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海外華僑華人總數已達6000多萬,遍布世界五大洲,然而對于這些出走故土,紮根異鄉的同胞我們卻知之甚少。夏威夷是華人最早出海定居的目的地之一,這裡華人社群的發展曆史對于我們了解海外華人至關重要。
來到這裡的華人先輩既有主動出海謀求新生活的,也有茫然之下被被動裹挾而來的,他們在這裡筚路藍縷,開辟了夏威夷制糖業、水稻種植業的領域,也遭遇到了“排華法案”的不公。
夏威夷華人社群還孕育了革命先行者孫中山,深度參與了中國近代政治與社會變遷。本書作者作為夏威夷華人社群成長起來的曆史學者,利用諸多原始文獻,展現出海外華人落地、生根、發展的艱辛畫卷。
地處波利尼西亞群島的夏威夷盡管相對隔絕,但西方文化對它的影響要比其對中國的影響深遠得多。貫穿整個19世紀,基督教的傳播、對外貿易的開展、商業化的農業生産,以及勞工移民,影響了傳統夏威夷社會的各個方面。其中,糖料作物帶來的影響最大,這是該群島第一種真正有價值的經濟作物。
在歐洲人發現夏威夷時,島上的甘蔗正茂盛生長。它源于印度,然後被傳到了南太平洋的島嶼。随後的波利尼西亞移民把它帶到了遙遠的夏威夷。但甘蔗在商業上的重要性,還要等到歐洲人和華人到來,才憑借他們的創業技能開發出來。
據1850年夏威夷人口普查,當時1962名外國僑民中,華人大約有71名。這些人中已有數人在獨立經營小型的制糖廠了。他們是自己主動來到夏威夷的。從夏威夷被發現(1778年)到第一批華人契約勞工抵達(1852年)之間,這些人已乘坐探險和貿易船隻來到了夏威夷并定居于此。
1802年,據說在一艘買賣檀香木的商船上,有一個中國人,帶來了一個石辘和幾口煮鍋。他的名字據說是王子臣(Wong Tze-chun),但在中文或其他記錄中未獲證明。據說他在拉奈島上布置好工具,磨碎了少量作物,并制出了糖。但這個營生并未達到他的預期,第二年,他就帶着自己的工具回國了。
1828年,一家制糖廠由恒泰公司(Hungtai Co.)在毛伊島(Maui)的威陸庫(Wailuku)建立。該公司是陳恒(Ahung)和阿泰(Atai,姓不詳。——譯者)兩人合夥創立的。
1835年,威廉·弗倫奇(William French)從中國帶來很多華人,以及石辘和制糖工具。他把他們帶到了考愛島(Kauai)的懷梅阿(Waimea),并在這裡與凱基歐·伊娃(Kaikioewa)總督簽訂契約,加工總督提供的甘蔗 。
1851年希洛甘蔗種植面積報告同樣表明了華人參與到制糖業的發展:報告中提到馬卡哈那路的阿新(Ahsing)種植園,400英畝;普留奧的阿金(Ah Kina)種植園,90英畝;和普諾哈威夷的阿英(Amoi)種植園,55英畝。
是以,華人是夏威夷商業化制糖的先驅,并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正如一位觀察家所說,“捕鲸船和其他抵達島嶼的船隻,零散地留下了一些華人。然後人們很快發現,總體而言,這些人不僅是比當地人更好的勞動力,而且在工業生産中更有優勢并且更可靠,是以他們非常适合被雇為種植園的工。”
制糖業的早期曆史可以在早期版本的賽拉姆的《夏威夷年鑒》中找到,這是關于夏威夷曆史的重要參考指南。
……
約翰·卡斯(John Cass)船長在1852年1月3日從中國帶來了第一批契約勞工,他被稱作是一位“心地善良,通情達理”的人。他的英國三桅帆船忒提斯号(Thetis)載了大約200人,從福建南部港口廈門出發,開啟了去往夏威夷的漫長旅程。在55天的時間裡,他們隻損失了四五個人。同年晚些時候,卡斯船長進行了第二次航行,使當年的中國移民總數達到293人。
這些華工的契約是:“為期五年,每月3美元,外加路費,食物、衣服和住宿的費用。在中國已預付了每人6美元,在他們到達後分期從他們的工資中扣除。除了契約勞工,船上還有20多個位置,是給一些男孩的,他們願意被雇傭為家仆和其他仆人,為期五年,每月2美元,他們的船費由雇主提前支付。”這篇移民局的報告同時記載道,1852年1月3日忒提斯帶來195人,1852年8月2日帶來98人 。
卡斯船長在他的旅途中還帶來了新的植物品種——柚子(可食用的柑橘類水果,比葡萄柚大)、黃皮(小的肉質水果,有扁平的綠色種子和可食用的皮);龍眼(甜的,櫻桃大小的水果,皮又薄又硬又光滑;和荔枝類似)、蜜橘、金橘、荔枝,還有佛手柑,中國人稱之為佛手 。
《檀香山先輩華人史》(北京大學區域國别研究叢書)謝廷玉 編著;李昀 劉萌 崔喆 等譯一部海外華人筚路藍縷的開拓史一部遠遊孤子落地生根的發展史
19世紀至20世紀,華人以各種途徑移居海外,他們在海外筚路藍縷,紮根落地,如今已經遍布五大洲。海外華人身離家鄉心系故土,從辛亥革命到抗日戰争,我們都能看到海外華人積極參與、踴躍援助的身影。本書聚焦夏威夷早期華人移民的政治、經濟、文化、家族等内容,從王國時期夏威夷與中國的交往開始,詳細記述了華人與夏威夷制糖和水稻種植業發展、華人内部社會結構和文化生活、華人社群的身份自覺和權利争取等一系列重要内容。可以說,夏威夷華人的社群成長曆史,就是中華民族絕地逢生、勤勞奮鬥的曆史。
每日一書
《舊制度與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