龐大的一筆錢,最後都用到哪裡去了呢?
工資700出門開豪車的方丈
少林寺的現任住持釋永信對于大衆的疑惑作出了回答,他說少林寺的門票收入大多數都用于寺廟古物的維修和維護,以及寺廟古建築的修複工作,聽起來似乎十分的妥當,可還是讓人們對釋永信産生了懷疑。
釋永信到底是誰?他又做了什麼?為什麼會引起大衆的懷疑和猜測呢?
或許故事要從釋永信正式進入佛門組織的那一天說起,畢竟很多隻是聽過這個名字,對這個人其實并不熟悉,但的确是他把少林寺發展到了如今的巅峰狀态。他在20多歲的時候,在少林寺旅遊的時候被少林寺的方丈發現有佛緣,是以心中埋下了禮佛的種子。
1981年,23歲的劉應成說服了父母之後從安徽省阜陽市颍上縣出發到達了河南嵩山少林寺,到達寺廟的第1天,他就被嵩山少林寺方丈釋行正收為弟子,法号釋永信,正式成為了少林寺的一名弟子。
他的能力十分突出,這自然是受到了方丈的重視,他在雲遊四海古刹歸來之後,開始幫助他的師父也就是當時的少林方丈處理寺廟之中的日常事件。
那個時候少林寺也漸漸地衰落,擺在釋永信面前的,是一個僅剩1000多年來積攢的名氣和國術典籍的少林寺,為了讓少林寺恢複往日的生機,他開始組織人力物力出版少林典籍,弘揚少林精神,成立少林武僧團。
他的這一切行為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是以在上一任方丈釋行正圓寂之後,就将衣缽傳給了他,他開始全面主持少林寺的工作。
随着少林寺聲名越來越大,一系列的質疑聲也在社會上時有響起,雖然釋永信表示自己每個月的工資隻有700塊,但是他用蘋果手機,筆記本,他出門的車是頂配的奧迪Q7,而且還有其他豪車的消息在網上曝出之後,少林寺門票錢款的去向便引起了許多網友的讨論,也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
少林寺商業化到底是對是錯?
後來經過有關部門的調查證明,釋永信的工資的确是700塊錢,他向大衆說的是實話,而他出行所用的車并不是他本人的車,而是屬于少林寺所有,是少林寺的辦公用車。
不過網上的質疑聲還是不絕于耳,然後再質疑釋永信的收入和支出不比對的同時,也在質疑少林寺如今的商業發展模式是否正确,把商業建構于宗教文化之上是否妥當?這一切都值得深思。
而且自從釋永信接管少林寺之後,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比如舉辦少林文化活動,組織少林武僧團,出版有關少林寺的書籍典籍,這一切都極大的弘揚了少林寺的文化,讓少林寺聞名于海内外。
而所得的門票錢和香火錢正好用于修建1928年被焚毀的法堂,天王殿,大雄寶殿等主要建築。而且在2015年的時候,釋永信還斥巨資2,040萬在澳洲修建了少林寺分寺,與之配套的還有四星級的少林酒店和少林功夫學院。
如今少林寺還在歐洲許多地方皆有分寺和文化中心,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錢财,修建和管理這些地方都需要大量經費。
毫無疑問,釋永信讓少林寺這座千年古刹重新煥發出了生機,但是其中還存在着不少的問題。在釋永信30多年的經營下,少林寺從一個千年古刹變成了集各種相關産業為一體的跨國經濟體,這讓很多人十分的不滿。
佛家的清靜之地卻成為了盈利的商業組織,怎麼看怎麼都别扭,人們懷疑釋永信挪用錢财自然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畢竟是他把一個清靜的佛門之地,經營成了一座龐大的“商業帝國”。
小結:
少林寺每年的門票收入多達幾億元,但是少林寺的方丈釋永信卻一直堅稱自己的工資隻有700元,一個工資700元的人出入卻必是豪車相随,這反常的舉動難免會引發人的懷疑。
就算這一切都沒有問題,把冰冷的商業模式應用于清靜的佛教聖地顯然是不大妥當的,雖然這樣做有利于宣傳少林寺文化,但是卻怎麼看怎麼覺得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