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對一幫扶,讓“北關”不再悲觀

作者:河南日報

視訊加載...

河南日報客戶記者 李虎成 趙同禅 見習記者 吳志飛

秋天很冷,房子裡厚厚的被子發黴,不能用,前一段清新的夏涼越來越薄。8月28日上午,渭惠市郊北關村村民吳連峰在與鄰居聊天時說:"要是有一條厚厚的被子就好了!

一對一幫扶,讓“北關”不再悲觀

你想要什麼,你想要什麼!吳連峰的聲音剛落下,接到村裡的通知:北關村扶建機關新鄉市财政局剛送來一批厚棉被,每家每戶都可以靠戶口簿到村委會大院領取!

"真是神啊!"他們知道我家裡缺少什麼?!吳連峰忍不住拍了拍手,驚歎不已。幫助團隊來了22天,這樣一個又一個"神情"做:村子裡到處都是臭氣熏天的垃圾山,被一個移走了;

手指一張月曆上講述了村裡家最近的變化,吳連峰高興地告訴記者:"我想到了幫幫隊已經做過,沒想到幫幫隊也給我想到了!"

日前,吳連峰并沒有那麼樂觀。

北關村地處城鄉結合部,是地質最低低窪地,南有東有孟江女河,北有老渭河,北關排從村子中間穿過,在洪水泛濫時,村内水位最深3米以上!全村800棟房屋遍布全水,430畝農田全部關閉,200多畝魚塘也已不複存在,濰輝市是受災最嚴重的村落之一。

8月3日,迫不及待地等待水退去,吳連峰就急切地回家,看到家具、食物、衣服、床都起泡一樣,當場喊道:"好家已經結束了,這次應該過去啊!"

北關村黨支部書記李樂新也暗中"悲觀":他首先組織黨員幹部開展自助,可以把從周邊高地排出的不流出的越多,清理出的垃圾随着很多人不斷抛出。我們越幹燥,我們就越冷,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是頭部。

就在這時,"外援"來了!

一對一幫扶,讓“北關”不再悲觀

新鄉市委、市政府支援威惠市加快災後重建,成立支援威惠市災後重建上司小組,派出六個工作組進濰偉會;

對口機關協助北關村新鄉市财政局,迅速組建前瞻工作組和後勤協調支援組,前瞻工作組9名成員均為共産黨員。實地考察後,幫助組從排水排水、垃圾清除、消毒殺滅到通水通風通道,再到農業再植、疫情防控一攬子援助方案,并逐一實施。

水太多了。專責小組借用了一台"龍吸水"和一座配套的100KW移動電站,還購置了5台水泵,協調柴油3200升,晝夜不停地抽水,累計排水量49.8萬立方米。

村裡的小巷太窄,大型清理裝置效果不好。首先與滑塊一起拉出,然後專注于間隙。吊鈎車、叉車、大型運輸車、馬拉車等12台大、小型裝置輪作,垃圾清除總量約15900立方米。

專案組還不夠,财政局志願服務隊已派出120餘人,先後來到村裡幫忙清洗、消毒、殺傷、搬運物資,還送了愛米300袋、面條300袋、食用油300桶、瓶裝水500塊、被子3000盒、食品800盒......

幫助小組做出了貢獻,很快收拾了讓村民"大"的"爛攤子",讓在北關村揮之不去的悲觀情緒消散。"如果沒有救援隊,我村要恢複正常的生活秩序,至少20天!""李雷新說。

一對一幫扶,讓“北關”不再悲觀

新鄉市委書記、财政局局長馮琦(左二)正在北關村向幹部了解情況

新鄉市财政局黨組書記馮偉表示,重建祖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幫助千事萬事,幫助團隊會"需要什麼幫助什麼",不赢軍隊永遠不了。

北關村求助的故事在衛會58個災村同時上演。截至目前,這些村子都已通水通電,村民全部搬回,人民群衆的生産生活穩步恢複。

編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