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巴菲特反悔改遺囑!要把1300億留給子女!他曾勸宗慶後和馬雲裸娟

巴菲特這個名字一直和大額捐贈挂鈎,他和蓋茨一起推動了一波全球的慈善浪潮。然而最新消息,巴老竟然改了初衷,不再全數捐出自己的财産,反而打算留下1300億美元給他的子女!這位曾經勸誘中國大佬們做出慈善承詞的億萬富翁,為何突然轉變态度?這背後的故事必定精彩絕倫。

事件經過

2006年,那時候巴菲特和蓋茨聯手發起了一個震動全球的慈善活動,号召全球富豪們加入他們的“裸捐”行列。所謂“裸捐”,就是指将個人絕大部分或全部财産捐出,用于公益。巴菲特那時候就承諾,自己的财富将主要流向慈善事業,而不是留給自己的子女。

巴菲特反悔改遺囑!要把1300億留給子女!他曾勸宗慶後和馬雲裸娟

2010年秋,巴菲特和蓋茨的腳步沒有停歇,他們直奔中國,目标是中國的億萬富翁們。他們組織了一場盛大的晚宴,邀請了包括馬雲和宗慶後在内的中國頂級富豪們。晚宴上,巴菲特和蓋茨展示了他們的慈善理念和行動,試圖說服更多的中國企業家加入他們的慈善行列。

馬雲當時的回應頗為有趣。他對巴菲特說,自己如果到了八十歲還擁有巨額财富,也會選擇全部捐出。但他也提出了自己對慈善的看法,認為單純的捐錢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要實作自助和幫助他人實作自助,讓錢生錢,幫助社會發展。

巴菲特反悔改遺囑!要把1300億留給子女!他曾勸宗慶後和馬雲裸娟

宗慶後則拒絕參加這場宴會,他的理由也頗有深意。他認為,真正的慈善是做大做強企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讓員工過上好日子。在他看來,這才是最大的慈善行為。

時光快轉到2024年,巴菲特在接受《華爾街日報》的采訪時,宣布了一項震驚世界的決定:他不再計劃将所有财産捐贈給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而是決定将估值約130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票留給自己的三個孩子,用于成立一個新的慈善信托基金。

這一決定無疑是巴菲特捐贈生涯中的巨大轉折。一方面,他的這一決策讓外界對“裸捐”的信念産生了疑問;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對慈善形式和意義的深入思考。巴菲特的這一轉變,引發了對于财富、家族和慈善之間關系的重新評估。

巴菲特反悔改遺囑!要把1300億留給子女!他曾勸宗慶後和馬雲裸娟

巴菲特的女兒蘇珊·巴菲特和兩個兒子霍華德·巴菲特、彼得·巴菲特将會是這筆遺産的管理者。與此同時,這也意味着巴菲特的财富傳承将采取一種新的形式,不僅僅是财富的傳遞,更是一種社會責任和企業使命的延續。

對于公衆而言,巴菲特的這一決策不僅僅是财富配置設定的問題,更是對“裸捐”這一慈善模式的一次重大挑戰。他的轉變可能會影響到全球慈善領域的未來走向,也可能改變公衆對于億萬富翁責任和義務的看法。

在巴菲特的這一轉變公布之後,網絡上自然是一片嘩然,各種聲音此起彼伏。從支援到批評,網友們的評論五花八門,讓這場讨論變得更加熱烈。下面,我們來看看網友們是怎麼說的:

巴菲特反悔改遺囑!要把1300億留給子女!他曾勸宗慶後和馬雲裸娟

小敏說:“老巴這波操作确實讓人意外,以前不是說要捐99%的财産嗎?怎麼突然改變主意了?是不是家裡人有意見了?”

這位網友的評論代表了那些對巴菲特突然改變決定感到困惑的人群。

老張頭:“人家的錢人家願意怎麼花就怎麼花,别人管得着嗎?再說了,留給兒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這條評論反映了一部分人對個人财産自主權的支援。

科技小輝:“巴老這是要開啟家族慈善基金會的新模式啊,可能是想用這種方式來確定慈善事業可以持續和穩定地發展。”

巴菲特反悔改遺囑!要把1300億留給子女!他曾勸宗慶後和馬雲裸娟

這位網友試圖從積極的角度來解讀巴菲特的決策。

慈善小王:“我覺得巴菲特這樣做,未必不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慈善思考,也許是想探索更多元的慈善方式。”

有人開始嘗試從慈善的角度去了解這一變化。

理财小劉:“巴菲特這樣做也許是為了稅務政策考慮,留給子女的同時設立慈善信托,這在财稅規劃中是常見的操作。”

這位網友把焦點放在了可能的财稅規劃上。

熱心網友阿通:“其實大家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巴菲特已經很老了,他這麼做也許是想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财富有所作為。”

巴菲特反悔改遺囑!要把1300億留給子女!他曾勸宗慶後和馬雲裸娟

這條評論提出了一個新的視角,關注到了巴菲特的年齡和個人情感因素。

小青年:“真是失望,曾經的榜樣突然改變初衷,這是對我們這些年輕人信仰的打擊。”

顯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這樣的變化。

匿名使用者:“看到這種新聞,我就想問,這所有的善舉最後是真的為了幫助世界,還是隻是為了名聲?”

從這些熱評中可以看出,巴菲特的這一決策引發了廣泛的公衆讨論,觀點多種多樣,有的人支援,有的人疑惑,有的人失望,也有人試圖從專業角度分析。這些評論不僅豐富了這個事件的讨論,也反映了公衆對于億萬富翁慈善行為的複雜看法。無論如何,巴菲特的這一決策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重新思考财富、責任和慈善關系的契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