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年一度的全國聯考已經落下帷幕。近日,多所大學釋出了2024錄取通知書樣式,用“黑黃金”做成、名字是精美的蘇繡、精湛的裝裱工藝……這些應用了紡織材料元素做成的通知書不僅别出心裁,還展現了校園特色,且富含設計魅力和藝術素養。
“黑黃金”碳纖維織造的通知書
2024年,北京化工大學聯考錄取通知書,采用“細如發絲,輕如鴻毛,強如鋼鐵,貴如黃金”的碳纖維複合材料制成。碳纖維被譽為工業“黑黃金”,具有品質輕、高比強度、高比剛度、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性,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運載火箭、衛星空間站、大飛機、大型船舶等“大國重器”。
這封用碳纖維“編織”而成的錄取通知書,采用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先進複合材料研究中心(ACC團隊)自主研發的新型碳纖維複合材料制作,厚度僅有0.2mm,在陽光下變換角度,可呈現顔色變化,極具藝術與科學之美。
2022北京冬奧會前,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冬季項目碳纖維複合材料高性能器材關鍵技術”項目的支援下,學校科研團隊和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下屬研究所,中國一汽等機關合作,成功研制出第一台國産碳纖維雪車,助力國産碳纖維雪車實作從0到1的突破。在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輪椅冰壺比賽中,中國隊運動員所使用的碳纖維冰壺推杆也由北京化工大學自主研發設計,助力大陸運動健兒奪得了北京冬殘奧會該項目金牌。
學校科研團隊不斷開展攻關,應用先前突破的國産宇航級碳纖維專用複合材料和高品質熱壓罐整體成型技術,突破了碳纖維複合材料内應力釋放和平整度調控技術、表面UV印刷技術和燙金工藝技術、建築物圖案彩色印刷技術,最終實作了“碳纖維錄取通知書”的批量制作。
北京化工大學有機無機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楊小平介紹:“碳纖維錄取通知書,不僅展示了學校在碳纖維複合材料領域的卓越實力,也代表了國産碳纖維複合材料從‘高端化’産品向‘百姓化’成功轉型,是學校科研成果轉化的生動實踐,希望每一位考上北京化工大學的學子都能夠心懷‘國之大者’,勇擔民族複興重任,用實際行動助推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
數字化技術将“非遺”做在通知書上
今年,浙江理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融入了三項非遺工藝:宋錦、蘇繡、書畫裝裱,記錄了學校發展的曆程,蘊含着對學子們錦繡前程的祝福。
宋錦色澤華麗,組織結構獨特,工藝複雜,質地堅柔,被賦予中國“錦繡之冠”,通過數字技術賦能非遺工藝宋錦織造達到精妙絕倫的藝術效果。新生名字由非遺傳人運用娴熟的蘇繡技法手工繡于錄取通知書上,一針一線流淌着文化傳承與時光芳華。“書畫絲綢裝裱”技藝将“金榜題名的時刻”永遠典藏!
非遺潞綢融合“複旦藍”,讓每位學生都不一樣
2024年複旦大學大學生錄取通知書采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山西省潞綢織造技藝面料作封面,将“複旦藍”與非遺融合,盡顯古籍裝幀美學。
潞綢,因産于山西潞安府而得名,是山西絲綢業鼎盛時期的代表,曆史上曾與杭緞、蜀錦并稱中國三大名綢,是極富地方特色的傳統絲織品,也是中國絲綢文化的重要部分,曾有“南淞江,北潞安,衣天下”之稱。如果仔細辨識,在《清明上河圖》中也可尋見“潞綢店”的字樣。2014年,因其獨特的織造技藝,潞綢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應和2024甲辰龍年,取其美好寓意,2024年複旦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封面紋樣,取材于故宮丹陛石上龍鳳雲紋石雕圖樣進行再設計。為了讓紋樣更加立體生動,以亂序的四方颠倒圖案進行織造。是以,每一本錄取通知書紋樣的方向和位置都各不相同。如此“獨家定制”,飽含着這樣的教育理念:讓每一位學生都不一樣。
編輯整理自紡織服裝周刊
https://mp.weixin.qq.com/s/tAlRmXHUsqLQOVb8eqCD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