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八路軍生擒天皇表弟,司令員要求換10門火炮,日軍不答應

引言

在抗日戰争的烽火歲月中,八路軍湧現出無數英勇的英雄,而包森和王振西的事迹更是其中的傳奇篇章。

1939年,王振西被俘,面對日本天皇表弟、唐山特務機關長赤本三尼的威逼利誘,巧妙策劃,引誘赤本深入八路軍埋伏圈,成功生擒這位日軍高官。

包森果斷擊斃赤本,重創敵軍,振奮了冀東抗日士氣,然而,日軍的瘋狂報複與交換條件均被八路軍堅決拒絕,彰顯出抗日英雄們無畏的決心與智慧。

這段驚心動魄的曆史,展現了中華兒女在民族危難時刻的英勇與堅韌。

被地主欺騙當土匪

1939年4月中旬,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在河北唐山地區展開,日本駐唐山特務機關長赤本三尼大佐與八路軍之間的較量達到了一個高潮。

八路軍生擒天皇表弟,司令員要求換10門火炮,日軍不答應

赤本三尼,這個看似平靜的名字背後,卻隐藏着複雜的背景和殘酷的戰争故事,他不僅是日軍的重要指揮官,還據傳是日本天皇的表弟,這一身份讓他的被俘顯得尤為重要和敏感。

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地區迅速淪陷,日軍在占領東北後,開始了殘酷的殖民統治和軍事壓迫。

面對日軍的暴行,東北的愛國志士們紛紛拿起武器,組織起各類抗日武裝力量,進行頑強的抵抗。

在這樣的背景下,河北遵化地區湧現出了一位傳奇人物——王振西,他的成長故事既充滿了傳奇色彩,也深刻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人民的抗日決心。

王振西出生在河北遵化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家裡的房子低矮破舊,隻有幾間土坯房,屋頂用茅草蓋着,風吹雨打,年久失修。

八路軍生擒天皇表弟,司令員要求換10門火炮,日軍不答應

王振西從小就沒有上過學,但他天生機靈,善于應對各種困難,他個子不高,但身手靈活,特别是在打獵和逃跑方面有一手。

1935年,村裡一個地主的兒子被土匪綁架了,消息傳開後,村民們人心惶惶,生怕土匪會進一步騷擾。

地主為了救回兒子,懸賞100兩銀子,希望有人能夠解救,王振西聽說後,決定去試一試。他帶上自己的一把舊獵槍,單槍匹馬闖入了土匪窩。

憑借着三寸不爛之舌,王振西成功說服土匪放人,把地主的兒子平安帶回了村子。

然而,财主的背信棄義讓王振西怒不可遏,财主不但不給賞銀,還誣陷王振西與土匪是一夥的。

八路軍生擒天皇表弟,司令員要求換10門火炮,日軍不答應

憤怒之下,王振西當場将領回來的“肉票”撕了,并毅然上山當了土匪,在山上,王振西結識了不少同樣因為社會不公而走上這條道路的人,他們在一起打劫富人,劫富濟貧,逐漸形成了一股小小的勢力。

1938年7月,冀東地區爆發了大規模的抗日暴動,王振西被這場抗日洪流所感染,毅然決定投身抗日。

在暴動的浪潮中,他積極參加,表現出色,很快被抗聯的上司包森看中,成為包森的警衛員。

鐵血英雄包森

包森是陝西蒲城人,那裡是誕生刀客的地方,楊虎城就是蒲城刀客中的佼佼者。

包森的家鄉盛産刀客,他自幼耳濡目染,練就了一身好功夫,在青年時代,他加入了革命隊伍,立志要為國家和民族的解放事業貢獻力量。

八路軍生擒天皇表弟,司令員要求換10門火炮,日軍不答應

後來,包森來到了延安,在抗大學習,接受了系統的軍事訓練。

1938年6月,包森帶領20多人從延安來到冀東,發動群衆舉行暴動,他們走村串戶,号召群眾起來抗日,短短幾個月内,就組織起了一支上千人的隊伍。

在冀東大暴動中,包森表現得異常勇敢和智慧,成為了當地抗日武裝的核心人物,然而,随着形勢的發展,抗日聯軍在西撤途中遭遇了日軍的猛烈打擊,損失慘重,隊伍銳減至7000餘人。

盡管如此,包森沒有灰心喪氣,他堅信抗日鬥争必須堅持到底,在惡劣的環境中,包森帶領着幾十人的隊伍堅持戰鬥。

他們隐藏在深山老林中,夜以繼日地進行遊擊戰,包森以其卓越的上司才能和堅定的信念,逐漸将這支隊伍發展壯大,最終成為八路軍冀東二支隊,他本人也被任命為司令員。

八路軍生擒天皇表弟,司令員要求換10門火炮,日軍不答應

此後的日子裡,包森帶領他的隊伍在敵人心髒地區展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軍事行動。

他們炸炮口,襲擊日軍,殺漢奸,作戰數十次,消滅日僞軍數百人,鬧得日軍雞犬不甯。

日軍唐山特務機關長赤本三尼大佐對此恨之入骨,懸賞重金捉拿包森,并派出戰鬥小組進行追殺,但都未能成功。

生擒赤本三尼

1939年3月底,在一次激烈的戰鬥中,王振西負傷,包森将他安置在根據地的一個老鄉家中療養。

負傷期間,王振西思念家鄉和親人,尤其是他那十七八歲的妻子,終于,在一個早晨,他悄悄地離開了根據地,傳回了老家。

八路軍生擒天皇表弟,司令員要求換10門火炮,日軍不答應

王振西的回家并沒有被村裡人完全保密,村裡的漢奸得知消息後,迅速向日軍告密,期待能夠獲得豐厚的賞金。

一天黎明,日僞軍在漢奸的帶領下,将王振西從被窩裡抓走,日軍原本打算處死他,但得知他是包森的警衛員後,立刻将他押送給赤本三尼大佐。

赤本三尼得知王振西的身份後,決定利用他來勸降包森,他對王振西軟硬兼施,許以重利,試圖讓他成為自己的内應。

王振西假裝答應,表示願意嘗試勸降包森,赤本三尼對王振西的态度深信不疑,開始為實施這一計劃而精心準備。

赤本三尼将王振西帶到憲兵司令部,對他進行一系列的優待,他不僅提供了豐盛的飲食,還允許王振西自由活動,希望通過這些手段來瓦解他的抗日決心。

八路軍生擒天皇表弟,司令員要求換10門火炮,日軍不答應

王振西則利用這一機會,暗中策劃逃跑,他與八路軍的秘密聯絡點取得聯系,傳遞情報,為反擊赤本三尼的計劃做準備。

在王振西的引導下,赤本三尼帶領一支幾百人的隊伍前往包森的藏身地。

赤本三尼滿心以為此次行動能夠成功捉拿包森,或者至少能夠勸降包森,将其收編為己用,然而,他并不知道,包森早已接到王振西傳遞的情報,布下天羅地網,等待着他的到來。

赤本三尼帶領隊伍來到遵化東北的孟子院村附近,王振西向赤本建議,部隊規模太大可能會引起包森的警覺,不如隻帶少數人前往。

赤本采納了這個建議,隻帶了幾名親信和翻譯,換上便裝,跟随王振西進入村子。

八路軍生擒天皇表弟,司令員要求換10門火炮,日軍不答應

包森和幾名戰士在村外的壩台上僞裝成打土坯的村民,默默等待着赤本的到來。

當赤本和翻譯走近時,包森一聲令下,戰士們迅速跳下,将赤本和翻譯擒獲,赤本和翻譯還未反應過來,就已經被八路軍戰士制服。

包森和戰士們押着赤本和翻譯迅速轉移,他們知道日軍大部隊就在不遠處,必須迅速撤離。

在押送途中,赤本激烈反抗,嘴裡還不停地嚷嚷,試圖引起日軍的注意,為了避免暴露行蹤,包森當機立斷,從老鄉家中找來一把斧子,果斷地将赤本結果。

竟是天皇“表弟”?

赤本的死訊很快傳遍了日軍内部,震動了整個唐山地區。

八路軍生擒天皇表弟,司令員要求換10門火炮,日軍不答應

這一事件震驚了日軍,他們不僅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指揮官,還暴露了赤本的真實身份,原來赤本竟然是天皇的親戚,是“表弟”!

不過這都是從一個翻譯官口中聽到的,但是接下來日軍的行動,證明了這一點。

随後的幾個月裡,日軍對冀東根據地展開了瘋狂的報複行動,企圖奪回赤本的屍體,他們調集了大量兵力,對遵化、興隆、豐潤等地進行了地毯式的搜捕和掃蕩,但始終未能找到赤本的遺體。

為了進一步打擊八路軍的士氣,日軍還在冀東地區張貼布告,懸賞巨額獎金,要求當地百姓提供關于赤本的線索。

然而,冀東人民深知抗日鬥争的重要性,沒有人向日軍告密,日軍的努力不僅未能奏效,反而激起了當地百姓更強烈的抗日情緒。

八路軍生擒天皇表弟,司令員要求換10門火炮,日軍不答應

包森的機智和勇敢不僅震懾了日軍,也極大地鼓舞了冀東地區的抗日士氣。

他生擒赤本三尼,并成功地将其擊斃,這一壯舉成為八路軍在冀東抗日鬥争中的經典戰例,包森的名字也是以更加響亮,成為日軍心中的一根刺。

為了進一步瓦解八路軍的抵抗,日軍試圖通過交換條件來換回赤本的屍體,他們開出了五十挺機槍和數十箱彈藥的條件,希望能夠與八路軍達成協定。

然而,包森對日軍的陰謀了如指掌,他冷笑着拒絕了這個提議,表示絕不會用敵人的武器換取屍體。

《日本憲兵正史》記載,包森曾開出“火炮10門”的條件,希望用赤本的屍體換取火炮,然而,日軍擔心這一舉動會鼓勵八路軍更多地進行綁架行動,最終沒有接受這個條件,盡管如此,這一事件足以說明赤本在日軍中的重要地位。

八路軍生擒天皇表弟,司令員要求換10門火炮,日軍不答應

赤本三尼的死對日軍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們不僅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指揮官,還在政治上面臨巨大壓力。

日軍内部對赤本的身份進行了嚴格保密,以免引起更大的波動和動蕩,然而,無論赤本是否真的是天皇的表弟,他在冀東的暴行和罪行已經讓他成為中國人民的公敵。

包森的英勇事迹也使他成為日軍的頭号目标,1942年2月17日,包森在遵化野瓠山與日軍展開激戰,最終壯烈犧牲,年僅31歲。

王振西在後續的戰鬥中也身負重傷,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包森和王振西的英雄事迹被後人廣泛傳頌,他們的名字銘刻在中華民族抗日戰争的曆史豐碑上,盡管曆史的洪流沖刷掉了很多細節,但他們的精神卻永遠激勵着後來人,繼續為民族的獨立和自由而奮鬥。

八路軍生擒天皇表弟,司令員要求換10門火炮,日軍不答應

結語

包森與王振西的英雄事迹,是抗日戰争中不朽的篇章,他們用智慧和勇氣,生擒天皇表弟赤本三尼,重創敵軍,極大鼓舞了抗日士氣。

即便面對日軍瘋狂報複,他們仍堅定不屈,拒絕敵人的交換條件,展現出無畏的民族精神。

包森與王振西的犧牲和英勇,将永遠銘刻在中華民族抗戰的曆史豐碑上,激勵着後人繼承先輩的遺志,為民族獨立和自由繼續奮鬥。

這段曆史不僅是對敵人殘暴行徑的有力回擊,更是對抗日英雄精神的永恒贊頌。

八路軍生擒天皇表弟,司令員要求換10門火炮,日軍不答應

參考資料:抗日将軍包森 - 中國知網 (cnki.net)

八路軍生擒天皇表弟,司令員要求換10門火炮,日軍不答應

抗日英烈包森:經指揮八路軍活捉日本天皇表弟(圖)--文化--人民網 (people.com.cn)

八路軍生擒天皇表弟,司令員要求換10門火炮,日軍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