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長文創作激勵計劃#

最近一部新片,魚叔期待了很久:

《海關戰線》。

畢竟,張學友時隔八年重回大銀幕。

挑戰複雜的雙面角色不說,還有不少動作戲。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謝霆鋒自三年前《怒火·重案》打戲帥出圈後,首次身擔動作指導。

沒後期沒特效,真打不要命。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還有不少養眼身材展示。

宣傳時也是各種賣肉吸眼球。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連配角都是人均影帝影後。

吳鎮宇、林嘉欣、劉雅瑟......

網傳投資金額超兩億港币,妥妥大制作。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誰知上映五天,票房還未過億。

水花不大,口碑也一般,豆瓣6.5,不算及格。

魚叔疑惑,照這配置,還能難看?

現在看完了來告訴大家,能——

《海關戰線》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要說這部片子純難看,也不客觀。

準确地說,它是又好看,又難看。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好看的部分很直覺,就是謝霆鋒。

不管是身材管理還是動作戲,帥到魚叔都要避其鋒芒。

電影裡有段一鏡到底的打戲,荷爾蒙簡直要溢出螢幕。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水下潛艇裡追擊反派,二人狠烈厮打。

演員的頭被一次次踩進水裡,還要挑戰窒息長憋氣。

驚險刺激,确實拼命。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拳頭撞擊出的視覺快感不斷刺激眼球。

又在貨輪撞向維港天星碼頭的奇觀裡帶來觀感上的爽。

單看這些,确實不錯。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可惜的是,其他部分都十分陳舊無聊。

無聊到魚叔動搖底線,想當場建議影院安裝播放倍速鍵。

*以下内容包含嚴重劇透*

這又是一出捉内鬼的戲碼。

這日,香港海關查獲了一艘藏有大批殺傷力武器的貨船。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經過查證,正是泰國政府被盜的絕密武器。

誰知國際刑警剛到,匪徒就開着飛機拿着槍一通掃射,又把贓物擄走了。

香港海關沒有防備,多名警員在交火中犧牲。

傷亡之大,震驚全港。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香港海關部門一樣擁有配槍執法權,誓要對這樁軍火走私案追擊到底。

于是派海關警員阿禮(謝霆鋒 飾)與國際刑警盈(劉雅瑟 飾),順着線索前往海外探查。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二人發現,走私船頻繁經過香港卻安然無恙。

甚至還有一艘搭載了大量戰争武器的船隻,消失在了香港境内。

這些事沒有内鬼配合絕對做不到,且職位還不低。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于是,上司張sir(張學友 飾)有了嫌疑。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兩位海關高管,郭sir(吳鎮宇 飾)和邵sir(林嘉欣 飾)也身份不明。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這樁走私案不僅造成慘重傷亡,還與遠方的一場戰争直接相關。

于是,找出内鬼和失蹤的武器船隻,急如救火。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說起來,「找内鬼」模式雖然泛濫但不是原罪。

關鍵是,具體情節拍得混亂又降智。

劫匪突襲搶武器,竟然能開着軍用機精準找到倉庫位置。

這都意識不到有内鬼,還要出國找線索?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找就找吧,内鬼很快浮出水面,證據直接指向張sir。

隻是阿禮拒絕相信,畢竟二人情似師徒。

同僚夫妻因走私案殉職,他曾一蹶不振。

是張sir一次次提醒他,要對得起身上的這身制服。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但當阿禮認定這背後另有冤情時,張sir突然自殺下線。

證人直接指認,确實是張sir配合走私。

對于觀衆來說,内鬼謎底早早揭曉再無懸念。

電影再演,就畫風一轉。

阿禮依舊不肯相信,也全靠他的不相信繼續推進劇情。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他堅持追查,終于找到了張sir犯罪的原因。

原來,張sir早已因職場壓力過大患上躁郁症。

他孤身一人,隻想與秘密相戀的邵sir一起退休養老。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無奈女友事業心太重,還想升職再拼幾年。

是以張sir隻好一邊做内鬼賺錢,攢終身俸。

一邊将武器船隻扣在香港,透露給女友送業績,滿足她的升職願望。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張sir體諒所有人,得到的善意卻不多。

高壓工作、職場打壓、情感缺失、犯罪事實、情緒疾病,終于一同将他逼入極端。

身心備受折磨的他,從自殘走向自殺。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阿禮終于接受事實,失蹤的武器船隻也被找到。

但,又一場争奪大戰,開始了。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說實話,魚叔看得有點懵。

是以這是一場「退休不成引發的戰争」?

要怪就怪女友事業心太重,逼得一個老好人失去底線?

還是怪情緒病人太懦弱,生病也不能做犯罪理由?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張sir「适應職場規則」被逼崩潰的側面,與阿禮形成對比。

他不願勉強迎合搞職場關系,隻想一心做實事。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夫妻殉職、上司叛節、所有人明哲保身,也改變不了阿禮出淤泥而不染,一路堅守底線。

一句官方台詞「It's my duty」,幾乎一直挂在嘴邊。

意思是,要都這樣,哪還會有走私案。

反派:嘿,為什麼要抓我?

阿禮:It's my duty。

反派:嘿,為什麼要救我?

阿禮:It's my duty。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劇情的陳舊、結構的平庸、主題的牽強,讓觀感漫長。

最難忍的,是故事線的雜亂與割裂。

說白了,就是「想一出拍一出」。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電影裡設定了多條故事線并行,拉雜了多個現實話題。

比如:職場PUA、同輩壓力、女強男弱情感關系、高功能躁郁症、原則堅守、機關腐敗、甚至是反戰。

然後,一個都沒拍好。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最重頭的戲份,是張學友飾演的高功能躁郁症患者張sir。

為了表現職場對人的異化摧殘,和躁郁症患者掙紮的身心狀況。

張sir對外圓融周全,但在想象中或私下裡會突然情緒失控。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他抗拒吃藥,發病時渾身發抖。

四下無人時,還忍不住自殘。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為了營造角色的高壓環境,高管對其持續精神打壓,戀人也總是缺席。

主要角色沒什麼個人情感,卻都成了推動張sir犯罪、自殺的工具。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平心而論,演員已經盡力去呈現複雜性。

無奈劇本邏輯上的違和不通,以及人物塑造的刻闆生硬,都讓「躁郁症」成了一個單薄的噱頭。

隻是說起來,算是迎合了時下職場高壓的熱點話題,卻與主線聯系牽強。

在「出演精神病患者」逐漸被視為一種展現演技的好機會時,張學友的演技卻被大大浪費。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魚叔看到一則最準确的推薦語:

「如果你喜歡謝霆鋒,你必須來看。如果你喜歡張學友,他多年不上院線了你看看也無妨。如果你喜歡電影,你就快來跟我一起罵。」

但說到底,謝霆鋒再帥再能打,也救不了整部片子的無聊。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港片這幾年的頹勢,也無須魚叔贅述了。

觀衆自己都被訓練出一套反應機制。

一個新片出了,就能迅速判斷出是不是又來一部販賣情懷的雞肋之作。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魚叔從《海關戰線》裡也看出了港片的掙紮。

創作者也想創新,但走錯了路。

莫名其妙,竟有了些内娛味兒。

比如,在劇情裡拼湊熱點,再為了話題硬加劇情。

像片中,阿禮和盈出境去找内鬼線索。

電影用不小的篇幅呈現他們到達武器販售地後經曆的戰争場面。

确實展現出海關攔截走私的重要性,也暗含了對當下世界局勢的看法。

但更重要的目的,好像隻是增加爆炸場面和動作戲。

與主線抓内鬼以及張sir的精神狀況,毫無關系。

當動機都是非必要的,這段劇情就很像為了一盤醋包餃子。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再比如,符号化人物。

作為主角之一的阿禮,幾乎沒啥成長變化。

簡短的感情線沒啥用處,似乎隻是為了在夫妻殉職時讓阿禮崩潰,動搖職責意識。

但崩潰表現僅僅是喝喝酒不再熨燙制服,上司一罵就振作了,沒啥深度說服力。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拿下金像獎影後的劉雅瑟,在片中出演國際刑警,盈。

演員很拼,在爆破戲中甚至炸傷了眼球。

但主要戲份幾乎都在對着電腦念資料,全部砍掉都無傷大雅。

片中處處是功能化的行動,和工具化的人物。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這一切也就導緻故事碎片化,有很強的跳脫和割裂感。

放在内娛,就仿佛是短視訊的拼湊。

隻有一段段情景,沒有連續的邏輯和故事。

隻有幹癟的奇觀,沒有足夠動人的情感。

于是,人物的掙紮、悲傷、絕望,都因沒有足夠說服力而變得可笑。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真是感慨,曾經的香港動作片精煉淩厲,一股狠勁兒。

野心很大又很小,大在認真,小在凝練叙事。

演員玩真的,敢在表演上拼命。

作品也不辜負,将張力與影響力拉滿。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

但現在,還有人願意堅守曾經的動作戲表演标準。

無奈誠意交出,沒有足夠好的作品承托。

對電影,對觀衆,都是遺憾。

港圈兩大頂流回歸,也救不了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