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鄉繡娘變身“模特”再登國際時裝周 碧桂園“刺繡産業”亮相上海

作者:追趕小天才

"沒想到刺繡不僅能賺錢,還能走出國際舞台,赢得尊重!"再次登上國際舞台,刺繡女士楊美蘭自信很多。她身着高調的禮服,慢慢走上舞台,步伐結實,華麗,難以想象,在此之前,她隻是一個忙碌的爐子和田野裡的農村女人。

4月13日,"天才媽媽X東鄉刺繡"公益品牌亮相上海時裝周。在T台上,模特們精美時裝陳列的400多件刺繡,分别是楊美蘭等50多件刺繡,從甘肅省臨夏縣、東鄉族自治縣用12個晝夜,到"平繡""刺繡"等獨特的針刺。慈善時裝秀将"高端定制"及其背後的女性帶到了世界舞台。

本次全國文化公益時尚活動,通過T台、非遺物藝術展、明星直播等形式展示甘肅臨夏千年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東鄉刺繡。在活動現場,公園通過國強公益基金向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捐贈1000萬元,用于支援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的東鄉刺繡項目。

東鄉繡娘變身“模特”再登國際時裝周 碧桂園“刺繡産業”亮相上海

國強公益基金會捐贈儀式

刺繡媽媽變身為"美女模特"為非遺物文化背書

公益時裝秀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貴元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中國時裝設計師張兆達、藝術設計師張凱輝共同打造。奧運冠軍吳敏霞、年輕演員李琳、魏、王玉粟和楊美蘭、馬星麥、馬蘭華、馬豔英、馬瑩瑩等5位東鄉刺繡女性走上T台,成為全國文化公益時裝秀開場的"新聞軸心"節目。

東鄉繡娘變身“模特”再登國際時裝周 碧桂園“刺繡産業”亮相上海

東鄉刺繡女士T台

公益時裝秀以"民族等于潮流"為設計主題,将傳統民族刺繡與現代電腦印花和刺繡相結合,貫穿始終釋出。

"東村繡造就了生命的色彩,也有着生命底。馬女士說,自從2018年她鼓起勇氣走出家門的那一刻起,刺繡就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國際時裝周向我展示了刺繡的無限可能,也向我展示了生活的無限可能。"

探索更多"非遺物"财富法寶新模式

本次上海時裝周系列活動,除了公益時尚走秀、非遺藝展等通過體驗活動,網播展示了東鄉刺繡、四川阿壩縣刺繡、河北豐甯布膏畫、貴州丹寨蠟染等9種非遺物工藝的曆史和工藝特點。

"雙面繡花以正面和背面一緻為最佳,這種刺繡方法一般用最薄的繡針,特别是刺繡要控制針上下的方向。53歲的刺繡女士Maasi向來賓介紹了東鄉刺繡的"雙面刺繡"技術。這是東鄉刺繡難度較高的因素之一,一般用在手帕上,不僅色彩搭配鮮豔,而且注重刺繡細膩真實,層次感強。

在刺繡馬色小麥方面,東鄉縣現有2000多位刺繡女郎,馬西也是刺繡界最好的,馬西也曾多次作品獲得州、縣大賽領跑者。

2018年,回國生根的年輕人ma'as邀請Maasi加入刺繡工作坊。勤勞腳踏實地的Ma'asi不僅通過刺繡脫貧,還為家裡的四個孩子提供了上大學的機會,是當地知名的"媽媽大師"。

展覽還邀請了崔小青、蔡亞玲、何偉、林方璇四位藝術家,以及四位設計師馬豔麗、秦旭、楊鳳軒、張兆達,從當代藝術的角度重新诠釋和诠釋非遺文化。

桂貴園與婦女基金會聯手,幫助銷售近10萬件東鄉刺繡

貴源集團扶貧人士、甘肅賽安旅遊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邱秋表示,東鄉刺繡業的症結在于基礎薄弱,缺乏完善的供應鍊,繡花家居繡花材料難以保證供應,材料和生産成本遠高于市場。

自2018年助力東鄉以來,國家強力公益基金會已聯結了與東鄉縣人民社會局、婦聯聯舉辦的刺繡教育訓練班,為刺繡行業輸送骨幹人才,目前21個繡花教育訓練班累計教育訓練刺繡一千餘人次。截至目前,貴源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還聯合中國婦女基金會,累計采購、助銷刺繡産品近10萬件。

東鄉繡娘變身“模特”再登國際時裝周 碧桂園“刺繡産業”亮相上海

公園在東鄉縣開展刺繡訓練

2018年,在貴元集團和國強公益基金會的支援下,回國創業創業的青年馬潮創辦了扶貧刺繡工作坊,導緻近百名刺繡婦女就業脫貧。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裡,這匹馬已經從一個年輕的女大學生成長為東鄉族刺繡的上司者。在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的推動下,馬琦與全國扶貧奉獻獎獲得者蘇曉麗一拍一拍,共同創立了東鄉刺繡品牌"賽昂花",推動少數民族非遺工藝品走上市場化之路。

2020年,東鄉繡花産業中心"天才媽媽夢工坊"公益項目落地甘肅省臨夏州市東鄉族自治縣,總面積1125m2,集生産、經營、教育訓練、展示、交流為一體,展示東鄉文化扶貧成果,成為東鄉刺繡行業示範交流經驗基地。

東鄉繡娘變身“模特”再登國際時裝周 碧桂園“刺繡産業”亮相上海

東鄉繡花産業中心

"現在東鄉缺少印刷裝置,一旦引進,繡花就可以印在圖案上自繡。邱介紹,相比于傳統的繡花技藝,采用印花裝置,不僅使成品圖案更加美觀,而且大大提高了繡花的效率。

2021年是鄉村振興的開年,經曆了市場、時尚洗禮的東鄉刺繡女性,正努力給世界留下冬翔刺繡的好印象,把信心帶回家鄉,緻力于激活中國傳統工藝和當代應用,為诠釋中國非遺工藝品之美做出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