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本書,在行走中閱讀。
黃浦區是上海的中心城區之一,曆史悠久,處處有故事。讓每個孩子走出校園,走出家門,到戶外去走一走、看一看,深入了解身邊每條充滿故事的老馬路、徜徉于沒有圍牆的博物館,閱讀這座城市,愛上這座城市。
作為中國共産黨的誕生地、初心始發地、偉大建黨精神孕育地所在區,黃浦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和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紅色露天博物館”品牌就是嘗試将全區星羅棋布的紅色景點串聯起來,設計特色行走線路,形成獨特的紅色文化展線。從本月起請跟随我們小小紅色講解員們腳步,穿梭于黃浦的大街小巷,期待随時與紅色文化的不期而遇,讓市民遊客在丈量城市變化中,感受紅色曆史的厚重與革命精神的偉大。
今天就帶領大家一起走進位于複興中路485弄11号—— 一幢“舉辦了三次婚禮”(中共上海局策反委員會舊址)的老房子……
在黨的特殊戰線,總有無數的傳奇。位于複興中路485弄11号,就住着這麼一對革命伉俪,婚禮居然舉辦了三次之多。
1948年11月,三大戰役全部完成,國民黨政府有如秋後之蟬,再也無回天之力。中共中央上海局成立了一個特殊的機構——“策反委員會”。這個策反委可了不得,專門争取國民黨政府文武官員策反起義,通過各種頻繁的公關動作,用半年多的時間,策反了大量的國民黨中堅力量,堪比十萬雄兵。最有名的例如國民黨傘兵三團和海軍重慶号起義,為渡江戰役和解放上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極為傳奇的是,策反委居然從未暴露。
傳奇之是以被稱為是傳奇,在于其難為。當時處于黎明前的黑暗,對于國統區的所有地下黨來說,是最危險的時候,國民黨反動派處于一個歇斯底裡的狀态。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的主人公的原型李白和秦鴻鈞就是在上海解放前被捕殺害的。但這個策反委居然從來沒有暴露過,難度是很高的,真的是奇迹。
這對夫婦就是張朝傑和葉佩儀,他們“婚房”選在複興中路487号(現址為複興中路485弄)。該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夾在進階住宅小區萬宜坊和呂班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現稱重慶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中間,透過屋内南北窗,弄内動态可以盡收眼底非常适合開展隐蔽工作。
他們入住後,先舉辦了第一次婚禮。第一次婚禮,其實是用婚禮的名義,把相關的策反委的同志聚集到一起開會。婚禮的名義顯然比開會更加安全。
(張朝傑和葉佩儀)
随後不久,他們又舉辦了第二次婚禮。這次邀請他們的同學參加,并宣布近日會離滬出國蜜月旅行很長時間。這主要是為了制造長期不在滬的證明,這次婚禮選在了延安西路的一家飯店舉行。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他們就斷絕一切自己朋友圈的活動,專心做策反工作。可以說是非常巧妙。
最後一場婚禮是在南京路燕雲樓舉行,這次才是自己的父母參加,是真正意義上的屬于自己的婚禮。
直到1949年5月26日,也就是上海解放的第二天,張朝傑和葉佩儀拿着介紹信,到四川中路漢口路的軍管會報到,當他們兩個人穿着軍裝出現在弄堂口的時候,所有的鄰居才知道,他們兩個原來是地下黨。
就這樣,張朝傑和葉佩儀為了黨的秘密戰線的工作,半年舉行了三次婚禮,并且創造了勝似十萬雄兵的公關奇迹。
張朝傑的可貴之處在于其參加革命的時間點。張朝傑的妹妹方寺(原名張朝素)很早就參加了新四軍,一直生死不明。在1944年,也就是抗日戰争勝利前一年回滬,和他們聯系上,引導張朝傑從事革命鬥争,并加入共産黨。張朝傑的妹夫,也就是田雲樵就是張朝傑的直接上級。
(方寺和田雲樵)
其實,這個時候加入共産黨是需要極大勇氣的,因為抗日戰争即将勝利,幾乎沒有人認為共産黨能赢得最終勝利。是以,這對夫婦是非常了不起的。徜徉在這個歲月靜好的當下,這些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過巨大貢獻的先輩更是非常值得我們去敬仰,值得用我們用心去聆聽他們的故事。
記者 / 伋升彪(特約)姜東鋒
編輯 / 陳露露
圖檔 / 《激蕩百年》 網絡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