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争家業,陰險人巧設局中局,不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咱們東北那嘎達,有這麼個事兒。江南小鎮裡頭,有個姓趙的大地主。趙老爺子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趙明,二兒子叫趙亮。趙明這小子,打小就機靈,讀書一目十行,記性賊好,可心眼兒小得跟針鼻兒似的,總想着把家業全攬過來。趙亮呢,讀書上頭差點意思,但人老實,待人接物都挺講究。

趙老爺子歲數大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就開始尋思着這家業傳給誰。按理說趙明讀書好,應該接班,可趙老爺子心裡跟明鏡似的,知道趙明雖然聰明,但心機重,怕他把家業給敗了。趙亮雖然讀書不行,但人厚道,說不定能把家業發揚光大。

趙明也看出了老爺子的心思,心裡那個急啊。他心想,得想個招兒,把家業牢牢抓在手裡。于是,他就開始琢磨怎麼對付趙亮。有一天,他在鎮上的茶館裡聽說有個道士,能掐會算,還會弄些奇門遁甲的把戲。趙明一聽,心說這不正好嘛,趕緊找上門去,求道士給支個招兒。

為争家業,陰險人巧設局中局,不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道士一見趙明,就知道這小子不是啥好鳥,但有錢賺,也就沒推辭。他想了想說:“要想繼承家業,你得先讓趙亮失去老爺子的信任。我有個招兒,能讓他名聲掃地。”趙明一聽,連忙問是啥招兒。道士說:“你回去後,想辦法讓趙亮在鎮上幹點出格的事兒,讓大家都覺得他品行不端。我再給你畫個符,你偷偷放趙亮枕頭底下,這樣他晚上就會做噩夢,說些胡話,讓人以為他瘋了。”

趙明一聽,覺得這招兒行,連忙謝過道士,回家準備去了。沒幾天,趙明就開始行動了。他讓鎮上幾個小混混去挑釁趙亮,引他動手。趙亮老實人,哪肯動手,但那幾個小混混不依不饒,逼得趙亮沒轍,這才出手教訓了他們一頓。這事兒一傳開,鎮上的人就開始議論,說趙亮雖然讀書不行,但脾氣還挺大,說動手就動手。趙明心裡那個美啊,覺得第一步已經成了。

接着,趙明又偷偷把道士給的符放在了趙亮枕頭下。當天晚上,趙亮果然開始做噩夢,嘴裡還說着些胡話。趙明的丫鬟聽見了,趕緊跑去告訴了趙老爺子。趙老爺子一聽,氣得臉都白了,心裡對趙亮的信任也大打折扣。趙明見計劃成了,更加得意了。他覺得自己繼承家業,那可是鐵闆釘釘的事兒了。就在那旮旯,出事兒了。那天,趙明蹲書房裡翻書,冷不丁外頭吵吵嚷嚷的。他一溜煙跑出去,瞅見一幫子鎮上的老少爺們圍着他家大門,七嘴八舌的。趙明一打聽,好家夥,原來是有人瞧見趙亮屋裡頭有隻黃雀,嘴裡還叼着張紙條,上頭寫:“趙亮沒瘋,是被人給坑了。”趙明一瞅這紙條,心就慌了。他三步并作兩步沖到趙亮屋裡,一看,那黃雀還真在,紙條也在嘴裡。他立馬明白,這是誰在背後給趙亮撐腰呢。趙明心裡罵罵咧咧:“這是哪個孫子幹的?攪和了我的好事兒!”他趕緊把紙條和黃雀藏得嚴嚴實實,怕老爺子發現。

為争家業,陰險人巧設局中局,不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可這事兒哪能瞞得住?沒多會兒,趙家老爺子就知道了。他一打聽,原來是鎮上一個老江湖發現了黃雀和紙條。這老江湖年輕時走南闖北,啥場面沒見過,一眼就瞧出這是有心人幹的。他看趙亮老實巴交的,不忍心看他受冤枉,就出手幫忙了。趙家老爺子一聽,心裡有數了。他把趙明叫過來,語重心長地:“明兒啊,我本打算把家業傳給你,可你這心思太陰,連親弟弟都坑。你這樣,我咋能放心把家業交給你?”趙明一聽,心都涼了半截。他撲通一聲跪下,哭哭啼啼求老爺子原諒。可老爺子已經鐵了心,他把趙明扶起來,說:“起來吧,這事兒就這麼定了。以後家業就交給亮兒,你好好幫襯他,别再搞小動作了。”趙明一聽,心裡雖然不服,但也明白老爺子決心已定,再求也白搭。他隻能灰溜溜地退下。

從那以後,趙亮就接管了趙家家業。他待人接物有禮有節,把家業打理得井井有條。趙明呢,也慢慢懂得了老爺子的苦心,開始收起自己的小心思,專心輔佐弟弟。時間一晃就過去,趙亮把趙家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連帶着整個鎮子都跟着興旺起來。趙家成了鎮上的大戶,趙亮也成了大家口中的大善人。至于趙明,雖然沒繼承家業,但也忙得不亦樂乎。他跟着趙亮學做生意,起初有點吃力,但慢慢也摸出了門道。他用自己攢的錢做些小買賣,雖然規模不大,但也算是自給自足。有一天,趙明在集市上溜達,忽然瞧見一個人影,背影跟當初給他出馊主意那道士一模一樣。哎呦,這事兒可真夠鬧心的。趙明那小子,心裡一動,腳底下就跟踩了風火輪似的,追了上去。結果,你猜咋着,那人還真是那個道士。趙明一把薅住道士,氣不打一處來,問:“當初你為啥要害我弟弟?”道士一聽,樂得跟個孩子似的,哈哈大笑:“趙公子啊,你這是誤會了。我那時候給你出主意,就是想看看你的心思。沒想到你真那麼幹了,這事兒可真讓我大跌眼鏡。”

趙明一聽,愣得跟個木頭人似的。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道士是在試探他。他那臉紅得跟個熟透的柿子似的,連忙向道士道歉。道士擺擺手,說:“行了行了,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你現在能明白自己的過錯,也不算晚。”趙明聽了這話,心裡五味雜陳,跟打翻了調料罐似的。

為争家業,陰險人巧設局中局,不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他回到家,把這事兒跟趙亮說了。趙亮一聽,也愣得跟個傻子似的。但他很快就回過神來,笑着說:“哥啊,這事兒都過去了,咱們就别再提了。你現在能明白自己的過錯,咱們兄弟倆還能好好相處,這比啥都強。”趙明聽了這話,心裡暖洋洋的,跟喝了熱湯似的。他這才明白,原來弟弟一直都沒怪過他。

他感慨萬分,對趙亮說:“亮兒啊,謝謝你。我以前那麼對你,你還這麼寬容大度,我真是自愧不如啊。”趙亮笑了笑,說:“哥啊,咱們是親兄弟,哪兒有隔夜仇啊?以後咱們好好相處,把家業發揚光大,讓父親在天之靈也能安息了。”

從那以後,趙明和趙亮兄弟倆就齊心協力,一起打理家業。他們互相信任、互相支援,把趙家的生意做得越來越火。鎮上的人們都說,趙家兄弟倆真是難得的好兄弟啊!

為争家業,陰險人巧設局中局,不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時間一晃又過去了幾年,趙家已經成為了江南地區有名的大戶。趙明和趙亮也各自有了自己的子女,他們也都繼承了父親們的優秀品質,把家業繼續發揚光大。有一天晚上,趙明和趙亮在書房裡談論家事。忽然,一隻黃雀飛了進來,嘴裡還叼着一張紙條。兄弟倆一看這紙條,頓時就愣住了——原來這是他們父親當年留下的遺言。

紙條上寫着:“吾兒明、亮,見字如面。當年我知你二人各有長短,故設此局以試汝等。明兒心機雖重但可塑之才也;亮兒忠厚老實乃可托之人也。今見汝等齊心協力共謀家業心中甚慰。願汝等永結同心勿忘父訓。”兄弟倆看完紙條後熱淚盈眶。他們這才明白父親當年的良苦用心——原來這一切都是父親為了考驗他們而設下的局中局啊!

趙明激動地對趙亮說:“亮兒啊!原來父親一直都在看着咱們呢!他老人家在天之靈一定很欣慰吧!”趙亮也激動地點點頭說:“是啊!哥啊!咱們一定要好好努力把家業發揚光大讓父親在天之靈也能安息啊!”從那以後趙明和趙亮就更加努力地工作起來,他們不僅把趙家的生意做得越來越好,還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為鎮上的百姓謀福利。咱們這趙家兄弟倆的故事,可真是傳得江南水鄉都家喻戶曉了,成了大夥兒茶餘飯後的美談。那黃雀兒啊,似乎也懂了趙家哥倆的心,打那以後,就老往趙家書房裡飛,跟哥倆一塊兒享受那暖洋洋的夜。

為争家業,陰險人巧設局中局,不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後來,趙家兄弟倆的默契配合加上不懈努力,讓趙家的生意火得不得了。名聲不僅在江南響當當,連北方的商人都慕名而來,都想跟趙家搭個夥。

趙明和趙亮倆兄弟,真是不負衆望,用他們的智慧和膽量,在商界裡闖出了一片天,把趙家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有一天,哥倆正商量着将來的大事,突然,門外傳來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趙明趕緊起身去開門,一看,一個風塵仆仆的漢子站在門外,手裡還捧着個精緻的木盒子。

“這是趙家不?”漢子氣喘籲籲地問。“沒錯,我就是趙明。”趙明一臉疑惑地看着他。漢子一聽,激動得不行,連聲說:“太好了,總算找到您了!”邊說邊把木盒子遞給趙明,“這是我們主人讓我送來的,說給您的。”

為争家業,陰險人巧設局中局,不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趙明接過來一打開,裡頭是塊晶瑩剔透的玉石,上面雕着隻活靈活現的黃雀。趙明愣了,問:“你家主人是誰?為啥送我這麼貴重的東西?”漢子說:“我們主人是北方的大商人,聽說您和趙亮兄弟倆把趙家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特佩服。他特意從北方趕來,想跟您認識認識。這玉石是他的一點心意,請您收下。”

趙明聽了,心裡那個感慨啊。沒想到自己的名聲都傳到北方去了,還有人特意來拜訪。趕緊請漢子進屋,跟趙亮一起好好招待這位遠道而來的客人。他們聊得可開心了,分享着各自的經曆,客人對趙家兄弟倆的才華和人品贊不絕口,說非常期待跟趙家合作。

客人走之前,又表達了對趙家兄弟倆的敬意和感激,說:“趙家兄弟倆真是人才啊,智慧、勇氣,還有那深厚的兄弟情誼。我相信,在你們的帶領下,趙家的未來肯定更加輝煌!”

為争家業,陰險人巧設局中局,不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客人走了之後,趙明和趙亮相視一笑,心裡那個美啊。這幫人心裡明鏡似的,知道這位客人說這話不是沒影兒的事,那是對他們能耐和成績的真心誇贊。他們心裡那叫一個美,那叫一個自豪,更是鐵了心要把趙家這塊招牌擦得更亮。往後的日子裡,趙家這兩兄弟肩并肩,把家族生意搞得風生水起,直沖雲霄。他們不僅跟北方的商人們打得火熱,還把眼光放遠,把趙家的東西賣到了海外去。趙家的名聲越來越響,成了江南乃至全國響當當的商業大戶。

可在這倆兄弟心裡,啥也比不上那份沉甸甸的兄弟情。他們始終記着老爺子的叮囑,把親情和信任看成比金子還寶貴。他們互相搭把手,互相鼓勁,在商海裡并肩作戰。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幾十年就過去了。趙家這兩兄弟雖然年紀大了,身子骨也不硬朗了,但還堅持在一線,為家族的未來添磚加瓦。他們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但對趙家的希望和祝福從未減少。

到了生命最後的時光,哥倆坐在書房裡,回憶着過去的點點滴滴。他們聊着家族的起落,講着各自的故事。他們感慨時光的流逝,珍惜着彼此的陪伴。在最後的時刻,他們還是互相扶持,互相鼓勵,那份深厚的兄弟情讓人動容。最後,趙家這兩兄弟在書房裡安詳地走了。他們的離去讓趙家上下都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但他們的精神和成就卻永遠刻在了人們的心裡。

為争家業,陰險人巧設局中局,不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人們紛紛來悼念他們,贊頌他們的才華和人品。在趙家的祠堂裡,人們為這兩兄弟立了一座高大的石碑。石碑上刻着他們的名字和事迹,還有那句流傳千古的話:“團結一心、互相支援”。這石碑成了趙家的象征,也是家族的驕傲,激勵着後人繼續傳承趙家的傳統和精神。

這就是趙家兄弟倆的故事——一個關于親情、信任和奮鬥的故事。它告訴我們:隻要咱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能克服一切困難,創造輝煌的成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