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姐,最近又發小作文了。
作為爆款級《墨雨雲間》劇粉的其中一員,伊能靜洋洋灑灑寫了1800字小作文,抒發追劇的感受:隻要堅定信念,不看輕自己,就能從污名裡走出來。
網友堪稱百萬級别的宣發。
看似寫給劇中的薛芳菲,又似寫給導演于正,也似寫給自己,更似寫給深受輿論漩渦的孩子恩利。
不難發現,伊能靜的小作文裡,總能窺探出她對人性和情感的洞察和透徹,帶着女性獨有的溫暖和細膩,字字珠玑,文采斐然。
不少網友開始拿大S與伊能靜做橫向對比。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原生家庭不好,年少出道賺錢養家,對美容執念等,都有雷同之處。而她們都是離婚了二婚,最大的共同點就“作”,拿捏熱度方面,簡直都是話題熱點制造機。
而這個“作”,從不同意義上讓她們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走向。
大S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而伊能靜,手握一手爛牌卻打出“同花順”。
大S還在第18次告汪小菲的路上,孩子一直夾雜在輿論的漩渦,如今丢了口碑,陷入經濟危機。
而伊能靜與前夫家和解,與兒子相處亦媽亦友,如今喜提“夢中情媽”,與秦昊二婚感情穩定,也有結晶小米粒,生活幸福。
有網友感歎,最可憐還是大S的一對孩子,父母天天上花邊新聞,在學校都不知道會不會嘲笑,應該也過不好,現在又有花邊消息傳出女兒受大S教唆,問爸爸要房子。
也有網友分析,如果不是媽媽教的,可能她也想自立門戶了,那個亂遭遭的家待不下去。
反觀伊能靜這邊,近期與前夫一起參加兒子恩利的畢業典禮,還為兒子寫下深情的小作文:
所有的路,你都要自己經過。遇到困難,不要去逃避而是勇敢跨越。
伊能靜說:“我又把自己重新養育了一遍!”
可以說,她是離婚中十分合格的媽媽,高情商的育兒觀也被網友爆贊。
最近看了許多關于她對小孩的教育觀念,為之驚歎。
對兒子恩利的擇偶要求:不介意姐弟戀,大十歲也沒問題,還有不限男女。
一句話,隻要兒子喜歡,就好,媽媽都支援。
或許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以孩子的幸福作為首要條件,可以抛開年齡而言,隻要兩人之間有情感連接配接。
不限定性别,為人父母對這麼超前的觀念真的有點不可思議!
但細細一想,她的支援背後更多的是讓孩子有成為他自己的權利。
如此尊重和了解她的孩子,實屬難得。
畢竟,恩利之前釋出大膽的女裝照,被網友無情的辱罵和網暴。
就連伊能靜也遭到了質疑,但她一次次堅定地維護兒子:“中性基因都是我給的,暴力的人都是懦夫!”
在伊能靜的世界裡,恩利可以成為他自己,也允許他成為任何的樣子。
除了兒子,在女兒米粒養育上,也是做到了給孩子最大的自由。
她允許孩子放棄,孩子随時有停止的權利,探索的過程是包含放棄的,而非一而到底。
更不會要求孩子按照他們的想象去發展。
如此看來,伊能靜的教育觀是充滿智慧的。
她給人最大的感覺莫過于,成為她的孩子是幸運的,因為能在一個充滿自由和尊重的家庭氛圍裡成長。
因為,孩子的自信和獨立都源自于有一位無條件愛護和支援的母親。
人生啊,它不是是非題,尤其是孩子的,更多的可她是懂得如何愛孩子的。
或許她曾經缺少這樣一份愛。
1968年,伊能靜出生在中國台灣。她是家裡的第七個孩子,前面有六個姐姐。
父親有着傳統的重男輕女思想,是以伊能靜的到來粉碎了他的願望。
果不其然,這個家也跟着父親盼兒子的願望一起散了。
以後母親改嫁到日本,她跟着一起生活,原名吳靜怡也改名為伊能靜江,而伊能靜是她的藝名。
這個名字是她自己改的,因為能是選擇題——選擇哪一種人生!
童年的不幸讓伊能靜愛上了文字,14歲時為了買書去餐館打工,洗盤子,過着壓抑喘不過氣的日子。
16歲那年,伊能靜回台灣過暑假時拍了張證件照,從此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一心想賺錢的伊能靜簽約了公司,開始出道。
後來事業如日中天,與庾澄慶相戀14年,2000年二人宣布結婚并誕下一子恩利。
婚後二人并不幸福,婆婆的不接納,興趣的不相投,“出軌”風波等等,将他們推向婚姻的盡頭。
2009年結束了“很愛卻要不得的”的婚姻。
愛情仿佛是伊能靜一直追尋的命題。
2015年,她與小自己10歲的秦昊閃婚。次年48歲伊能靜高齡産下女兒。
現在的伊能靜處處感受到夫妻和家人帶來的歸屬感,讓心裡一直住着小公主的她發光發熱。秦昊一家治愈伊了能靜,補償了她過往的一切。
其實,伊能靜的智慧不僅僅在于她如何教孩子,而在于她善于和每個階段的境遇握手言和。
而大S的擰巴,恰恰卻缺少了這種「和」,是以才會一直在豪門鬧劇的無盡紛争中走不出來。
(細心的網友會從一些照片或者蛛絲馬迹之處,發現小玥玥的不自信和不開心)
在這個過程,會一點點的蹉跎掉孩子的童年應有的快樂和純真。
好的父母就是跟着孩子一起成長,誰也不是天生就會做父母,都是邊學邊做,彼此珍惜,彼此了解。
父母一場,隻有此生一段。
恩利曾對媽媽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不要用你的過去來決定你沒有參與的未來。
伊能靜突然意識到孩子的成長。
引申至我們的生活,現在的教育焦慮讓孩子壓力甚大。大部分都是普通家庭、工薪階層,可謂是“卷又卷不動,躺又不敢躺。”
孩子會厭學、抑郁,如果沒有真正地了解孩子們的内心,就很難知道他們想要的可能并不是我們拼命想去給予的。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伊能靜成為了多少網友口中的“夢中情媽”。
麻煩你教教大S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