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

風雨兼程,笃行不怠,中國共産黨迎來成立103周年。全面從嚴治黨,開辟百年大黨自我革命新境界,傳承紅色基因,打造黨紀學習教育上海樣本。東方衛視《今晚》七一特别節目《新趕考路上》邀請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戴焰軍和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汪仲啟,一起讨論。

新趕考路上:自我革命

2024年7月1日,中國共産黨迎來103周年誕辰。

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中國共産黨黨員總數達到9918.5萬名,現有基層組織517.6萬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的征途上,如何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如何始終具備強大的執政能力和上司水準,如何始終保持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态等等,都是我們這個大黨必須解決的獨有難題。

為此,在6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将長期存在,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全黨必須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以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為有效途徑,不斷把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向前進。

同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也強調,必須堅持黨中央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統一上司,保持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高度自覺,堅持用改革精神管黨治黨,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轉化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力量。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

一個百年大黨,如何跳出治亂興衰的曆史周期率?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戴焰軍教授指出,面對這個世紀之問,,1945年7月毛主席和黃炎培在窯洞對話時給出了第一個答案,那就是讓人民來監督政府,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則給出了第二個答案,“這兩個答案實際上形成了互補的關系,正如習總書記所講的,我們要外靠人民民主内靠自我革命,就可以跳出曆史周期律”。

在目前的新時代,我們為何要特别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推進自我革命。在戴焰軍看來,作為一個在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條件下長期執政的黨,由于外部環境變化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們黨面臨着一系列的新考驗和新危險。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黨必須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地深化自我革命,才能更好地應對考驗、克服危險,隻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夠赢得曆史的主動。

強化紀律剛性限制 縱深推進黨紀學習教育

新時代以來,我黨不斷深化對自我革命規律的認知,初步建構了全面從嚴治黨的體系。其中,紀律是管黨治黨的戒尺。經黨中央同意,今年4月到7月,在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這在我黨的曆史上還是首次。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先後于2015年、2018年和2023年三次修訂《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條例》。以學習貫徹新修訂的紀律處分條例為契機,一次集中性紀律教育活動,在全國上下如火如荼地展開。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

配合本次黨紀學習教育,中國共産黨曆史展覽館迎來參觀學習熱潮。展館近期也專門整理了紀律建設方面相關的展示内容,從黨的一大通過中國共産黨第一個綱領和決議、黨的二大制定的《中國共産黨章程》專門設“紀律”一章,到1926年中共中央釋出黨的曆史上第一份反腐檔案、井岡山鬥争時期紅軍戰士寫在包袱皮上的“六項注意",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八項規定”和黨内法規制度牆……參觀者們從豐富的展品中重溫曆史、汲取奮進力量。

而作為黨的誕生地,上海也多措并舉用好用活紅色資源,紮實推進黨紀學習教育,用心用情講好紅色故事。

七一之際,“中共一大”紀念館推出了特色專題講解、“一大文創”上新、微電影《薪火1920》首發等一系列線上線下特别活動。“全國首個LBE VR紅色文化沉浸式體驗展”還将于7月底向公衆預約開放,打造獨特的沉浸式紅色黨課互動體驗。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

同一天,一場紅色文物史料展也在上海市曆史博物館開幕,再現了中國共産黨在上海“誕生、啟航、出征”的光榮曆史。展覽共彙集了中共一大紀念館、上海魯迅紀念館等12家革命場館的紅色資源。包括茅盾手稿、瞿秋白寫給魯迅的信等75組文物文獻,聚焦了1921年到1933年中共中央在上海的革命活動曆史。

此外,“龍華四烈士”故事近日也在上海出版,該書以紀實文學的形式,講述了首屆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中,四名在上海龍華就義的烈士的革命奮鬥故事。而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舞劇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也首次嘗試将舞劇與電影兩種藝術形式有機結合,生動再現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共産黨戰鬥在上海隐蔽戰線上的英雄群像故事。

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汪仲啟指出,無論如何強調“圍繞全面從嚴治黨,全黨集中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重要性都不過分,因為這事關系到我們黨持續地加強自身建設、提高長期執政能力,“這是解決我們大黨獨有難題非常重要的一個舉措。”

其次,縱深推進黨紀學習教育,也是保持我們黨的先進性、純潔性,鞏固黨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而且,紮實推進黨紀學習教育,有助于廣大黨員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偉業過程中形成強大的動力與合力,更好地将中國式現代化的事業向前推進。

反腐鬥争 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黨的自我革命,意味着“刀刃向内”的勇氣和決心。黨的十八大以來,始終保持反腐敗,零容忍的高壓态勢。

七一前夕,央視播出政論專題片《第二個答案》,原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蔣潔敏,原雲南省委書記、原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白恩培,原公安部黨委副書記、原司法部部長傅政華傅政華等8名被繩之以法的腐敗分子,紛紛出鏡忏悔,引發熱議。

盡管反腐敗鬥争已經取得壓倒性勝利,但反腐敗鬥争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遏制增量,清除存量的任務依然艱巨。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反腐敗絕對不能回頭、不能松懈、不能慈悲,必須永遠吹沖鋒号。

今年以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開啟密集“打虎”節奏,包括中央軍委原委員、原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李尚福、魏鳳和,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張建春,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吳英傑等人“落馬”。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

最新資料顯示,黨的二十大以來,截至去年11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立案67萬件,其中立案中管幹部86人、廳局級幹部3533人、縣處級幹部2.8萬人。

對于反腐敗鬥争,打“老虎”每每成為輿論關注焦點。值得一提的是, 去年全年,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共打下45個“老虎”,落馬“老虎”數量創黨的十九大以來最多。而今年上半年,就有近40個“老虎”落馬,汪仲啟認為,這都展現出我們黨反腐敗的力度在持續加大。

汪仲啟指出,黨的十八大以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反腐高壓态勢,在黨内外可能或多或少産生“是否可以松口氣、歇歇腳”的心理,而持續推進反腐工作打破了這樣的心态,“今年上半年就有40個’老虎’落馬,意味着反腐沒有半點松懈,也從側面反映出我們黨目前反腐敗任務依然非常艱巨”。與此同時,紀檢監察機關嚴格查處各級幹部的違法違紀問題,也展現出我們黨打擊腐敗的決心和力度之大,“這也充分釋放出強烈的政治信号,即我們的反腐敗鬥争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深化重點領域反腐 保護人民群衆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不斷拓展反腐敗鬥争的深度和廣度,還需持續深化重點問題、重點領域、重點對象的反腐敗鬥争,加大對金融、醫療、糧食購銷、煙草等領域案件查處的力度,斬斷伸向群衆利益的"黑手"。

其中,七一前夕,上海市紀委釋出消息,上海市同濟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程英升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引發熱議

此前,海南省紀委監委網站公布了11起群衆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案件資訊,均來自海南醫療衛生系統,包括海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原醫政醫管處處長莊重軍、儋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主任梁奕衛等11人被查。而貴州也公布了多起醫藥領域腐敗問題,包括貴州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楊慧、原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巡視員舒立志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等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

去年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0個部委啟動了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落馬的醫院“一把手”至少超過200人。今年以來,醫療系統仍有上百名“關鍵少數”被查,醫療系統反腐高壓态勢不減。

戴焰軍分析,醫藥、金融、糧食等領域有兩個共同特點,一是權力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領域,二是與廣大人民群衆的利益直接相關,關系更為密切的領域。近年來,紀檢監察機關加大對這些領域的腐敗問題進行專項整治,展現出反腐新趨勢、新思路,“權力密集型領域往往發生腐敗的頻率較高,涉及群衆現實利益的腐敗問題,會在群衆中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将直接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是以,即使那些在數量上不太突出的問題,我們也要堅決予以查處。”

堅持“三個區分開來” 提高反腐科學性

全面從嚴治黨、持續推進自我革命,也離不開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糾正“四風”問題。不過,全面從嚴治黨的目的不是要把人管死,而是将從嚴管理監督和鼓勵擔當作為高度統一起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限制并重,堅持“三個區分開來”。

立足發揮黨的誕生地、初心始發地和偉大建黨精神孕育地的優勢,上海圍繞“三個區分開來”,建立健全落實的運作機制。2023年,上海市紀委監委出台了《關于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的工作指引》,提出12條可以适用“三個區分開來”的具體情形,同時明确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為自己或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等6條不适用的負面清單。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

此外,上海市紀委監委還同步推出了《關于推動建構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若幹場景問答》,圍繞基層一線在政商交往中反映較多、存在顧慮的"有些飯能不能吃、有些企業活動能不能參加、公車八小時外能不能用"等場景,依規依紀依法給出明确解答,推動廣大幹部"親而有度"、光明磊落同企業交往,"清而有為"、主動作為服務企業。

對此,汪仲啟認為,随着全面從嚴治黨的一系列舉措的推進,在實踐中有一部分黨員幹部可能有了錯誤的了解領會,因為擔心嚴管而走向少作為、不作為“在思想和行動上放不開手腳”。而在關鍵時刻,中央提出“三個區分開來”釋放了重要信号,“一方面我們黨員幹部要保持純潔性,另外一方面,我們廣大黨員幹部在幹改革工作時要有擔當、有作為、敢闖敢試”,在汪仲啟看來,“三個區分開來”也是我們黨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非常重要的探索,可以更好地提高反腐鬥争的精确性、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汪仲啟進一步指出,上海先行探索推出的這些配套制度,對如何落實“三個區分開來”進行了細化,更具指導性,“從内容上看,也反映出我們要包容改革過程當中的一些試錯成本,激勵黨員幹部有效地去面對、解決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同時也保證他們有足夠自主探索的積極性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