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冰箱不是“保險箱”,剩飯剩菜别留太久!

冰箱不是“保險箱”,剩飯剩菜别留太久!

在炎熱的夏天,無論是吃剩的飯菜、沒吃完的瓜果,還是啤酒、飲料,或是剛買來的生肉,我們都習慣一股腦地放進冰箱。

然而看似安全的冰箱,其實隐藏着“不畏嚴寒”的緻病菌。若是不慎食用了被這些緻病菌污染的食物,很可能出現健康困擾。

  雖然冰箱是一個低溫、密閉的環境

但隻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

并不能完全滅殺細菌

冰箱不是“保險箱”,剩飯剩菜别留太久!

冰箱中的“隐形殺手”

全球衛生理事協會曾經對美國等9個國家的一項“家庭衛生調查”顯示:46%的家庭冰箱内部微生物超标,主要包括腸杆菌科細菌和黴菌。我們都知道低溫環境下,能夠有效的抑制喜高溫的細菌生長,但是抑制并不意味着停止生長或者殺滅細菌。

冰箱不是“保險箱”,剩飯剩菜别留太久!

01.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主要以食物為傳染媒介,是最緻命的食源性病原體之一,被譽為"冰箱殺手"。它的生命力頑強,能夠長期在低溫環境下存活,甚至可以在高鹽、冷凍和幹燥無氧的環境中存活和繁殖。面對如此強悍的對手,家中的冰箱自然就成了重災區。

李斯特菌在環境中無處不在,在絕大多數食品中都能找到李斯特菌。肉類、蛋類、禽類、海産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被證明是李斯特菌的感染源。

02.沙氏門菌

沙氏門菌是腹瀉病的四大全球病因之一,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緻病菌。據統計在世界各國的種類細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大陸内陸地區也以沙門氏菌為首位。

沙門氏菌在水中不易繁殖,但可生存2-3周,冰箱中可生存3-4個月,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沙氏門菌主要存在于肉蛋食品中,當人們吃了含有沙氏門菌的食物後,會出現發熱、惡心、腹瀉、嘔吐等症狀。

03.志賀氏菌

志賀氏菌屬于痢疾杆菌,這種細菌同樣可以由食物傳播,在敏感人群中極少數的個體就可以發病。志賀氏菌耐寒,在冰塊中可以存活3個月,但是在高溫條件下10-30分鐘即可死亡。

志賀氏菌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如果蔬菜水果沒有清洗幹淨或者放置冷藏過久使用,都極有可能感染這種細菌。

04.耶爾森菌

耶爾森菌偏愛生肉,如果生肉未密封儲存或在冰箱中儲存過久極易感染這種細菌。耶爾森菌喜好低溫環境,在4℃就可以大量繁殖。而且耶爾森菌具有潛伏性,一般會在人體中潛伏3-7天,不會立即發作。但發作之後,可能引起急性腸炎等情況。

冰箱貯藏食物時應注意什麼?

冰箱是儲存食物的好地方,但是不能盲目地相信它,把所有食物都放在冰箱裡去貯存,把它當成萬能的“保險箱”。

那冰箱存放食品時必須注意以下事項:

冰箱不是“保險箱”,剩飯剩菜别留太久!

生熟分開冷藏

生熟食品避免混放,以免造成交叉污染或“串味”;應用保鮮袋或保鮮紙将食物包密實再放置,并遵循熟在上、生在下的原則,而且最好避免同放在一個容器内;同樣是生的食品也要注意分開,如生的蔬菜、水果不要和生肉、魚等接觸,以防細菌污染。

需要冷藏的食物應先清洗幹淨

水果、蔬菜及其他生食品必須在洗淨、瀝幹後再放入;生魚及雞鴨類應除去内髒、清水洗淨瀝幹後,再放入。

已化凍的食物不可再次冷藏

經化凍的肉類和魚等不宜再次置冰箱儲存,因為化凍過程中食物可能受污染,微生物會迅速繁殖。

盡量不要冷藏剩餘食物

吃不完的剩飯剩菜等容易使電冰箱内的食物串味,而且也很容易讓它們受到各種細菌的侵蝕。是以日常飲食應做好規劃,避免留下過多的剩飯菜,如果确實需要冷藏儲存,在放入冰箱前應充分加熱、煮透,以殺滅微生物,然後待剩飯菜降至室溫後再冷藏儲存。如果冰箱内已經出現難聞的異味,則應停機對箱内進行徹底清洗。

冰箱内不要放得太滿

放入冰箱内的食品之間要有一定空隙,不要緊貼冰箱左、右壁及後壁,以使冷氣可以對流。同時要注意盡量減少開冰箱門時間及次數,減少外界熱氣進入。另外,冷藏室放食品一般不宜超過7天,取出的食品如發現有發黴、腐敗、變味,就不應再食用。

經常對冰箱進行消毒處理

電冰箱門上的密封條上的微生物達十幾種之多,這些微生物的存在,很容易誘發各種疾病。是以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用酒精浸過的幹布擦拭密封條,以清除其上存在的微生物。

記住,冰箱不是萬能的“保險箱”,正确的食物儲存方法,加上日常的清潔和保養,才能真正保證我們的食品安全,有效預防食物中毒和細菌感染,進而享受健康美味的生活。

讓我們從今天開始,養成良好的冰箱使用習慣吧!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号·湃客、健康中國頭條

【我們隻提供經專業記者編輯采編的靠譜内容,恭請您在此訂閱,或移步關注大衆衛生報微信公衆号“dzws001”,擷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