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美的二哥王光琦,早年曾畢業于清華大學,後赴美留學深造,回國後被李宗仁聘為經濟顧問,其一度成為李宗仁在管理經濟上的左膀右臂。
王光琦的妻子名叫胡珉,其父親是四川有名的“船王”,經營着長江航運,據說其勢力之大,就連被譽為“中國船王”的盧作孚也要讓他三分。
解放後,胡珉的父親便旅居海外,将國内的家産全部交給了管家管理。怎料,短短幾年後,管家便将所有的财産全部無償上交給了國家。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1978年後,這名管家還成了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标準的副國級上司幹部。
而這位“管家”不是别人,正是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實業家、社會活動家——胡子昂先生。
那麼,他有着什麼故事呢?
胡子昂,四川巴縣人,1897年3月出生。其父是清末廪生,家學深厚,使胡子昂從小便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後進入新式學堂學習,其思想更是日趨進步。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胡子昂對此興奮不已,他當即便剪掉辮子,并開始積極參加各種革命活動。後來,他順利考入北京農業專門學校就讀,在校四年間,他參加和上司過多起學生愛國運動,還成功當選為了農專第一屆學生會主席。
在這一時期裡,胡子昂一直奉行的是“教育救國”的理念,畢業後他回到家鄉,一直從事教育工作,從一名普通的教員做起,一路做到了重慶市教育局局長。
不過,他并沒有繼續在教育這條路上堅持走下去,1926年,年近30的胡子昂正式轉入軍界,在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四軍軍長劉文輝麾下擔任建設股主任,而後又兼任川康邊防督辦公署邊務處長,總管川康交界20多個縣的政務。
與當時一些魚肉百姓、唯利是圖的軍閥官員不同的是,胡子昂在地方工作期間,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禁鴉片、輕賦稅、開銅礦、建農場、辦銀行,在他的悉心治理下,川康邊界地區一度呈現出經濟繁榮、政通人和的喜人景象。
而事實證明,胡子昂的确非常适合從政,倘若他能繼續幹下去,将來說不定還能成為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繼續為百姓造福。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32年,胡子昂竟又重新傳回了教育界,擔任江西農業學院技師兼總務長。
不過,重返教育界後不久,胡子昂又不禁重新審視起自己的人生道路,他認為現在國家貧窮落後,又加上外敵入侵、軍閥混戰,民不聊生,不是搞教育救國的好時機,還是要走“實業救國”的道路。
與此同時,他的同宗兄弟胡仲實、胡叔潛二人開辦了“華西興業公司”,并邀請他一起創業。
于是,1933年後,胡子昂回到了重慶,并擔任自來水公司經理,而後又承建四川水泥廠。
在水泥廠建設期間,胡子昂經常親臨施工現場指揮作業,經過不到兩年的努力,水泥廠終于正式投産,年産量高達45噸。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當時西南地區最早達到該産量的水泥廠。
當然了,盡管這樣的産量放到現在并不算多,但在80多年前,剛建廠就能達到這樣的産量已經是非常可觀了。
不僅如此,他們的華西興業公司還在川渝地區承建電廠、銀行、學校、鐵路等一系列工程,成為西南工商業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盡管此時的胡子昂已經在事業上取得了不錯的成就,甚至可以說是榮譽滿身,但他仍不滿足,認為華西興業公司應該有一個更高的發展,乃至成為中國企業中的佼佼者。
為了擴大經營,胡子昂又逐漸建立了機器廠、煉鋼廠、木廠、火藥廠等,而且其企業名稱中基本都有“華”字,有“振興中華”之深意,生意非常紅火。
但即便如此,胡子昂仍不滿足,這跟他理想中的企業還有一段距離。于是,胡子昂又開始布局,準備擴大鋼鐵企業。當然,他之是以要擴大鋼鐵企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為全民族抗戰服務。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當他前往漢口向國民政府申請商業貸款時,卻被孔祥熙暗中運作,将他的華西興業公司變成了“官商合辦”的中國興業公司,其中,官方占股達80%以上,實際上就是被官僚資本給控制了。
對此,胡子昂最初并不願意,但想到這樣能為抗戰提供更好地服務,于是便答應了。
在此期間,胡子昂親自主持實施了鋼鐵廠的建設,使其成為抗戰後方最大的民營鋼鐵廠,為軍需民用提供了大量的産品,為抗戰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但胡子昂最終還是“失算”了,成為官僚資本控制的華西興業公司,其性質已經發生了嚴重的改變,它不再是一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優秀民營企業,而成了官僚資本家們“吸血”的管道。
1942年,胡子昂被迫離開了興業公司,被派到成都擔任四川建設廳廳長,看似升官,實則卻是将他“發配”出去。
怎料,胡子昂離開後不久,興業公司的弊病便暴露出來,虧損非常嚴重,官僚資本家們又不得不重新調胡子昂來主持工作。
但此時的興業公司已經是積重難返,縱然胡子昂殚精竭慮、嘔心瀝血,但終究還是無力回天。抗戰勝利後不久,興業公司就倒閉了。
而也正是因為這件事,讓胡子昂清醒的認識到,依靠官僚資本是不可能發展民族工商業的,在官僚資本橫行的情況下,“實業救國”更是無從談起。
于是,在這之後,胡子昂又從新傳回政界,隻不過他的心思已經不在國民黨這邊了,他更向往共産黨上司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并有意向我黨靠攏。
事實上,早在抗戰期間,胡子昂就與周恩來、郭沫若等中共上司人有過接觸和交往,并且深受他們的影響,使他對我黨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最終促使他義無反顧地走上了光明的道路。
新中國成立後,胡子昂将自己名下各企業的全部股票及在重慶的多處房産,以及他珍藏的名人字畫、古玩等全部無償地捐給了祖國,全家三代人則全部住在公房裡,靠工資生活了幾十年。當時,也有人為他感到過“不值”,但先生卻說:
“以前我做過許多救國夢,教育、農業、實業,結果發現什麼也救不了,今天,跟着共産黨走社會主義道路,才是一條嶄新的道路,愛國報國的願望才能得以實作。”
在這之後,胡子昂先生積極引導工商界學習我黨的方針、政策,努力恢複生産,為建設一個嶄新的新中國的而奮鬥。
1978年3月,在政協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時年81歲的胡子昂被選為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正式跻身進入國家上司人行列。此後,他又連任了兩屆,一直幹到1991年。
1991年11月19日,胡子昂先生走完了他精彩而傳奇的一生,享年94歲。
胡子昂先生是大陸民族工商業者的傑出代表,幾十年來,先生與我黨風雨同舟、榮辱與共,為新中國的建設與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之貢獻。先生雖逝,但浩氣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