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一年前,44歲的江靖的生活

還陷在一團亂麻裡。

持續加班、嚴重失眠;

10歲孩子見不到父母,一度離家出走;

熱愛買小物件的她,光帽子就有100頂,

而小家的局促,既容納不下太多物品,

也壓得她透不過氣……

狀況嚴重到她都不再喜歡自己的地步。

辭職後令人忐忑的未知狀态,

反倒成為江靖心中唯一的希望。

離開大廠、遠離市中心、

44歲的她跑到上海郊區

折騰出一套96m²的“雙面居所”.

8扇移門讓空間功能随心轉換

工作日是超大手工工作室,

周末又滿足完全私密的兒童房、遊戲房、老人房等日常生活的需求……

在新家,江靖找到了内心裡一直想要的生活。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曾就職于遊戲行業,現為全職手工創作者。從拼布、刺繡、串珠到編織,享受各種手工材料的制作樂趣,開了一間手工工作室Jngng。希望更多人可以了解到手工的樂趣。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設計師吳狀(左)與付仕玉(右)于2019年成立MOU建築工社,建築更新、老房改造一直是兩位設計師工作的重點之一。設計研究涵蓋建築更新、室内設計以及家具設計。

工作室始終堅持以場地和材料為出發點,尋求在自然、建築和人之間建立更為積極的關系。兩位90後青年設計師,希望通過設計實踐傳達年輕一代對城市生活的探索精神,尋找一種自恰的生活方式,向心而居,讓空間重新成為聯結人與人情感的場所。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在客廳的立面上,設計師試圖消隐隔牆縫隙背後的空間,通過格栅和隐形門的組合,營造出詩意的栖居氛圍。

江靖和家人一眼看中的“第二居所”,位于上海西郊的居民社群裡。小區的周邊環繞着清澈的自然水系,盈盈水波透過客廳大大的落地窗,将外部自然的景色引入室内,瞬間就打動了久居嘈雜都市的夫妻二人。

在高強度而快節奏的工作下,倆人太需要一處可以舒緩心靈的空間,遠離喧嚣,與孩子相伴,一起度過放松而惬意的周末。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當下的城市裡有一個很無奈的居住現象,大部分人家都會有不常使用的房間存在,比如孩子成長後開始求學住校,兒童房周一到周五都是空置狀态;或者父母房、客房,一年中隻有一段時間才會使用,但是又不得不預設。

過于低頻的使用方式,引發了MOU建築工社的吳狀與付仕玉的思考,是否存在一種新的空間模式,舍棄固定牆面的圍合,随着功能和家庭人口的變化,可以更随性地擴大或收縮,自由生長?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酷愛手工的江靖,旅行中的一大愛好就是收集各國有趣的手作單品。充滿靈氣的手工物件們,在空間裡創造出獨具個性的裝飾效果。

在江靖的新家,兩人把“無閑置空間”的設想付諸了實踐。兩種截然不同的使用方式,将在這同一個家裡并存:這裡是一家三口的周末住宅,也是女主人心心念念想要的手工工作室。

學習美術出身的江靖一直都是鐵杆的手工愛好者,休産假在家的時候她就用了數月時間為孩子制作手工拼布的小被子、小毛衣、手織小圍巾等等。她自己串珠制作的設計款飾品,也常被朋友們訂購一空。

女主人非常渴望能有足夠的空間,拓展自己多年的愛好,是以吳狀與付仕玉在原本傳統的三室兩廳格局裡,去掉兩個房間的兩面隔牆,而用8扇移動門來靈活區隔空間,實作了不同使用功能之間的流暢切換。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設計師将原始空間次卧室和兒童房的牆壁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縱橫兩個方向的移門隔斷,這樣一來,空間的劃分和功能布局就可以由業主按不同需求随時調整。

除了主卧予以保留,與客廳相鄰的兩個房間的隔牆,完全以隐藏式木制移門替換。輾轉騰挪裡,江靖發現,如果收起兒童房的榻榻米睡墊,将所有移門隐藏,兩個房間和客廳聯通,就是她想要的超大展覽和工作室空間。

周五孩子回來,可以單獨組合出兒童房的隔牆,而工作室可以保持開放狀态,工作室或者客廳的白牆也适于度周末的先生擺放他的遊戲大屏和裝置;而想要不受幹擾地工作的時候,江靖可以将所有移門都拉出,除了私密的兒童房,工作室也成為一個私密空間。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北側的兒童房,關上移門,小朋友可以有自己的私密空間;孩子在學校住宿的時候,打開門這裡又成為媽媽寬敞工作室的一部分。

這個模式也能衍生為家裡老人或者朋友來時的臨時客房。家有了随心變化的各種可能,也就成為一處可以自由生長的有生命力的空間。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工作室一角,這裡是女主人的手作材料、工具的收納地以及近期作品的展覽空間。同時,這裡還能根據需要變身手作授課教室。

随着裝修的程序,就在夢想中的空間正一步步成為現實的時候,江靖内心的成長和變化,超過了她自己的預期。那個時期,除了溝通新家的裝修,江靖在需要兼顧工作的部分,導緻自己患上了日益嚴重的失眠。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而眼看着孩子一天天長大,卻找不到時間與他好好相處,更讓身為母親的江靖内心越發焦灼。孩子常常會在放學回家後一個人縮在餐桌下的暗影裡,甚至,在七歲的時候孩子就一度離家出走。

而位于公司附近的小家,面積不大,在無暇顧及的瑣碎日常裡也堆積了太多東西。江靖說光是帽子,她就有100多頂,雜亂的空間堆放壓得她透不過氣,那時候她甚至都無法接納和喜歡自己。

終于,為了能夠更好地與孩子、家人相處,也為了能夠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她辭職了。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市郊的“第二居所”,讓江靖成立手作工作室、打造自己的手作品牌甚至推出各種藝術家的聯名單品的夢想成為了現實。為此她馬不停蹄開始着手詳盡的市場調研,不僅在日本考察了自己每年都會去的手作展、素材展,也在一年裡悉數參加了上海大大小小的所有手作市集,研判各種手作品牌生存模式的可行性。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最大的觸動是在日本的一個月,每日徘徊于日本街頭形形色色的手作小店裡,最讓江靖驚奇的是,不同于寫字樓裡都是忙忙碌碌朝九晚五的年輕女職員,這些小店裡的駐店人通常都是有着一定年紀的着裝、談吐優雅的年長女士,她們氣定神閑地做着自己喜歡的事情的狀态,深深鼓舞着她的内心。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穿過玄關進入客廳,中古家具後的牆面預留了先生的遊戲裝置空間,周末的時候,這裡也是父子兩相約“厮殺”的快樂戰場。

現在每周的五天工作日,孩子住校,先生住在原本公司邊的小家,新家便是江靖可以自我療愈的獨處空間。

每一天的日子都很閑散、放松,她甚至一整天都不需要與人交流,隻是潛心于手工作品的制作、手工工作室的授課以及朋友和自己作品的布展計劃裡,江靖覺得滿心的充實、甯靜和幸福。

有時,就像打開一個驚喜盲盒一樣,她還會意外發現設計師在家中創造的貼心細節的更多好處。

一開始,江靖就說她想要一個玄關,作為入戶門和一覽無餘的客餐廳之間的緩沖,最重要的是她有大量鞋子需要收納。

同時位于入戶門一則的廚房面積狹小,冰箱一時都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安放。江靖信任與她很有默契的兩位設計師能想到辦法,但她沒想到,最後會得到這樣美麗的解決方案。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位于西北角的廚房空間幾乎完全獨立于其他空間,即便是最緊湊的L型布局,也找不到冰箱位置。設計中,可以放置冰箱的一米縫隙,成功挽救了原戶型設計裡在餐廳放冰箱的别扭布局。

新設計的構思源自這樣一個假想:如果在大門、廚房和客餐廳之間有一條“縫隙”,靠入戶門的一邊可以作為有收納功能的門廳,而劃入廚房的另一半如果再能容納一個冰箱就再好不過了。

既然沒有,那是否能憑空創造出這樣的縫隙?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于是,全新的設計在入戶門的一側、廚房和客餐廳中間增加了一道充滿禅意風格的造型隔牆,原本5米寬的客廳保留了4米的寬度,而牆内隔出了1米寬的長條形空間,一分為二,成為隐藏了實用超大收納功能的入戶門廳,以及廚房通道裡的冰箱放置區。

憑空添加出來的極具韻味的木格栅隔牆,成功将入戶門和廚房門在客廳的視線中完全消隐,也将日常生活的瑣碎和材米油鹽的煙火氣都隔絕在了工作室氛圍之外。

江靖也很滿意牆面的柔和質感。與室内大面積木色搭配的牆面,選擇了有着細膩肌理效果的米色灰泥,越發顯出質樸而讓人放松的自然氣質。

秉持“主材料種類越少,空間包容度越好”的原則,她挑選的家具以原木系的中古單品為主,偶爾加入一點點現代金屬材質以及調和色的純色布藝裝飾,舉重若輕的搭配方式,讓整個空間看起來純粹而不乏亮點。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女主人希望家裡能實作衛生間的三分離,設計師于是借用了一部分兒童房的空間給到衛生間區域,作為單獨的馬桶間,實作了互為獨立的使用格局。關上木質移門,衛生間也同樣會被隐藏在房屋中,公共與私密得到平衡。

日本設計師皆川明的全系列設計一直是江靖多年的心頭好,家裡的布藝窗簾、門簾甚至所有床品都是她用日本背回來的皆川明布料,自己動手制作的DIY。

而數年裡在日本和世界各地手作小店裡淘來的大大小小的手工制品,不僅是江靖日常創作的靈感源泉,也是這個工作室和度假屋裡充滿個性的靓麗裝飾。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設計師在主卧室的入口處劃出一塊衣帽間區域,衣帽間和卧室分隔牆上留出一個到頂的采光視窗,挂上了女主人喜歡的用皆川明布料制作的窗簾,家裡的大部分布藝單品都是由女主人自己DIY完成。

江靖還特别喜歡卧室的天花闆處理。原木吊頂營造出如同度假木屋般的包裹氛圍,與身處度假區域的周邊環境默契相融,也讓女主人即便是獨處的時候也安全感滿滿。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餐廳北側換上了一整塊超大玻璃,視野通透而明亮。若是臨窗而坐,還能看見樓下縱橫交錯的河道中清波搖曳的水鄉風景。

周末,在山水交融的城郊,置身寬敞、閑适的超大起房間,遠離塵嚣的一家人靜靜地享受着難得的放松心情。

随意坐在擡高處理的兒童房和工作室的原木地台上,手碟空靈而清揚的樂音在先生手中響起,暖意于江靖和孩子的心頭萦繞。這一刻的陪伴得之不易,無需更多話語,無聲勝有聲。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看完這個小空間,你最喜歡空間中的哪個角落呢?哪個設計元素呢?歡迎下方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DECO将選出一位精彩留言送出一本新刊。

監制|Tango

攝影|蔡雲普 文 | 李維娜

編輯|冷面

設計|Freda 助理|怡晨

部分圖檔由受訪者提供

本文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權所有,

歡迎轉發朋友圈;如需轉載、投稿,請聯系留言擷取。

北大學霸夫妻的55㎡老破小,無意“碰瓷”柯布西耶

手工紅磚打造的逆齡松弛感,41㎡上海老破小的“逆生長”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8扇移門的“雙面居所”,96m²工作室、展廳秒變溫馨度假親子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