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姐夫李貞對明朝沒有功勞,為何得以封公爵、穿龍袍、住皇城

朱元璋是明朝開國皇帝,建立功勳卓著。但在他身邊,還有一個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奇特待遇。這個人就是朱元璋的姐夫李貞,明朝建立時李貞幾乎沒有功勞,但朱元璋卻封他為公爵,還賜予穿龍袍、居皇城等無與倫比的厚爵照蛀。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人物為何能享有如此殊榮?

朱元璋姐夫李貞對明朝沒有功勞,為何得以封公爵、穿龍袍、住皇城

說起朱元璋,人們自然會聯想到他彈冠相慶、勵精圖治、掃除了元朝統治的非常勳績。但在明太祖身邊,還有一個默默無聞的親人,他在明朝建立中幾乎毫無建樹,卻意外獲賜龍袍、爵位,就連諸王也要給他下跪請安。這個人就是朱元璋的姐夫李貞。

朱元璋姐夫李貞對明朝沒有功勞,為何得以封公爵、穿龍袍、住皇城

話說朱元璋小時家道中落,家境甚至到了"赤貧"的地步。朱元璋自幼就要在地主家放牧,日日幹苦力活,家中也是"飽一頓、餓一頓"。幸得有二姐朱佛女嫁給了當地有名望的富戶李貞,李貞慷慨解囊,時常接濟朱元璋姐弟,才使朱元璋免于餓殍。可謂"救命之恩"啊!

朱元璋姐夫李貞對明朝沒有功勞,為何得以封公爵、穿龍袍、住皇城

不料禍不單行,朱元璋父親去世後,連母親和長兄也相繼離世。朱元璋家中無米無柴,連葬父母都無力了。正當朱元璋陷入無助的絕境時,卻又是李貞及時伸出援手,給朱元璋一家僧了塊地基,讓朱元璋得以為先人入殓。

朱元璋姐夫李貞對明朝沒有功勞,為何得以封公爵、穿龍袍、住皇城

你說巧不巧,幾年後李貞也遭了劫難,家徒四壁隻剩下了一條命。朱元璋當時已加入紅巾軍,李貞聽聞此事,便帶着兒子李文忠冒死前來投奔,與朱元璋重逢。朱元璋懷念往日恩情,把李貞父子收留下來,視同親人。後來李文忠被朱元璋賞識,立下赫赫戰功,終獲封爵為曹國公。

朱元璋姐夫李貞對明朝沒有功勞,為何得以封公爵、穿龍袍、住皇城

眼看功成名就,朱元璋也不忘舊恩。1368年朱元璋稱帝,不僅冊封李文忠為功臣,更追封李貞為侯爵,夫人朱佛女為孝親公主,且讓李貞穿龍袍居于皇城。一個外戚何德何能,竟獲此殊榮?緣由當在朱元璋對李貞的救命之恩。

朱元璋姐夫李貞對明朝沒有功勞,為何得以封公爵、穿龍袍、住皇城

再說朱元璋在位期間,戰事缭繞,疲于奔命,惟李貞是其知心人。李貞與朱元璋年紀相仿,性情謙遜,為人更是孝友有加。兩人結下生死之交,李貞能為朱元璋解憂纾悶,給予寶貴的人生哲理。朱元璋每每遇到重大決策,都要與李貞商議。是以李貞不僅僅是救命恩人,更是朱元璋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導師。

朱元璋姐夫李貞對明朝沒有功勞,為何得以封公爵、穿龍袍、住皇城

所謂"物以稀為貴",在整個明朝上下,恐怕難覓第二個像李貞這樣與朱元璋有着如此深厚淵源的人了。有這樣一位可親可敬、可交心的親眷,對孤苦伶仃的朱元璋而言,當是無價之寶。是以朱元璋封侯賜爵,龍袍加身,都是出于對李貞難以言表的敬重之情。就連其他功臣,也很難企及這份殊榮。

朱元璋姐夫李貞對明朝沒有功勞,為何得以封公爵、穿龍袍、住皇城

俗語說"知遇之恩是當恭敬"。朱元璋對于李貞的超越等級的禮遇,的确超乎尋常。但這份恩惠都是朱元璋發自肺腑的心意,用以報答李貞對其生命和事業的雙重恩惠。這種因私交而遂全般配之恩惠,或許在現代社會看來有違公平,但在那個朝代,卻是理所當然的情分之舉。

朱元璋姐夫李貞對明朝沒有功勞,為何得以封公爵、穿龍袍、住皇城

總的來說,李貞能獲得如此殊榮,關鍵在于兩點:一是救命之恩,二是知心友誼。前者維系了朱元璋的生命之緣,後者則支撐着朱元璋的事業之路。對于一個在人生最艱難時刻予以生死相救的親人,朱元璋自然無以為報,隻能孤注一擲地傾其所有。知恩圖報向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朱元璋恩重如山的做法正是展現了這一點。有這樣的親朋好友,實在是千載難逢的人生馀緣。#頭條首發大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